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花香与健康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人类就与鸟结下了亲密的关系,古人有许多养鸟、护鸟、爱鸟的故事。鸟也是画家笔下的爱物,鹤更是成为人们长寿的象征。在大自然这个大千世界里,鸟类更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它不但给大自然带来了勃勃生机,而且其优美动听的鸣叫声还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科学研究表明,鸟的基本语言除了鸣叫,就是唱歌。现在已知能唱歌的鸟有5000多种,大多优美动听。当鸟儿那悠扬悦耳的歌声通过听觉器官传入人的大脑后,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一种特殊的刺激作用,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作用得到平衡,从而增强全身各个器官功能。
  五彩缤纷的花色不仅能赋予人们美的享受,而且浓郁芬芳的花香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有的可分泌释放杀菌素,以杀灭细菌,净化空气,如紫藤、茉莉、蔷薇等;有的能够影响人的心理和情绪,如水仙花可以使人心情愉快,消除疲劳,茉莉花可以理气、解郁等;有的还能医治某些疾病,已知有15种鲜花的香味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气喘、高血压、肝硬化、神经衰弱和失眠等病有显著疗效,不同花色的鲜花又具有不同的医疗功效。鲜红色的花朵令人食欲大增,浅蓝色的花朵对高烧病人具有镇静作用。赭色花可改善低血压,紫色花可使孕妇心情愉快。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了花木的香味疗法治疗各种疾病,建成了用花卉树木构成治疗环境,以植物释放的气味治疗疾病的奇特医院。
  据科学测试,人经常处于幽雅芬芳、鸟语花香的花木之中,皮肤温度可降低1℃~2℃,脉搏每分钟减少4~8次,心脏负担减轻,且那里负离子积累多,而负离子号称“空气维生素”,有安神逸志,降血压,增进食欲,消除疲劳,延缓衰老等作用。对神经衰弱、心脏病、失眠等都可以起到恢复健康的良好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古人的养生思想很丰富,概括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养德养性,养体。前二者养德,养性多指养心,是以增强和提高精神素养为中心内容的养生方法;养体则涵盖了饮食、锻炼身体、生活习惯等方面。古人尤其重视养心长寿的思想。“养心”是求得长寿的关键,那么,“心”又如何养呢?古代养生学著作及养生学家对此有精辟的论述。  仁者寿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仁者寿”。在孔子看来,养生之道大莫在于养德、养性。养德、养性
一日,老伴儿初到老年大学,发现许多老年学友的窗台上都摆放着几盆绿色植物,绿意盎然,于是萌生了养花的念头。很快,老伴儿就从同事那里得到一株吊兰,找来一个喝水用的废纸杯,并装入过半的清水,然后把吊兰插在水中。“待吊兰发芽后,再移植到盆中,这样存活率更大。”老友耐心介绍说。  从此,没事的时候,老伴儿就注视着吊兰,心里祈祷着它快些发芽。也许是被老伴儿的诚心所打动,没过几天,当老伴儿再次去看吊兰时,透过水
握拳而来,撒手而去,先是一样一样地搜集,现在是一件一件地散去,生不带来,当然死便不必带去,生未能如春花般绚烂,死何妨如秋叶般静美?这种心态,便是“老”?  黄昏,其实并不一定令人伤感,有人把它比作一首诗,一幅画,一支很美的歌曲。印象派画家雷诺阿,“黄昏”之时仍让人用担架抬着垂死的他,把笔绑在他的手上,坚持作画。临终前,他的最后一句话,是让他的儿子送给他一枝铅笔,他要画一个花瓶的样子。  想飞,雷诺
期刊
春风拂面,桃红柳绿,此时踏足郊野,摇荡秋千,飘飘欲仙,别有情趣。  荡秋千,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相传,它是在春秋齐恒公时由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的。清瞿灏《通俗编》中载:“秋千本山戎之戏,齐恒威公北伐山戎,此戏始传中国。”而宋高承《事物纪原》则称秋千源于汉武帝时皇宫后庭之戏。唐宋时,秋千已盛行。《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
西安大雁塔在西安市南慈恩寺内,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始建,为砖表土15层方形,武则天时改用青砖修成楼阁式七层塔。唐代宗大历年间又改建为十层,后因战火破坏,剩下七层,明代在塔的外表加砌面砖,即为今塔。大雁塔有一联云:“历代数鳌头,朱墨千秋崇虎榜;题名附骥尾,浮图七级幻龙门。”应县木塔在山西应县佛宫寺内,又名佛宫寺释迦塔。建于清宁二年(1056年),平面八角,外观五层。内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