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 激活思维——以“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为例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好的问题不但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以“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巧设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巧设导入性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始,笔者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学生说,有三角尺、小彩旗、衣架、切好的西瓜等。“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呢?”笔者追问。
其他文献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一项重大任务。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目标。鉴于此,需要深入思考和科学回答什么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厘清其基本特征、基本框架,进而回答怎么搭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等基本问题。只有明确其核心要义,才能把握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方向、内容和要求。研究认为,所谓高质量高等教
期刊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制剂的早期应用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老年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5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实施食堂营养餐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制剂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第14天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均低于本组第1天,前白蛋白(PA)
期刊
<正>茶道艺术是指把茶道当作是一件艺术来呈现,它比较精致,要求也比较精准。茶道的主要内涵是茶汤,但也还有泡茶与奉茶,同样的,泡茶与奉茶也是要表现得是泡茶者想要的那个样子,泡茶、奉茶、茶汤可以表现得比较温柔,也可以表现得比较阳刚,泡茶奉茶的温柔与阳刚是由动作来呈现,茶汤的温柔与阳刚是由水温、茶水比例、茶具材质、浸泡时间等造成的结果。艺术的层次与精准度可以要求得比较高,也可以要求得比较低,那就是属于艺
期刊
“茶道”是茶文化的组成,是茶事活动中哲理、伦理、道德的多维交融,是沏茶、赏茶、闻茶、品茶的有机统一。兼具趣味性、实操性与美育性的茶道技艺教学若作为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技艺学习内容之一,既可丰富中华文化技艺教学体系,又“以点带面”增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了解中国茶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加强其对于底蕴深厚的中华茶文化的探索与认知。文章结合吴伟克体演文化教学法,探讨了“茶道”的历史渊源、种类及教学程序,指出了
期刊
“珠光茶碗”是产自宋代福建同安窑的青瓷粗碗,12、13世纪大量输入日本。因受日本茶道始祖村田珠光赏识,“珠光茶碗”从16世纪开始被用于茶会中,成为受追捧、价格昂贵的“名物道具”,江户时代以来被众多美术馆、艺术馆收藏,并视为重要“文化财”。本文以“珠光茶碗”在日本茶文化中的地位变化和价值提升为中心,通过梳理日本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结合日本人对茶器审美意趣的变化,以期探讨日本茶文化从深度移植、模仿中
期刊
目的探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2—2016-11我院老年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78例,按建档顺序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2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检测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
期刊
<正>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5%,绝对值<0.5×10~9/L,若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 0.5×10~9/L,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根据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不同,分为继发性、克隆性及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临床上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患者并不少见,需要仔细鉴别是什么原因导致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从而进一步针对病因治疗。本文通过再次回顾性学习相关病例,从现阶段医学发
期刊
茶是自然的产物,能够吸收天地之精华。茶道将人看作是宇宙的精气神,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茶道是自然与人文的相结合。道教重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道家思想与茶道密切结合在一起,非常重视自我意识。茶道吸收了道教的精髓,融入了道教的范畴,形成了茶道天人合一,淡泊守静的理念。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茶道的自然主义有着共融之处,二者互补,为中国茶文化和道教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期刊
唐代茶文化的真面目可以通过对相关唐诗的研究辨析勾勒出来。儒、释、道三家对唐代茶文化的影响是结构性的,体现为三个不同的维度:佛教的影响一在于推动茶文化的传播,二在于从形而上学的高度去看待茶;道教的影响比较隐秘,一在于隐逸人格的建立,二在于神仙信仰影响下的生活美学实践;儒家思想对唐代茶文化具有本质性的影响,寻求"孔颜之乐"的生活美学奠定了唐代茶文化的本质性内涵。儒、释、道三家虽然都对唐代茶文化有着深刻
期刊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