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创伤后骨髓炎的治疗作用分析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ya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对创伤后骨髓炎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双盲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19例创伤后骨髓炎患者分成2组,针对对照组9例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架联合常规置管引流治疗,针对实验组10例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白细胞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创伤后骨髓炎患者开展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强化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对机体内炎症进行有效控制,利于患者预后及康复。
  关键词:骨外固定架;负压封闭引流;创伤后骨髓炎;治疗优良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创伤后骨髓炎属于临床中开发性骨折并发感染的具体表现,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但也存在少数闭合性骨折患者在切开复位内固定处理后发生这一病症,不利于患者骨折部位的康复。创伤后骨髓炎的发生是一个慢性的过程,患者感染的骨端血供较差[1],存在较为显著的骨膜破坏现象,极易导致皮肤出现坏死及肢体的肿胀现象,引发一系列坏死感染及骨外露的发生,对于患者来说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创伤后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我院针对收治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19例展开了治疗对比的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用双盲分组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9例创伤后骨髓炎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6:3例,年龄分布在20至73岁之间,均值为(43.63±5.56)岁;实验组1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7:3例,年龄分布在21至75岁之间,均值为(44.12±5.23)岁。
  统计学处理两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差异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且可比性高。本次观察均已排除合并心肺肾功能不全、先天性精神障碍、骨质疏松、手术禁忌症及不同意参与本次观察的患者。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9例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架联合常规置管引流治疗,两组患者均先实施1期清创手术治疗,将内固定去除后剔除坏死骨组织,对病灶进行彻底的刮除实施外固定架骨折固定处理,将病灶彻底清除后对髓腔进行冲洗并将引流管置入,最终对切口实施缝合操作。
  针对实验组10例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实验组的骨外固定架治疗的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在对病灶进行彻底的清除及清洁之后连接负压引流,将负压引流的压力维持在16.00至40kPa之间。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均给予生理盐水+抗生素经引流管灌洗伤口的处理,并实施3周的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第四周转为口服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给予营养支持及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白细胞水平等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7.0软件进行处理,症状改善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白细胞水平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治疗干预后的症状改善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白细胞水平相对于对照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明显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3讨论
  创伤后骨髓炎的发生不仅延误骨折部位的愈合,还会增加患者感染的机会及疼痛程度,影响患者的康复及预后效果。对于创伤后骨髓炎患者来说实施有效的治疗干预是保证患者骨折部位恢复、提高患者康复进程的基础。以往的传统置管引流治疗中虽然能达到相应地治疗效果,但极易出现管口周围溢水的现象,且冲洗并不十分彻底,还会导致引流不通畅现象的发生,加剧患者的疼痛程度,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2]。随着置管引流技术的发展及在临床中应用的推广,现阶段临床中一般对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其通过聚乙烯乙醇水花海藻盐泡沫敷料的填充治疗能第一时间将创伤后骨髓炎部位的坏死组织、细菌及分泌物排出,其技术中多孔设计的引流管道还能增加抽吸的接触面积,使得引流范围有所增加,能最大程度上吸除脓液,减少细菌生长及滋生现象的出现,达到持续性清创的治疗效果。此外,这一引流技术还能加速肉芽的进一步生长,对于创伤后骨髓炎部位表面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与生长进行有效抑制,改善创伤后骨髓炎部位的微循环及血液循环,加速该部位的进一步愈合及康复[3]。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的实验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干预后的症状改善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白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实施骨外固定架联合常规置管引流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骨外固定架聯合负压封闭引流对创伤后骨髓炎的治疗作用显著,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林进标,  骆兆配,  王永标, 等. Ilizarov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骨髓炎合并软组织缺损[J]. 中国伤残医学, 2020, 28(010):10-11.
  [2]吴多庆, 黄友华, 符林雄,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骨搬移对创伤后骨感染的效果分析[J]. 贵州医药, 2019, 43(002):281-283.
  [3]李景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25(010):50,190.
  作者简介:朱宇贤,性别:男,学历:本科,科室:骨关节脊柱外科,籍贯(省市):广东省惠州市,民族:汉族,出生年月日:1981年8月6日,现有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创伤骨科,工作单位:中信惠州医院。
其他文献
随着危重医学的发展,诸多学者关注胃肠道,尤其关注肠道的屏障功能.但目前针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大鼠肠屏障功能改变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浆D-乳酸水平的变化来了解HIE新生大鼠的肠屏障功能,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中间型滋养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诊断为中间型滋养细胞病变患者总计16例,分析疾病分型及临床特点、病理特征等情况。结果 16例中间型滋养细胞病变患者中前次妊娠中足月产10例(剖宫产8例,顺产2例),其中2例葡萄胎妊娠,2例早孕流产(2例手术流产),1例稽留流产,1例葡萄胎。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免疫表型4种病变均弥漫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系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GDM在孕妇中的发生率约为3%~5%,GDM患者会出现各种类型的母婴并发症,是危及母婴健康及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GDM的发病机理不完全清楚,目前的观点一致认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是GDM的重要发病环节之一。
期刊
为了降低内蒙古自治区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及孕产妇系统管理水平,我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2002年实行全区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80例为参照组。结果:观察组基底、中间、心尖段心肌节段缩短规律异常于参照组,收缩期峰值低于参照组,P0.05。  1.2方法  (1)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受检者的心功能,超声检查采用GE超声诊断仪,探头选用M4S,调整为每秒4
孕妇,26岁,孕4产2,平素身体健康,无各种特殊病史,孕35周时,行产前常规B超检查,仪器:ALOKA SSD1400,探头频率:3.5 MHz,检查所见:胎头位于耻上,胎头颅骨光环完整,双顶径87 mm,头围322 mm,腹围311 mm,股骨长68 mm,脊柱排列整齐,胎儿心脏四腔结构正常,胎心率142次/min,胃泡、肝、双肾、膀胱可见,于胎儿腹部,肝脏下方、膀胱上方区可见一囊实性混合团块,
期刊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报道,每年400多万死亡新生儿中约有1/4死于新生儿窒息,100万以上婴儿在分娩窒息后出现脑瘫、学习障碍等后遗症.2005年我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报道,5岁以下儿童因出生窒息死亡的比例为14.2%,为第2位死因.而大多数新生儿的窒息死亡和致残,可以通过出生后第一时间内的积极复苏抢救而得以控制[1]。
期刊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高危妊娠之一,随着风湿性心脏病的减少及心脏外科手术的迅速发展,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已跃居妊娠合并心脏病首位.母亲患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对新生儿的影响显著,母亲的心功能状态也与新生儿疾病发生有关.为保证母儿安全,明确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妊娠风险,现对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5例进行分析。
期刊
目的 观察60%氧暴露对早产大鼠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胎肝激酶-1受体(fetal liver kinase-1,Flk-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新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早产鼠生后6h内随机分为中浓度氧组(简称中氧组)和空气组,空气组置于常压空气中,中氧组置于氧体积分数为60%的氧舱中,两组
期刊
目的 腹腔注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致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观察ALI不同时期应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肺损伤和TNF-α、IL-10的影响,为临床选择糖皮质激素应用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7只健康7日龄Wistar大鼠制备新生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取9只模型鼠腹腔注射LPS(5 mg/kg)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