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干预促进创伤大鼠伤口愈合的机制研究

来源 :针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bolove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对参与创伤愈合炎性反应阶段的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模型组(39只)和艾灸组(39只)。采用直径8mm的取皮器从大鼠背部正中线肩胛下角2cm处钻取全层皮肤制备皮肤创伤模型。造模后即刻至造模后第5天每天给予创伤局部25min的艾灸干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模型组和艾灸组大鼠创伤局部组织血管重建情况。造模后第1、2、3、5天采用液态芯片法检测创伤模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IL-4、IL-10、IL-1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第1天艾灸组大鼠血清中IL-1α和IL-6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第1、2天艾灸组血清中IL-1β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第3天艾灸组血清中IL-1α和IL-6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艾灸组大鼠前3dMIP-1α的含量均升高,且在造模后第2天明显升高(P<0.05)。艾灸组大鼠造模后第1天IL-4、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造模后第3天显著降低(P<0.05)。艾灸组大鼠造模后第1、2天血清中VEGF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艾灸组大鼠造模后第5天创伤组织中VEGF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艾灸组大鼠造模后第5天创伤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明显增加。结论:艾灸通过调控促炎细胞因子促进创伤炎性反应的同时,也调控了抗炎细胞因子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促进并提前结束创伤愈合的炎性阶段,使创伤愈合提前进入增殖修复期,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便利,网络社交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导致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就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
本文主要介绍了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利用大数据平台构建的东方有线智能终端信息采集系统,并详细阐述了智能终端信息采集系统利用大数据处理的性能优势。
冻土生态系统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十分独特,冻土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种类,这些适应低温的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群落结构,它们参与了冻土的元素循环,矿物形成和变迁,特别在甲烷的形成
本次研究通过探究针刺结合艾灸对妇女子宫肌瘤手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旨在提高子宫肌瘤妇女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从高职英语职业能力的含义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目前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现状,指出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实践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