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的耳后皮瓣行耳再造设计方法的探讨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1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壮群 侯成群 郑信民 谭卫明 常晓峰 屠军波 白岫峰
  (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颌面整形外科 西安710004)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的皮瓣设计方法行耳再造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法行耳再造26只。 结果:几种不同的方法均可完成耳再造术,但术后效果有一定的差异。结论:采用方法三行耳再造,术后形态较好,收缩程度低,可有效利用扩张皮瓣。
  [关键词] 耳再造;扩张皮瓣;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R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0)09-0309-02
  
  A STUDY OF DESIGN METHODS OF EAR RECONSTRUCTION WITH TISSUE EXPAUSION
  YANG Zhuan-gqun HOU Cheng-qun ZHENG Xin-min et al.
  Department of Plastic & Reconstructive Surgery,Stomatologic
  Hospital,Xian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04)
  [Abstract] Objective: The different design methods of flap are introduced in repairing ear defects. Methods:Twenty-six ears were treated with these technique of expanding flap. Results:These methods have producted different results in the cases. Conclusion:The third manenver shows better effects than other technique in ear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 Ear reconstruction;Expanded flap;Design methods
  利用乳突区扩张皮瓣行耳再造较传统的方法有一定的优点[1],但由于患者发育状况不同,乳突部可利用的皮肤面积不同,往往在手术设计的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更好地利用扩张皮瓣,保证外耳再造具有较为充足的组织量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病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为14岁~23岁。均为先天性耳缺失,其中单侧20例,双侧3例,共26只外耳。入院后在乳突区皮下埋植容量为100ml的圆柱型软组织扩张器,术后一周开始注入扩张,扩张时间平均为五周,每只扩张器均超量注水10%~20%,超量扩张两周后行自体或异体肋软骨移植扩张皮瓣耳再造,15例患者在耳再造术后四周行局部修整或耳垂转移,术后皮瓣成活,再造耳形态良好。
  
  2 设计方法
  2.1 方法一:将皮瓣掀起形成耳廓前面,利用多个三角形皮瓣以耳轮缘为蒂向后折叠相对缝合形成耳廓背面。供区直接相互关闭。
  
  2.2 方法二:将皮瓣1掀起形成耳廓前面,以耳垂下扩张区域下端为蒂设计皮瓣2,并转移形成耳廓背面,皮瓣3向前滑行封闭皮瓣1遗留之创面。
  
  2.3 方法三:按两个耳廓的大小设计皮瓣1、2,皮瓣1形成耳廓前面,皮瓣2在外耳轮处折叠形成耳廓背面(在对耳轮上端及下端去除一三角形上皮组织)利用扩张区域下端设计皮瓣3转移时间皮瓣1、2的供瓣区。
  
  3 效果对再造外耳经过3个月~12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访,结果见附表。


  
  4 讨论
  4.1 外耳再造最常遇到的问题是组织量的不足,如能周密地设计充分地利用扩张皮瓣,使再造耳组织充裕,可很好地维护耳的形态,同时也可有效地缓解术后皮瓣的收缩。扩张皮瓣在扩张器取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在进行手术设计时,再造耳廓的皮瓣面积应较再造耳的面积,在长、宽比例上均不能小于0.5 cm。即再造耳应较对侧耳略大再加皮瓣自然收缩的面积。
  4.2 再造耳支架最好选择整块肋软骨整体雕刻,联接部分一定要牢固可靠,以便于术后形成有力支撑,尚可有对抗皮瓣收缩的作用。同时再造耳支架与残留耳软骨固定要可靠,以免因皮瓣收缩造成耳的移位。
  4.3 方法一 在耳成形后以耳颅沟为中心形成多个放射状手术瘢痕,术后的收缩直接造成了耳颅夹角的缩窄和变浅,是此方法的不足,但在术中操作时较为简便,创伤较小。
  4.4 方法二 多适用于发际缘较低,扩张后的皮瓣只能满足再造耳廓前面的需要,耳廓背面依靠颈、项部转移的皮瓣修复,供瓣区可利用已扩张的头皮滑行修复,但因头皮延伸至耳颅沟术后此部位清洁通风较差,易产生湿疹,应经常清洁,保持干燥。
  4.5 方法三 瓣面积较为充足,位于外耳轮的转折线可根据再造耳前面的需要进行调整,同时在外耳轮上、下两端可根据需要去除或不去除适量的上皮组织,给予皮瓣的收缩留有一定的余地。此方法将扩张的皮瓣充分利用,但在塑型包扎时,注意压力适度,以免造成耳后皮瓣的血供障碍。我们通常采用负压吸引轻压塑型的方法,效果较为满意。
  4.6 无论采用何种设计方法,均应考虑到局部条件能否满足设计的需要,切不可轻易的认为那种方法好,而其它方法不好,同时在设计和操作时要充分地利用好患者原有的残耳组织,其中如何将耳残余软骨改型、易位的耳垂残迹合理利用尤为重要,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2]。术后的塑型包扎应维持2个月~3个月,其意义在于可以有效地克服皮瓣的收缩,维持再造耳的形态,特别是对于维持耳颅角及耳甲腔作用较为明显[3]
  
