基于重复增强4DCT探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中心脏体积变化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重复4DCT模拟定位增强扫描探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程中心脏体积变化。

方法

食管鳞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10、20、30次时行4DCT及3DCT定位增强扫描。在3DCT图像及4DCT的EE和MIP图像上勾画心脏,比较疗程中心脏体积及血压、心率变化。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46例患者完成了4次3DCT及4DCT增强扫描。与初始值相比,心脏体积在放疗10次和20次时在3DCT、EE及MIP上分别下降3.27%、4.45%及4.52%和6.05%、5.64%及4.51%(P=0.000~0.027),但到放疗30次时心脏体积与初始值相近(P>0.05)。与放疗前相比,放疗结束时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心率加快(P=0.000、P=0.009及P=0.001)。

结论

基于4DCT增强扫描能清晰地反映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程中心脏体积变化,在放疗早期心脏体积即开始下降并持续到中后期,在放疗结束时则呈现出恢复至最初水平趋势。与此同时,疗程中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其他文献
目的对寡转移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进行原发灶和转移灶放疗的不良反应。方法2011—2015年收治20例寡转移CRPC患者,采取影像引导VMAT技术给予前列腺+精囊区76 Gy分38次,盆腔淋巴结防区46 Gy分23次,转移部位中位剂量60(52~66) Gy分23次,分析其临床相关数据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均完成放疗,仅1例患者出现3级尿路梗阻,须留置导尿。急性期≥2级不良反应中尿路4例(
目的分析贫血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25例在中国10个医疗中心确诊并且接受首程治疗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国贫血标准: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 g/L,成年女性<110 g/L。贫血程度分级:极重度Hb≤30 g/L,重度31~60 g/L,中度61~90 g/L,轻度>90 g/L。结果全组患者就诊时有199例伴有贫血,占16.2%。贫血患者具有更
在头颈部肿瘤IMRT疗程中,适应性再计划有助于改善由于解剖结构变化导致的剂量学不确定性,并能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患者治疗前有较大淋巴结、治疗中体重明显下降等是疗程中再计划的重要预测因素;在放疗开始第4周后靶区及危及器官的缩小趋于稳定,建议第3或第4周行1~2次适应性再计划。
目的观察使用ArcCHECK系统验证全六维摆位误差校正方法的精度。方法选取2015年5—9月接受IMRT技术治疗的14例鼻咽癌患者,使用CBCT获取初次治疗摆位误差。在ArcCHECK模体上模拟摆位误差,使用全六维校正方法对摆位误差进行校正。分别对正确摆位、校正误差前以及校正误差后3种情况进行计划验证。正确摆位与校正误差前后计划验证的DTA和γ通过率行配对t检验。结果正确摆位,校正误差前及校正误差
目的回顾分析影响pT1-3N0M0期食管鳞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因素。方法收集胸段食管鳞癌行胸腹二野R0术后、病理分期为pT1-3N0M0期、手术前后未行辅助放疗和/或化疗、术后生存期≥3个月者488例。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至随访期结束总复发率为36.9%(180/488),LRR率为21.5%(105/488)、DM率为6.8%(33/488),LRR合并DM率为8.6%(42/488)。多因
目的分析胸中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复发危险因素,并依据结果讨论术后放疗靶区设计方案。方法对2007—2012年间收治的913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根治性术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影响患者治疗后出现腹腔淋巴结复发的因素,并比较高危人群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对计数资料行χ2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OS并Logrank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分析与腹腔淋巴结复发相关影响因素。结
目的分析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9—2013年1376例Ⅰ、Ⅱ期(T1-2N0-1/T3N0)单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疗效。930例(67.6%)同时接受化疗,先放疗后化疗517例,先化疗后放疗413例。1055例(76.7%)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86例(39.6%) HER-2阳性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单
目的建立放疗计划设计过程中的数据备份及还原方案,提高计划设计效率及数据安全性。方法设计数据保存(Script_Save)和系统退出(Script_Exit)脚本来代替TPS内置的保存(File-Save)和退出(File-Exit)菜单,脚本在完成与系统菜单相同的功能外,还按物理师的要求将当前的工作状态备份。放疗计划设计过程中因调整参数而导致计划质量变差或因其它原因导致数据受损时,可通过备份数据还
目的评价射波刀在肝门区肿瘤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5年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射波刀SBRT的36例肝门区肝癌患者的病历资料。36例患者(37个病灶)的肿瘤直径为15~55 mm (中位数30 mm),其中20例患者(21个病灶)采用金标呼吸同步追踪技术,16例患者(16个病灶)采用椎体追踪技术。通过增强CT和(或) MRI评价肿瘤进展,Kaplan-Meier法
胶质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胶质瘤分为WHO Ⅰ—Ⅳ级,WHO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随着现代放疗技术的发展和放射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放射治疗已成为胶质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不同级别胶质瘤的特点不同,放射治疗原则也不尽相同。2016年,我国发布了《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指南》,阐述了胶质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