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的病种特点,以提高儿科医师对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内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的病例记录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 810例患儿,其中普通急诊患儿4 026例(83.7%),危重急诊患儿784例(16.3%).普通急诊患儿以1~3岁幼儿为主,危重急诊患儿以<1岁婴儿为主.儿童绿色急救通道最常见
【机 构】
:
325000,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内科,325000,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内科,325000,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的病种特点,以提高儿科医师对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内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的病例记录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 810例患儿,其中普通急诊患儿4 026例(83.7%),危重急诊患儿784例(16.3%).普通急诊患儿以1~3岁幼儿为主,危重急诊患儿以<1岁婴儿为主.儿童绿色急救通道最常见的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 280例,26.6%)、呼吸系统疾病(1 071例,22.3%)、消化系统疾病(694例,14.4%)、中毒(607例,12.6%)和心血管系统疾病(220例,4.6%).普通急诊患儿组常见的疾病包括惊厥(24.0%)、中毒(14.4%)、肺炎(11.3%)、呕吐(6.7%)、哮喘(4.4%).危重急诊患儿组常见的疾病包括休克(21.9%)、肺炎(15.1%)、惊厥持续状态(12.6%)、颅内感染(6.4%)和心肺骤停(6.3%).结论 加强儿科急诊医师诊断思维的开拓、有针对性地对儿科急诊医师进行常见儿科危重症病例救治的培训将是减少危重症发病率与病死率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呼吸衰竭新生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和重症湿肺)肾上腺皮质功能变化、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I)的发生率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人住我院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5例(其中早产儿33例,足月儿22例),分别检测清晨血清基础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及小剂量ACTH刺激试验30 min后血清皮质醇峰值.血清皮质醇峰值浓度<200 μg/L为合并AI.结果 呼吸衰竭早产
目的 总结纵隔气肿合并皮下气肿的临床特点和紧急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小儿纵隔气肿合并皮下气肿的病例资料.结果 采用局麻下行颈胸腹部皮下气肿小口减张切开的方法治疗纵隔气肿合并皮下气肿.除1例死亡外,其余病例气肿均逐渐自行吸收和消退,经保守治疗2~3周后痊愈.结论 准确及时的皮下气肿小口减张切开,可有效地缓解纵隔气肿对纵隔内器官的压迫,有利于缓解病情,避免手术创伤,提高治愈率。
患儿,男,10岁,因"间断腹痛2个月,发现左上腹肿物1个月"入院.当地行腹部肿物病理检查提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来源).入我院后骨髓形态学以及肿瘤细胞免疫分型提示瘤细胞骨髓转移,表达HLA-DR、CyCD79a、CD10、CD20,确诊为淋巴肉瘤白血病.否认家族心脏病史以及既往患心脏疾病.查体:精神反应可,心音有力,律齐,心率106次/min,腹膨隆,腹部可触及直径约5 cm肿物,肝脾不大。
目的 了解儿童咯血的病因,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与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3例咯血患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53例咯血患儿中,肺炎引起的咯血20例(38%),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1例(21%),心肺血管畸形10例(18%),肺结核5例(9%),支气管扩张症3例(6%),血液系统疾病2例(4%),胸腔异位消化道重复畸形1例(2%),异物吸入1例(2%).结论 肺炎是小儿咯血最常见的原因,
患儿,男,4 d,因"皮肤黄染2 d"入院,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质量3.1 kg,否认产伤、窒息抢救史,羊水、脐带和胎盘无异常,生后第2天开始出现面色黄染,入院当天出现发热,无咳嗽,其母亲于患儿入院前一天亦开始出现高热、咳嗽,无特殊家族史.查体:T 38℃,P142次/min,R 43次/min,足月儿外观,反应良好,哭声响,面色黄染,前囟平软,口唇红,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脾
目的 探讨适应性压力通气(APV)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与传统的定压通气(PV)模式比较的优点.方法 将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病区的168例需要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88例应用APV模式,对照组80例应用PV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mean)、PCO2、上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等.结果 与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8例术前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怀疑小肠病变的患儿行腹腔镜探查术.15例确诊后14例经右下腹延伸小切口,提出肠管在腹腔外手术;1例为过敏性紫癜并发小肠出血,免于手术;3例未发现器质性改变.结果 14例患儿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75 min.术后5~10 d出院,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小儿腹腔镜具有创伤小、安全可
患儿,男,11岁,因"发热4 d,皮疹1 d,呼吸急促6 h"入院.入院前1 d于外院静脉滴注克林霉素10 min后周身出现充血性斑丘疹,伴瘙痒,立即停止输液,但患儿持续发热,皮疹增多,并出现呼吸急促.查体:T 37.5℃,P 119次/min,R 39次/min,BP 106/6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不振,周身皮肤出现密集的充血性斑丘疹,面色潮红,面
患儿,男,3岁,因"从床上摔下2 h,反复呕吐数次"急诊入院.患儿2 h前从床上摔下(约0.5 m高),着地情况不详,当时即出现哭吵,无昏迷,无抽搐.半小时后患儿出现呕吐,非喷射性,为胃内容物,哭吵加剧,遂急诊就医.患儿在就医途中,反复呕吐数次。
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救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儿科学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共同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儿科危重症学术会议”于2010年6月24日-29日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大会收到论文204篇,其中47篇论文作者作了大会发言,157篇论文进行了书面交流。260余位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PICU、NICU等专业的儿科医生参加了会议。19位来自国内外儿科急救专业著名专家、教授做了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