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杂记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i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造就创造型人才,是生物学的基本出发点。本人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做如下总结:
  一、创设情景,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直接能力,是培养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初中生好奇、好学、好胜的心理特征,采用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的学习,在兴趣乐园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因为学生只有入境动情,才能积极主动地求知。许多课堂内容可采用让学生带实物来进行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中设问、解问、进而掌握课本知识,创设情景,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二、生物目标不同认识层次的突破
  1.指导学生明确本书节课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在学习前心中有数,在新课开始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来先了解那些内容要求识记,哪些要求深刻理解,哪些要求掌握运用。
  2.创设认识冲突,既导致又导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成“理解”这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经常通过设“障”、立“疑”创设认识冲突,如《心脏和血管》这节里,设置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①静脉血流缓慢,压力小血流为什么能流回心脏而不致倒流?②心脏为什么能有节律的跳动,而不易疲劳?③为什么心脏的腔壁厚薄不同?④为什么心脏内血液总是按一定方向流?学生一看这些问题,产生“知新”欲望,教师及时给予点拨、解惑。这样使学生学习起来就有兴趣,勤动脑,印象深。
  3.精心设计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习题,完成“应用”这个较高层次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所学概念和原理去解释生命现象,解决生活和生产的问题。
  4.反馈矫正,落实目标,利用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全面达到学习目标。
  三、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
  1.设问法。提问是启发式教学中经常使用方法,可用来巩固知识,展开教材内容,可以启迪学生质疑,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提问应注意:①课堂提高应注意突出重点,难易适宜。②课堂提问应注意因材施教,面向全体。③课堂提问应注意引发联想,提倡质疑。④课堂提问应给予学生正确评价,恰当鼓励。
  2.点拨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产生困惑时,教师不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随机、相宜、巧妙地给予提示,点化、诱导,促进学生自己去辨别,领悟知识的内在法涵义,这种方法叫点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设疑点拨法,例如:藻类植物是最低等的植物,低等在哪里?提示从结构人手。②侧面点拨法,例如:“血液循环”一节,问题:左心房连接的血管是动脉血管还是静脉血管,启发:和左心房相连的血管里的血流流向何处?它的另一端连接的是什么器官?这样使学生茅塞顿开,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③比喻点拨法,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讲解课本中的难予理解的原理。④研读点拨法:利用上下知识衔接的方法,使学生将前后知识融合贯通,使分析能力增强。⑤递进点拨法,此段是针对一些内容涵义比較丰富的知识,教师进行多次点拨,学生认识由浅入深,最终领悟真谛的一种方法。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合理地使用电教媒体,以音、形、光、色、动、静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其情操,发展其智能,从而使学生进入一个更大更宽,更亮的知识天地。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能力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操作是上好生物课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最好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逻辑思维,实验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操作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使所学知识达到运用的层次,如《植物的营繁殖》一节,我带学生实地操作扦捕、压条、嫁接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营养繁殖的方法、技巧,对课本的动动手,课外读以及活动的许多内容,我们都能以操作实验的方法完成,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真正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五、积极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
  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是配合课堂教学传授生物知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许多学校都开展了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我在这些年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收到一定成效,使学生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及思维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同时也使学生热爱生物课热爱大自然,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持之以恒地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每上一个新的年级都有学生加入生物兴趣小组,尽可能地让大部分学生参加到活动中去,选好的项目让学生分组,分地域,分季节进行课外活动。如:N、P、K肥的施用,浓度对花色的影响?生物系统中生物种类对生态平衡的作用?桫椤生存环境的调查,对昆虫的行为拟态、保护色、警戒色的观察等等,让学生的课本知识在自然界中得到延伸。
  2.脚踏实地的开展活动。带学生做具体的考察、调查,带学生在县郊的树林,学生附近的农田,较远的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实地的考察。调查、实验,以获得较准确的第一资料。
  3.指导学生写科技小论文。指导学生对课外科技活动,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写成一些有研究价值的小论文。通过小论文的撰写,学生能对获得的资料分类,研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好这一时期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形式,手段多样。其中,看图讲述活动需要幼儿去主动观察图片,然后积极思考,再主动用语言进行讲述,这就更需要我们创设温暖、宽松﹑愉快的环境,提高幼儿讲述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最佳的语言发展效果。  一﹑首先创设师生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  幼儿年龄小,对老师依赖,对环境敏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端正教育观、儿童观,把孩子看成和自己一样平
目的 探究儿童弱视患者运用屈光矫正联合注视训练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2017年5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50例儿童弱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屈光矫正联合注视训练治疗)和
“预设”和“生成”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应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课程形成的方式;“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等各方面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索、文明乐群、亲近自然、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应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自觉行动。而要实现这一切,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加强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重视教育研究、用心教育实践,向“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随时有教育”的现代研究型的教师努
目的 探讨采用间苯三酚+缩宫素静滴方法对引产分娩初产妇进行干预后获得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并观察对产程进展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7年05月~2020年01月收治的92例引产分娩初
目的 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依据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后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
课堂练习是教学的一部分,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认知。可实际的课堂练习教学,却存在着随意性、按书本行事、无限拔高等现象,我们很多教师仍然还在教学一些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课堂练习,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笔者认为数学课堂练习教学需要走进数学生活,强化针对训练,突出层次要求,加强操作实践,注重综合应用,进而真正实现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的“减负”“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走进数学生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 语文学科的复习,容易流于两个极端:一是天天模拟考,逐人逐课、逐项过关,教师忙于讲、改、评,学生忙于做、听、抄、背,成天围着老师转,师生均有身心俱累,不堪重负之感;一是认为复习就是将
目的 观察外科快速康复模式在妇产宫腹腔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并就应用效果进行评测.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到我院就诊接受妇产空腹腔手术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
讨论了基于5参数法的大气折射率剖面反演技术,利用雷达海杂波携带的传播路径上的环境信息反演大气折射率剖面.通过在我国部分海区试验情况,以某天同时存在表面波导和蒸发波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