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志愿者的维权之路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im1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2月17日,全国维权“十佳”邓成和专程来到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人民法院,为长期得不到劳务费的农民工闫喜讨“说法”。经过努力,在法院的主持下,拖欠方承诺尽快予以兑现。从2002年乌盟包头商会成立以来,身为商会秘书长的邓成和,已为乌盟在包头打工的农民工追讨回拖欠的劳务费达二百多万元。
  当年,曾因一场41.65元电话费官司,四年告倒两级法院,最终成为赢家的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工人报》记者邓成和,进入了全国维权“十佳”的行列。
  成为全国维权“十佳”的邓成和率先向社会开通了全国首条个人维权专线。与此同时,他又向全国开通了个人维权网站和个人维权信箱及邓成和维权专线博客。据初步统计,他的维权专线办公室已累计接听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消费者的投诉和咨询电话15000多个,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30多万元,收到全国消费者赠送的牌匾和锦旗55块(面),被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授予“全国保护消费者权益十佳志愿者”荣誉称号。2008年1月13日,邓成和被评为时代先锋——第四届全国改革创新十大新闻人物。
  
  他为农民奔走
  
  1974年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当过知青的邓成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五年火热实践,贫脊的土地赋予了他和农民的一种特殊的感情。也许正是由于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愫,他对自己的衣食父母投入的精力和情怀更多,被农民们誉为“当代狄公”。
  包头市九原区常来财等四户村民,因土地纠纷得不到解决,冒着大雨找到他寻求帮助。他认真听取了几位农民所反映的问题后,又专门利用星期天的休息时间,来到他们的村里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有关部门的积极协助下,终于使此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内蒙古电三建公司农民王军平,承包了村里的300亩土地。在经营期间,村干部挖开大渠让洪水将300亩青苗全部冲走,造成当年颗粒无收。面对眼前空荡荡的土地,手拿着一份土地承包使用协议书慕名找到邓成和,要让他为农民主持一个公道。经过努力,法律还了王军平一个公道。事后,王军平特意给邓成和维权专线办公室送来一块牌匾,上书“敢为农民作主”。
  2005年9月,邓成和维权专线接到达茂旗石宝镇前进村李瑞等4名村民代表的举报,反映该村的防洪大坝被驻村一家私营企业挖毁,造成近百亩良田沙化,无法进行耕种。两年过去了,他们反映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失去农田的村民四处上访告状。
  接到村民代表的反映后,邓成和专程实地调查,证明村民举报情况属实。前进村防洪大坝由国家投资达茂旗水利局承建,被一家外地投资的私企雇佣的职工挖毁,导致河床下游40多亩良田被洪水淹没,良田成为一片沙石滩,造成村民颗粒无收。
  为了早日解决此事,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作为市政府行风评议领导小组组长的邓成和,在评议市水务局行风政风工作中,将此事反映给相关领导,引起了他们的高度关注。几天后,由市水政监察大队专门派出有关执法人员到实地进行了认真调查,并督促达茂旗水利局对此事件尽快作出处理。与此同时,邓成和还向自治区有关部门和领导作了反映。
  在各级部门领导的大力关注下,这桩拖了近两年的毁坝事件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说法”。在达茂旗政府、纪委、水利、信访等部门的积极努力下,经过双方当事人的协商,由责任人一次性支付农民土地毁坏补偿费2万多元,并责令其修好已毁坏的防洪大坝,确保农民的财产不再受到损害。至此,这桩私自挖毁防洪大坝造成良田沙化的侵权事件在各方的努力下,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006年2月7日,达茂旗石宝镇前进村李瑞等4名村民代表特意制作了一面“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主持人间正义公道” 的锦旗,专程送到全国维权“十佳”邓成和专线办公室,以表达全体村民的一片感激之情。
  据不完全统计,邓成和已为上千名农民讨回了公道,有10多名村、乡干部因违反法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有的还被摘掉了头上的“乌纱帽”。
  
  他为农民奔走
  
