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益生菌发酵竹笋膳食纤维酸奶的菌种筛选及通便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食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a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我国功能性乳制品研发基础薄弱,发酵膳食纤维酸奶大多采用传统酸奶菌的现状,采用全因子试验研究料水比和均质时间对竹笋膳食纤维汁pH值和稳定性的影响.以自行分离选育出的10株新型益生乳酸菌为试验菌株,以保加利亚乳杆菌Lb-DR、嗜热链球菌St-LDY为对照菌株,研究菌株在竹笋膳食纤维汁中的生长活力、产酸特性,对菌株进行初筛.分析初筛菌株发酵的竹笋膳食纤维牛乳培养基的感官品质,对菌株进行复筛.研究复筛菌株发酵竹笋膳食纤维酸奶的通便功能.结果表明:竹笋膳食纤维与水的比例1:10,均质时间15 min,调配的竹笋膳食纤维汁均一、稳定,pH值为6.34,适合乳酸菌生长繁殖.经初筛和复筛,获得3株益生乳酸菌,即:植物乳杆菌07-191、鼠李糖乳杆菌05-28、干酪乳杆菌05-21.将其分别在竹笋膳食纤维汁中37℃发酵12 h,活菌数分别是1.77×109,2.76×109,1.59×109 CFU/mL,pH值分别是4.51,4.68,4.75,滴定酸度分别是53.2,56.2,54.6°T.其分别发酵的竹笋膳食纤维牛乳培养基的风味优于其它菌株,适宜发酵竹笋膳食纤维酸奶.复筛益生菌发酵的竹笋膳食纤维酸奶能够促进小鼠小肠推进,缩短排便时间,增加排便粒数和排便量,即竹笋膳食纤维酸奶具有通便功能.
其他文献
通过滤纸片法测定细叶小檗碱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与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DIZ),使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估其抑菌活力.通过分析温度、pH值以及紫外线照射对小檗碱抑菌活力变化率的影响,研究其稳定性.此外,测定菌体细胞内外蛋白质浓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小檗碱对细菌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檗碱对4种供试菌种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6±0.11),(10.1±0.18),(
大蒜素,即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具有广谱抑菌、抑制肿瘤及抗氧化性等生理活性.大蒜素极不稳定,易降解成各种有机硫化合物,使其活性大大降低.研究显示,大蒜素与乳清分离蛋白形成的二硫键结合物可显著增强大蒜素的稳定性.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大蒜素提取液及二硫键结合物的体外模拟消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蒜素与乳清分离蛋白的结合物经模拟胃肠消化后,其含硫化合物组成成分与大蒜素提取液的消化产物相同,说明大蒜素与蛋白结合后不会影响大蒜素活性成分的释放.3-乙烯基-1,2-二硫环己-4-烯主要在模拟胃消化阶段释放,而二烯丙基
随着医疗信息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医疗机构的医疗数据的存储以及维护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面对持续增长的海量影像数据,数据的存储、调用、信息安全和充分利用是值得每一个医疗服务机构关注的问题。医疗影像的信息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世界各国的相关研究技术专家以及学者,正在积极的尝试从医疗影像数据中挖掘更多的潜在信息,计算机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使得医疗服务机构能够更好的为病人服
食品内源酶是指作为食品加工原料的动植物体内所含有的各种酶系,在加工贮藏过程中会对食品质地、风味和营养品质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使食品原料发生变质.为延长产品货架期,在加工过程中有效控制食品内源酶活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传统热加工相比,以超高压、超声波、辐照、等离子体、高压脉冲电场等为代表的非热加工技术,能在有效杀灭菌、钝酶的同时较好地保留食品原有的感官品质与营养特性等.本文综述近年来非热加工技术在控制食品内源酶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该技术对食品内源酶的作用机制,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非热
蛋白质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纤维因独特的功能和生物学特性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加入CaCl2和NaCl诱导大豆分离蛋白(SPI)纤维溶液制得冷凝胶,研究不同蛋白浓度及离子浓度对凝胶性质的影响.流变学测量结合Percolation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冷凝胶的临界渗滤浓度(cp)比纤维热凝胶方法低,CaCl2和NaCl浓度分别为30 mmol/L和150 mmol/L时cp最小.形成的冷凝胶表现为各向同性渗流和均匀的网络.SPI浓度越大,冷凝胶储存模量G′、凝胶硬度越大,凝胶持水性越好,形成凝胶所需的盐浓度越低.
鱿鱼中甲醛含量较高,可与蛋白质发生交联,导致蛋白质品质下降,而加入一些天然产物能延缓蛋白质品质下降.为了探究儿茶素对鱿鱼肌肉中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构建鱿鱼肌肉-TMAOase模拟体系.通过测定色差值、持水性、溶解性、粒径、浊度、胶凝能力、凝胶强度等的变化,明确儿茶素对鱿鱼肌肉中肌原纤维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儿茶素可抑制鱿鱼肉中TMAO含量降低,显著降低FA、DMA含量;儿茶素对鱿鱼肉的色泽有保护作用;低浓度的儿茶素(20,40,60μmol/g)可提高鱿鱼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性和凝胶性能,对浊
为探究蓝莓花色苷(BA)对H2O2诱导A549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通过MTT法测定A549细胞存活率,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细胞凋亡率,通过RT-PCR技术测定细胞内抗氧化酶和凋亡相关蛋白的mRNA表达量,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选择H2O2浓度400μ
腹泻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顽固性症状.益生菌对一般腹泻有调节作用,而对抑郁患者的腹泻是否有调节作用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慢性温和应激诱导建立大鼠抑郁腹泻模型,研究副干酪乳杆菌L9对抑郁大鼠腹泻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应激后大鼠糖水偏好度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旷场试验中央区域的活动减少,表现抑郁行为;同时排便粒数增多,粪便干量及水分含量增加,全肠传输时间缩短,表现出腹泻症状.用L9干预后,排便粒数、粪便干量、粪便水分含量以及全肠传输时间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抑郁且腹泻大鼠结肠5-羟色胺4(5-HT4
分别利用微波解冻(MT)、远红外解冻(FT)、壳聚糖磁性纳米微波解冻(CMT)和壳聚糖磁性纳米远红外解冻(CFT)对真鲷背部肌肉进行解冻处理.采用DSC和动态流变学对其热稳定性和黏弹性进行研究.提取鱼块肌肉中的肌原纤维蛋白测定拉曼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固有荧光光谱和粒径,对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聚集度进行分析.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和扫描电镜测定其水分分布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CMT处理的汁液流失率最低,能有效保持鱼肉硬度、弹性以及黏聚性,能够形成相对较理想、稳定的网络结构.同时其肌原纤维蛋白溶液结构较稳定.CF
本文研究了大蒜油自微乳(GO-SMEDDS)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酿酒酵母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确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形貌观察,以及电导率、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的测定,综合评价大蒜油自微乳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大蒜油自微乳的抑菌作用大小依次为:真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