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选取60例孕妇,评估疼痛程度,分析疼痛诱因以及分娩过程和疼痛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健康初产妇60例,结合孕产妇资料予以疼痛评估,比较孕妇年龄、孕次、产次等信息.以自制调查问卷整理相关信息,护理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后,针对孕妇开展分娩认知、心理准备、以及情绪调节水平等进行评估.结果:所有孕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初孕妇潜伏期(近20小时)及活跃期(近8~12小时)疼痛程度,疼痛Ⅰ级14例(23.33%),Ⅱ级27例(45%),Ⅲ级19例(31.67%).且分娩期孕妇对疼痛的耐受性因人而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有身体、心理、社会及文化等方面,疼痛程度不一,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结论:分娩期疼痛消极影响显著,可导致产程时间延长,剖宫产率增长,还会提升产后大出血风险,应行科学干预,促进疼痛缓解,降低分娩风险,促进母婴健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