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部分切除术与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早期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gu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室间隔部分切除术和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MSA)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临床特征及术后早期效果。

方法

回顾性选择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室间隔部分切除(手术组135例)或经室间隔化学消融(介入组69例)的HOCM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至2周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间隔厚度、左室流出道压差变化及短期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手术组患者135例,年龄(46±14)岁,男性76例(56.3%),介入组患者69例,年龄(47±11)岁,男性51例(73.9%)。两组年龄、性别、出现症状及诊断时间、晕厥症状、家族史、房颤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手术组室间隔厚度(22.17 mm比18.31 mm,P<0.05)、左室流出道压差[82.74 mmHg比16.55 mmHg(1 mmHg=0.133 kPa),P<0.05]均下降,介入组室间隔厚度(21.70 mm比19.27 mm,P<0.05)、左室流出道压差(77.71比26.68 mmHg,P<0.05)均下降,以手术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而手术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介入组(18.57 d比9.35 d,P<0.001)。手术组和介入组患者在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室间隔部分切除术与PTMSA均可有效降低LVOT梗阻的情况,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且常常可同时修复或置换二尖瓣改善其反流,但是住院时间较消融组长,两组短期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术后大量引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5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1~18岁第一次进行后路矫形术的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病案资料共1 461例。将患者以引流量与估计血容量比值分布的30%为临界点分为大量引流组和普通引流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脊柱侧凸诊断类型、术前Cobb角度、术前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DNA启动子甲基化修饰及其表达对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MS1在TNBC及癌旁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TNBC细胞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BRMS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
目的分析《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简称《控烟条例》)的实施对北京朝阳医院戒烟门诊就诊情况的影响。方法分析2015年6月1日《控烟条例》实施前后5年间(2012—2016年)北京朝阳医院戒烟门诊就诊量及复诊病例占比的变化,并采用时间序列季节指数法分析戒烟门诊就诊量的季节变化特点。结果《控烟条例》实施后至2016年12月31日,该戒烟门诊的每月平均门诊量显著高于《控烟条例》实施前[(101±37)比(4
目的探讨筛查与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关系。方法检索Medline、Scopus、BIOSIS Previews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录的所有结直肠癌筛查随机对照试验(RCT),筛查组必须报告肠镜使用情况,对照组不接受筛查。结果9个RCT入选,试验组包括4个单次筛查,5个重复2次或以上筛查;随机总人数997 131人,最长中位随访10~28年。按意向性分析原则,筛查使中晚期结直肠癌发病
期刊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80 mm)联合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技术(ASIR-V)在上腹部增强扫描中降低辐射剂量和提高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根据体模实验探寻宽体探测器联合ASIR-V扫描辐射剂量较常规探测器(40 mm)减半时ASIR-V所在百分比。在体模实验基础上,前瞻性收集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的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实验组(12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A组)采用常规探测器CT扫描,后期
目的探讨中文版Addenbrooke认知评估量表Ⅲ(ACE-Ⅲ)在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最佳临界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及内分泌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18例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正常患者(NCI组)、40例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组)。使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
期刊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技术(MR DKI)评价帕金森病(PD)患者脑深部核团的微结构改变,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经PD专科确诊的PD患者。同一时期内招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所有受试者行常规颅脑MRI检查、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DKI。DKI原始图像数据经处理后,得到平均峰度(MK)和各向异性分数(FA)参数图,提取所
目的通过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发作症状的MRI阴性癫痫患者脑灰质结构的损伤。方法纳入2009年6月至2016年10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的33例原发全面强直阵挛癫痫患者(I-GTCS组)、35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患者(S-GTCS组)、22例单纯部分性发作患者(PS组),其常规MRI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并纳入35名健康志愿者(HC组)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三维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