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输血前检测血液传播性疾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 HBsAg,抗-HCV,抗-HCV采用ELISA法,梅毒检测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结果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总阳性率为16.48%,其中HBsAg、抗- HCV阳性率分别为15.39%、1.79%.结论输血前传播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既能为避免减少输血医疗纠纷提供依据,又能为促使医院加强消毒隔离措施,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患者子宫卵巢动脉血流与正常人的差别.方法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与50例健康正常育龄妇女的子宫卵巢动脉血流对比观察.结果不孕症患者子
例1 张某,男,37岁,于2000年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半年开始病人出现上腹部疼痛,X线检查为吻合口溃疡,3月后病人出现腹泻.在本村卫生室用药治疗无效,大便次
患者,男,63岁,"发热、咽干,右腰部酸胀、疼痛不适1个月,加重7天",而以"上感"收入院治疗.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有效的手术减压方法.方法将同期住院确诊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周连续监测颅内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制问卷对300例产妇进行评定;精确测量产后2小时出血量;按新生儿性别分组进行比较.结果女婴产妇SCL-90评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凡诺中晚期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203例终止中、晚期妊娠的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100例,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加利凡诺羊膜腔注入组,对
为进一步探讨麻疹的流行规律,加速麻疹控制进展,笔者对日照市1951~2002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