  [参考文献]
  1 鲁开化,艾玉峰.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北京:金盾出版社,1991;66~67
  2 董淑芬,胡永升,孔繁祜.先天性小耳,见:朱洪荫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整形外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76~78
  3 赵天兰,程新德,熊世文等.耳廓再造的耳颅沟及耳甲腔成形术.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9;15:261
  作者简介:杨壮群,男,1957年生,1983年西安医科大学口腔系毕业,现任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整形外科副教授,本刊编委,编辑部副主任。
  收稿日期 2000-03-24
  编辑/姜如蓉
  
其他文献
刘建春 谷廷敏 陈峰山 张广泰  (1.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烧伤整形科 石家庄 050082 2.石家庄友谊医院烧伤整形科)  [摘 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耳廓成形术的质量。 方法:应用扩张后超薄皮瓣行耳廓成形术。 结果:我科自1993年1月至1998年12月应用扩张后超薄皮瓣行耳廓成形术32例共44个外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文章对该手术的设计、方法及优点作了阐述。 结论:应用扩张后超薄皮
期刊
孙志刚 郭树忠 鲁开化 李荟元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西安 710032)  摘 要 目的:观察皮肤伸展术后皮肤组织形态学的改变。  方法:分别于皮肤牵张1周时及牵张完毕后第1、2、3、4、6、8周,按实验与对照两组各取1cm×1cm×0.5cm组织块做组织形态学观察。  结果:伸展术后皮肤早期形态学改变不显著,第二周后出现表皮细胞层数增加,基底细胞呈长柱状增生,成纤维细胞
期刊
严明忠 肖 奇 谢尚奎  摘 要 目的:探讨瘢痕治疗中曲安缩松用量与瘢痕萎缩量的关系。方法:结合临床病例作定量研究。  结果:对82例增生性瘢痕作了定量研究,定量观察了曲安缩松用量和增生性瘢痕的萎缩量。  结论:瘢痕形成的时间越长治疗所需的曲安缩松剂量就越大;曲安缩松的总剂量随着瘢痕体积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  关键词 曲安缩松 增生性瘢痕 瘢痕萎缩量  QUANTITATIVE STUDY OF
期刊
刘林番 陈言汤 陈 静 秦 垦 张建文 翟晓梅 牛扶幼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科 河南 郑州450052)  隐性脊柱裂如无严重腰痛,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并不需手术治疗,而伴发的局部多毛症严重影响患者外观,给患者生理、心理均带来不良影响。我科自1989年以来收治7例隐性脊柱裂伴局部多毛症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1 本组7例,男1例,女6
期刊
张振信 周治理 孙要文 刘晓军  摘 要 目的:探讨筋膜皮瓣、筋膜瓣修复头面及功能部位的深度烧伤、瘢痕孪缩、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优越性。  方法:在烧伤早期、急诊外伤、瘢痕孪缩畸形等整复治疗中应用筋膜皮瓣及筋膜瓣54例。通过随诊观察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评定临床疗效,与其它修复方法比较,总结其优缺点。  结果:54例病人经术后1年~3年随访观察,皮瓣色泽正常,柔韧性、延展性好,功能恢复满意,外
期刊
1 手术方法本组128例,女性122例,男性6例,年龄16岁~42岁,其中双侧112例,单侧16例,随访1~6年医患均满意者124例,占96.8%,成型欠佳再次修改者为4例,占3.4%。    2 手术方法  2.1 定点设计患者于镜前站立,轻闭双眼,医生用牙签按压睑上方,再嘱患者平视,重睑形成,反复多次,直到患者重睑宽度及形状满意为止,然后取仰卧位,用龙胆紫划线并标出睑中点A,内眦部B,外眦C
期刊
口唇疱疹,是单纯疱疹的一型。系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型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口角、唇缘、鼻孔等处出现红斑基础上的密集成群的小水疱,四周绕以红晕,以后水疱渐变黄浊,糜烂、干燥,结痂而愈,遗留色素沉着,自觉灼热刺痛、瘙痒感。病程短暂但易于复发。本病多见于成年人。高热、感冒、疟疾最易并发,便秘、月经来潮前、妊娠、消化不良等也可诱发本病,类似于中医学之"热疮",出自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后
期刊
陈丛柏 黄晓帆 李振刚 刘 慧  生性瘢痕除影响美观外,常伴有痒痛症状,在抓破后表皮易发生水疱破溃长期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学习。我们自1997年以来采用仙人掌泥外敷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患者,年龄2岁~45岁,平均29岁。均为深Ⅱ度烧伤创面自行愈合后遗留的增生性瘢痕,大部分瘢痕分布在双上肢及躯干。瘢痕形成时间均在
期刊
杨立文 边子虎 廖洪跃 饶海群 黄大江  杨立文,1963年生,汉族。1986年江西医学院医学系毕业,1999年江西医学院烧伤整形专业研究生,现为武警江西总队医院外二科副主任,中华烧伤整形医学会江西分会常委。发表论文20余篇,获武警部队科技成果进步奖3等奖2项。  摘 要 目的:介绍一种非显微手术行离断拇指再造的良好方法。 方法:离断拇指复合组织回植、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包埋再造拇指。 结果:5例
期刊
李永忠 刘俊波 郑华飞 封占富 杨 辉 徐 巍  因一般随意皮瓣的设计要遵循长宽比例适当的原则,在肢体不应超过2∶1[1],这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为了增大皮瓣长宽比,扩大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减少术后皮瓣坏死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我们在15例超长随意皮瓣转移术后应用高压氧治疗,皮瓣全部成活,取得较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16岁~79岁。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