  也许,在一些商家的眼里,消费者始终就是个弱势群体。邓成和从他十年的维权经历中,深感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不易。正因为如此,邓成和把维权的目光始终盯在那些弱势群体上,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贴心人”和“保护神”。
  包头市固阳县一位姓刘的老汉,其子因车祸不幸身亡,当地执法部门在处理这起交通事故时所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引起死者亲属的不满。刘老汉下定决心,拼出老命也要为儿子讨回一个公道。于是,他和儿媳妇找到邓成和。
  刘老汉一见到邓成和,当即跪在了地上,面对眼前突然出现的一幕,邓成和急忙赶上去扶起刘老汉,认真听着他的讲述。
  一件并非复杂的交通肇事案,还未开庭审理就变得扑朔迷离,而且还有暗箱操作的疑点。
  根据此案的特殊性,开庭那天,十几家新闻媒体的记者都参加了庭审,在法院的许可下也进行了庭内采访。也许是迫于舆论的压力,法院对此案十分谨慎,丝毫不敢放松。经过上下努力,刘老汉终于为儿子讨回了一个“说法”。刘老汉的小孙子还给邓成和赠送来一条幅,上书:“邓成和叔叔,您是真正的中国人”。刘老汉也给邓成和写了一条幅,上书:“您为人民利益而忙碌”。
  一位叫郭红梅的消费者通过邓成和的维权专线反映,她在干活时腿部不慎发生骨折,慕名来到当地一家很有名气的骨科医院诊治。经手术治疗,在其腿上固定了一根钢钉。可是,几个月之后,这根固定在骨头里的钢钉竟然断成三节,经X光片反映,钢钉断裂位置清晰可见。钢钉断在腿里,给患者带来的是痛苦。为了依法讨回一个“说法”,这位患者的父母曾多次找院方交涉,但终无结果。
  望着眼前这位被几个人搀扶着进屋的患者,邓成和不由地产生出一种同情之心,答应帮她们,但心里没有底。因为类似这样的投诉很多,患者最后只好走上漫漫的诉讼之路。
  为了尽快处理好此事,邓成和曾多次到这家医院和院领导进行沟通,据理力争为患者讨一个“说法”,入情入理协商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院方坚持先把钢钉取出来,然后对钢钉的质量进行技术鉴定。院方认为,手术上没有问题,钢钉断裂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取出后经过技术鉴定才能予以确认,然后再向厂方提出索赔的请求。
  邓成和则认为,作为患者,医院看病就与院方构成一种合同关系,因院方医疗过失给患者带来的损害已构成侵权。依据《消法》之规定,提出索赔的请求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作为受到侵害的患者,可以找院方也可以找厂家,至于钢钉的质量问题,那是医院与厂家的事了,与患者无关。
  双方各持己见。经过邓成和多次出面协调,双方在互解互谅的前提下,各自作出了一定的让步,最终达成了补偿协议,由院方一次性支付患者6000元的补偿费。医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之后,患者郭红梅给邓成和维权专线赠送来一面精心制作的锦旗,上书“消费者的知心朋友”。
  2006年2月17日,在全国维权“十佳”邓成和专线的帮助下,包头市下岗工人梁清终于从内蒙古邮政运输总局拿到了拖欠了三年之久的工资。
  2000年7月,下岗工人梁清来到包头邮政运输局开长途汽车当临时工,当时双方约定好每月工资为500元,每跑500公里另给出车补助42元。2002年11月,包头邮政运输局划归到内蒙古自治区邮政运输局,重新将原来的劳动协议改为完成多少任务开多少工资,也不给另外补助。之后,内蒙古邮政运输总局将车卖给了个人,并于2003年将其解雇,拖欠其工资和补助共计1.6万元。梁清曾多次找公司催要,拖欠方总是以各种理由拖欠。
  2005年底,梁清将此事投诉到邓成和维权专线,邓成和依照相关程序展开了调查,及时向内蒙古邮政总局有关部门作了汇报。最终,同样是在邓成和维权专线的帮助下,梁清拿到了拖欠三年之久的工资。
  
  他为民工呼走
  
  在草原钢城包头,提起邓成和的名字,可谓人气冲天,如雷贯耳。这位当年不畏权贵、不屈压力、奔波数年、历经磨难终为自己的正当权益讨回公道的刚强汉子,如今虽已年过不惑,鬓生微霜,但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天性依然。
  包头是一座重工业城市。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外地打工者也在此云集,其中乌盟籍打工者就有20多万人。他们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居室装修、商业餐饮、家政服务等行业,是包头市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外来打工群体。
  为了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他们的工资不被拖欠,乌盟商会包头分会根据乌盟盟委的指示,于去年年底在包头市开通了一条专为乌盟籍打工者追讨工资的维权热线。由于该热线的主持人还肩负着为民工追讨工资的重任,因此,在人员的选择上乌盟商会包头分会首先想到的便是邓成和。只是担心这位维权明星不肯屈就。谁料当有关人员同邓成和说了这个意思后,他居然未提任何条件便爽快地答应了。
  乌盟商会包头分会的选择是正确的。2003年12月29日,为农民工追讨工资的维权热线开通的第一天,便有一位来自乌盟凉城的女性打工者打来求助电话。
  她于年初来包头一家饭店打工,尽管饭店的生意还算红火,但她的工资却断断续续,一直不能如数发还。现在春节将至,家里又等着急用钱,她多次向老板讨要,老板总是以饭店欠款太多、资金回笼不畅为由拒绝支付。
