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逐渐出现在教师的视野中。情境教学法成为教学方法的“新宠”,由于笔者工作于山区,对山区教育有一定的亲身实践和了解。所以文章将结合山区教育,有针对性的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语文 山区教学 应用
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青少年学习的基础性阶段。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主动转变教学思想,积极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可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习得知识,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符合当下人本主义的精神,更切合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表面形式主义”。虽然新课改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实际情况是“说一套做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教师依旧走老路,进行传统教学,并没有将新理念,新要求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应付教学检查,出现了“表面形式主义”。“表面形式主义”,对于新课改的推行是很不利的,同时阻碍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进步。
2.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们依旧实行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与一直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背道而驰。老师以灌输知识为主,导致学生融入不到课堂中,厌学情绪严重。另外,老师们对教材知识领悟力不到位,对知识点的把抓力不够,创新教学能力不足,按照教学进度死板教条地进行教学,一味地依赖教学参考用书,是教学参考用书的“奴隶”,思维模式套路化,极大的阻碍了教学模式的更新与发展。
二.问题出现的原因
1.老师的自我放松。教师对个人教学水平容易满足,思想上不积极,有懈怠倾向,“混日子”现象严重。对教学含糊,不认真负责,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上课面面俱到,包办课堂。老师的教学生活没有压力,更没有动力,大多都止步不前,原地打转。
2.教师的应变能力差。新课程教学改革对老师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但实际情况,老师们的应变能力就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差的,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少,达不到教学要求,教师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3.教师的专业水平低。近年来,学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是证明一个人知识水平的有效凭证。各个学校在招收老师时,都设了学历“门槛” 老师们的学历水平虽然达到了,但大多数是非语文专业出身的老师,他们的专业水平与语文专业出身的老师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山区来说,教师的专业水平更难保证。
三.打造情境化课堂
1.游戏代入情境。在教学中,如何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是老师们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老师和学生互动玩游戏,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山区的硬件条件是达不到要求的,所以想要利用游戏代入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大自然中,在大自然中做游戏,在游戏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
2.插图设置情境。小学生的语文教材插图还是很多的,以一年级为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根据插图描绘情境: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炊烟正袅袅升起,在村庄的四周,隐约可以看见几座亭台,各色各样的花儿开满了整个村庄。用形象的插图和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奇妙的语文世界。
四.对情境教学法提出几点建议
1.切勿避重就轻。注重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教学任务本来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过程,以教学课程为主线,恰当的创设情境,情境可以脱离于生活实际,但是不可以避重就轻,以情境为重,忽视教学目标,情境要为教学服务,不可过于追求形式的花哨,应该注重有效的教学,完善课堂架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花哨的课堂形式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学习不扎实,没有落到实处,将“学”与“玩”真正结合到一起,使学习融入学生生活中,推动学生自发的进行学习。
2.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在一节课堂中,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讲授新知识,复习巩固新知识,环环相扣,导入时间不可太长,压缩讲授新知识的时间,学生掌握不牢固,同时要求老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践行终身学习理念,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五.小结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我国繁荣昌盛,不断发展的命脉。老师,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新型教学理念,进行启发式教学,呈现高效率课堂,是教学的当务之急。为此,每位老师都需要从自身做起,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本文仅仅探究了小学语文教学,其他学科教学也是如此,笔者很期待教学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春芳;让课堂活起来---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3(08)
[2]李英;淺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3(14)
[3]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
(作者单位:广西省钦州市灵山县太平镇永安小学松柏分校)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语文 山区教学 应用
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青少年学习的基础性阶段。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主动转变教学思想,积极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可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习得知识,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符合当下人本主义的精神,更切合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表面形式主义”。虽然新课改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实际情况是“说一套做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教师依旧走老路,进行传统教学,并没有将新理念,新要求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应付教学检查,出现了“表面形式主义”。“表面形式主义”,对于新课改的推行是很不利的,同时阻碍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进步。
2.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们依旧实行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与一直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背道而驰。老师以灌输知识为主,导致学生融入不到课堂中,厌学情绪严重。另外,老师们对教材知识领悟力不到位,对知识点的把抓力不够,创新教学能力不足,按照教学进度死板教条地进行教学,一味地依赖教学参考用书,是教学参考用书的“奴隶”,思维模式套路化,极大的阻碍了教学模式的更新与发展。
二.问题出现的原因
1.老师的自我放松。教师对个人教学水平容易满足,思想上不积极,有懈怠倾向,“混日子”现象严重。对教学含糊,不认真负责,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上课面面俱到,包办课堂。老师的教学生活没有压力,更没有动力,大多都止步不前,原地打转。
2.教师的应变能力差。新课程教学改革对老师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但实际情况,老师们的应变能力就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差的,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少,达不到教学要求,教师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3.教师的专业水平低。近年来,学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是证明一个人知识水平的有效凭证。各个学校在招收老师时,都设了学历“门槛” 老师们的学历水平虽然达到了,但大多数是非语文专业出身的老师,他们的专业水平与语文专业出身的老师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山区来说,教师的专业水平更难保证。
三.打造情境化课堂
1.游戏代入情境。在教学中,如何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是老师们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老师和学生互动玩游戏,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山区的硬件条件是达不到要求的,所以想要利用游戏代入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大自然中,在大自然中做游戏,在游戏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
2.插图设置情境。小学生的语文教材插图还是很多的,以一年级为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根据插图描绘情境: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炊烟正袅袅升起,在村庄的四周,隐约可以看见几座亭台,各色各样的花儿开满了整个村庄。用形象的插图和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奇妙的语文世界。
四.对情境教学法提出几点建议
1.切勿避重就轻。注重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教学任务本来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过程,以教学课程为主线,恰当的创设情境,情境可以脱离于生活实际,但是不可以避重就轻,以情境为重,忽视教学目标,情境要为教学服务,不可过于追求形式的花哨,应该注重有效的教学,完善课堂架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花哨的课堂形式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学习不扎实,没有落到实处,将“学”与“玩”真正结合到一起,使学习融入学生生活中,推动学生自发的进行学习。
2.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在一节课堂中,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讲授新知识,复习巩固新知识,环环相扣,导入时间不可太长,压缩讲授新知识的时间,学生掌握不牢固,同时要求老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践行终身学习理念,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五.小结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我国繁荣昌盛,不断发展的命脉。老师,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新型教学理念,进行启发式教学,呈现高效率课堂,是教学的当务之急。为此,每位老师都需要从自身做起,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本文仅仅探究了小学语文教学,其他学科教学也是如此,笔者很期待教学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春芳;让课堂活起来---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3(08)
[2]李英;淺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3(14)
[3]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
(作者单位:广西省钦州市灵山县太平镇永安小学松柏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