  了解事情原委后,邓成和十分重视,因为这是讨薪热线开通后的第一个电话,也是他作为责任追讨人接手的第一个案件,能否圆满解决,关系到维权热线的声誉以及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他没有急于求成,草率行事,而是认真、细致地询问、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及经过,并经过多方研究和分析后,才拿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12月30日,也就是热线开通后的第二天,邓成和便来到了那位女工打工的饭店。为向饭店施加压力,促进问题的尽快解决,邓成和专门邀请了对此事表示关注和支持的当地新闻媒体。
  邓成和自报家门后,饭店老板对这位突然来访的维权名人十分客气。尽管如此,尽管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邓成和并末急于求成,而是像唠家常似地先问及饭店在经营上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否需要帮助等。这使一直处于戒备状态的老板逐渐放松了紧绷的神经,并开始对这位来访者有了一些好感。当气氛融洽,条件成熟时,邓成和才提起民工工资的事,并以朋友的身份同对方进行沟通和商榷。
  这一招还真灵。人都是有自尊、要面子的,就算他做错了事情,只要你不蔑视他,而是善意地、平等地同他交流和沟通,就没有解不了的结,过不了的坎。
  饭店的老板被邓成和真诚、友善的态度所打动,他当场表态:“难得你理解我,就冲你这个人,我就是借钱也要把工资发了。你放心,下午我就给她结账”。
  老板果然说话算数。下午那位女工便给热线打来电话,说饭店所欠工资全部拿到了,她没有想到事情会办得这么快。后来,她还给热线送来一面写着:“为乌盟人办事,替乌盟人撑腰”的锦旗以表谢意。
  良好的开端,是事业成功的一半。维权讨薪热线开通的第二天便成功地为民工讨回了工资,这不仅提高了热线的声誉和知名度,而且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005年11月18日,从乌兰察布市来包头打工的杜俊清,终于从乌盟包头商会维权热线拿到了四年前靠打工挣下的血汗钱,愁眉不展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
  2000年6月,杜俊清从丰镇市来到包头,在某稀土企业打工,但其辛苦挣下的25000元却一直要不回来。无奈之余,他于2004年3月向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官司没费多大劲打赢了,但这笔“血汗钱”就是拿不到手。之后,他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由于种种原因,法院的判决始终形同一纸空文。无奈之下,他找到乌盟包头商会秘书长邓成和,请求商会出面帮他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为了早日帮助杜俊清追讨回工钱,使这份早已生效的判决书得到切实执行。经过认真调查之后,邓成和将此事向包头市人大常委会作了汇报。张清河副主任给予高度关注,当即作出批示,责令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法院尽快采取措施执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法院院长王海仁亲自督办,执行局长马根署和执行法官云涛,亲自到被执行人的企业进行沟通。不久,这笔拖欠了长达四年之久的“血汗钱”,终于送到了杜俊清的手里。
  为了感谢乌盟包头商会帮他追讨回工钱,杜俊清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维护民工权益,帮助同乡讨薪”,专程送到乌盟包头商会维权热线办公室,以表达自己的一片感激之情。
  据了解,近几年,来包头打工的乌兰察布籍农民工已达20多万人。乌盟包头商会成立两年来,尽最大努力维护乌兰察布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专门开通热线,为他们追讨工钱,由全国维权十佳邓成和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近两年来,乌盟包头商会已累计为农民工追讨回工钱70多万元,真正成为乌兰察布人的“娘家”。
  “民工是最无助的。只要我活着一天,只要世上还有拖欠民工工资的事发生,我就会去争取、去努力,并且义无反顾地做下去”。
其他文献
太原人对旅游观光好像不大感兴趣,尤其不喜欢到外地去。即便去,大多也是单位里组织在太原附近转一转。早上去,晚上回,感觉好像是逛了一趟自由市场。五一节在祁县乔家大院,笔者就遇到好几拨太原去的观光团。这个院进,那个院出,走马灯似的,看上去不像参观,倒像是在赶路。其实,山西境内所拥有的风景名胜,多数是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想要看得明白,是需要相应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背景的。即如同一个连毛笔也不会握的人去看碑林,
公信力,字面上讲指公众的信任力量,现实中则指那些公共权力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公信力的核心是信任。它是社会团体、行业、部门和政府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是生存和立身的根本。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在长期发展中日积月累形成的,体现出一种无可替代的权威性。  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公信力却出现了问题。在某些方面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比如,一
“上善若水”,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乐善好施的传统,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春风浩荡,在经济起飞的同时,人们发现精神在失落。富裕起来的人们,呼唤精神的家园去安顿忙碌纷扰的心灵。而慈善,就是这样一种神奇力量,让物质变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乐善好施的民族,关于慈善的概念,古已有之。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慈”是“爱”的意思。孔颖达疏《左传》有云:“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业”;又曰:“慈为爱之深也”
龚琳娜在《歌手2019》的镜头前只流过一次泪,那是她第二次表演《庭院深深》,当场被淘汰。  她是在赛后哭的。第七名的结果,仿佛是她十多年来音乐之路的缩影:大众反应惨淡,鲜有人接受她的风格。她自己也常把“曲高和寡”挂在嘴边。  这和她之前唱《小河淌水》时观众的反应大相径庭。当时龚琳娜“终极补位”拿下第一,很多网友“路转粉”。这首表达爱情的云南民歌旋律优美,中段加入了大量高音吟唱,配合男声低音和密集的
在许多设计师看来,一位年过四十依然能走在T台前沿的模特,必然是一位艺术家,懂得用头脑来演绎任何一场秀,让设计师任何一件衣服都能够发光。  幕布打开的瞬间,观众看到的是一个跌坐在T台上的模特。  终于轮到自己出场时,王敏迈开穿着30厘米高跟鞋的脚,却狠狠地摔倒了——后台的一位工作人员不小心踩到了她那9米长的裙尾,连带着将她和身上重达100多斤的裙子一起拽倒在地。  这是郭培2012年高定时装秀《龙的
2009年5月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意味着筹备十年之久的创业板终于尘埃落定,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并宣布在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筹备十年之久的创业板终于尘埃落定。随之,5月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经
发生在去年9月份的湖南岳阳县新墙河的饮用水被砷污染的事件,如今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对这起砷污染事件直言不讳地指出:看似责任在企业,实际根源在当地政府,在地方保护主义,政府不作为是导致污染事件的根本原因。  这样的事件在湖南发生不仅仅是个案。那么为什么屡屡发生在湖南境内呢?在占湖南砷矿资源总量84.3%的郴州境况又如何?事件发生已经半年过去了,但在湖南郴州对于砷污染的探究和调查
厄运袭来,改变了一个乡村青年的命运    来到安徽省临泉县关庙镇师寨村的当天,36岁的师昆正架着双拐在村头艰难行走。每天,他都要走出家门,去呼吸乡间泥土的气息。师昆说,这是他单调生活中不多的快乐时刻。   如果不是患病,师昆或许早就走向了通都大邑。在初中上学时,他成绩优异,并屡屡在镇里和县里的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正当15岁的师昆对人生充满憧憬的时候,病魔来临了。一段时期,他感到腰腿莫名其妙地
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作为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担着保障和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职能。从当前我国农村日用品流通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农民买廉、商人贩假、监管缺位”的状况普遍,农村市场环境受到来自买方和卖方的双重制约,形势严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强农村市场建设高度重视。提出“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等工程。”  农村商品市场是当前市
28场连胜,10次KO(指击倒对手获胜)对手,在《武林风》连续3年挑战国外职业散打高手而不败,这就是山东省嘉祥县人王洪祥创造的传奇记录。“王洪祥”这3个字,已经成了不败的象征,成为中国功夫对抗外国高手的代表,有人称他创造了一个“新武林不败神话”。  为了找寻他创造“不败神话”的人生轨迹,记者来到了王洪祥的老家——山东省嘉祥县仲山乡王西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自从“功夫王”出现后,一时名声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