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室存储温湿度控制策略

来源 :办公室业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23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对河南省的档案室存储进行了温湿度控制策略研究。首先在焓湿图上把控制区域划分为五个区域,然后对每个区域如何调整至目标区域温湿度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论文研究可以为河南省档案室存储的温湿度控制提供方案和思路。
  【关键词】档案室;温湿度控制;焓湿图
  档案的使用寿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档案制成材料、温度、湿度、光线、有害气体、有害生物、灰尘等。当档案材料已确定的情况下,温度、湿度是导致档案纸张和字迹材料破坏的最主要原因。相对湿度过低或低温将使档案硬化、脆化,而相对湿度较高或温度较高将导致产生霉菌、档案水解或氧化,最终损害。因此必须使档案室控制在一定的温湿度范围之内。
  早期,河南省各级档案室温湿度调节手段比较简单,主要依靠开窗通风,温湿度调节不及时不准确。现在多数档案室已经开始使用中央空调进行温湿度控制。然而,单纯依靠空调工或档案人员开关空调进行温湿度调节控制,没有合理的控制策略指导,将导致中央空调能源极大的浪费。为此,本论文将对河南省的档案室存储进行了温湿度控制策略研究。
  一、档案室温湿度要求
  根据《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 2000)、《档案馆温湿度管理暂行规定》(1985年国家档案局发布)、《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1994年国家教委发布),档案库房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为14℃~ 24℃、45%~ 60%。这样设置的主要原因是:当温度在24℃以下、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基本上可以做到无霉菌无害虫。
  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河南省南部和中北部分别处在夏热冬冷地区和寒冷地区,两部分的每年日平均温度≥25℃的天数均在49天以上,也存在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并且,在春秋季均可能存在相对湿度≥80%的情况。这就意味着,河南省档案室单纯依靠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很难达到标准要求的温湿度,必须采取必要的空气处理措施,才能达到合理的档案室温湿度。早期的开窗通风很难达到该温湿度,采用中央空调容易达到该要求,但必须采用合理的控制策略,才可以最大幅度地节约能源。
  二、温湿度控制分区
  为便于温湿度调控,本论文在焓湿图上把整个区域划分为5个区域:目标区、I区、II区、III区和IV区,如“图1”所示。图中阴影部分为目标区、阴影部分下部为I区、阴影部分上部为III区、阴影部分左边为III区、阴影部分右边为IV区。目标区由14℃等温线、24℃等温线、45%等相对湿度线和60%等相对湿度线组成,图中的两条竖线是等湿线。
  三、温湿度分区控制策略
  (一)空气调节措施。空气调节采用无新风的一次回风系统,即整体回风,在空调箱处理后通过送风口送入档案室。相对于风机盘管空调系统,一次回风系统不会产生冷凝水淋湿档案,或者造成局部的温湿度不平衡,因此比较适合处理档案室的库房。空调箱内包括有过滤段、表冷段、喷淋段和送风段等段数,其中表冷段分别通热水管和冷水管,喷淋段通自来水,均由自动蝶阀控制水量;自动蝶阀由控制中心集中控制。
  (二)空气调节目标。温湿度分区调节的主要目的达到目标区。为达到这个目的,在档案库房均匀分布有温湿度传感器,传感器测定的温湿度传回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首先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分析,之后综合判断处于温湿度控制分区的哪个分区。然后控制喷淋或冷冻水的自动蝶阀,进行冷却(或加热)、喷淋等措施,最终达到目标区。
  (三)分区控制策略。当处于温湿度分区I时,则需要向空调箱的表冷段通热水(可以根据热源性质提供不同温度的热水),对整个档案库房的集中回风进行加热,保证加热后的空气状态能够到达目标区。当处于温湿度分区II时,则需要向空调箱的表冷段通冷水(温度需要高于露点温度。制冷机提供低于露点温度的冷水时,可以和自来水混合到高于露点温度),对整个档案库房的集中回风进行冷却,保证冷却后的空气状态能够到达目标区。当处于温湿度分区III时,则需要开启空调箱的喷淋段,对整个档案库房的集中回风进行加湿处理,保证绝对湿度调整至4.45g/kg干(相对湿度45%、温度14℃对应点的绝对湿度)以上。然后首先根据安装在库房的温度传感器,大致判断回风喷淋后所处区域。再根据空调箱内温室传感器,精确判断回风喷淋后究竟是处于I(下转第68页)
  (上接第57页)区、II区还是目标区。当处于I区时,则在表冷段通热水,最终使喷淋加热后的回风处于目标区。当处于II区时,则在表冷段通冷水(高于露点温度),最终使喷淋冷却后的回风处于目标区。当使用喷淋就可以处于目标区后,则表冷段就不用通热水或冷水。当处于温湿度分区IV时,则需要向空调箱表冷段通冷冻水,冷冻水温度低于空调回风的露点温度,因此会凝结出冷冻水,降低整个空调回风的绝对湿度。通过合适水量的冷冻水,把绝对湿度降低至11.19g/kg干(相对湿度60%、温度24℃对应点的绝对湿度)以下。同样与上述控制策略相同,即:首先根据安装在库房的温度传感器,大致判断回风喷淋后所处区域。再根据空调箱内温室传感器,精确判断回风喷淋后究竟是处于I区、II区还是目标区。当处于I区时,则在表冷段通热水,最终使喷淋加热后的回风处于目标区。当处于II区时,则在表冷段通冷水(高于露点温度),最终使喷淋冷卻后的回风处于目标区。当使用喷淋就可以处于目标区后,则表冷段就不用通热水或冷水。
  四、其他待说明的问题
  (一)温湿度分区的目标区调整。控制温湿度时,按照规定把温湿度分别控制在14℃~ 24℃、45%~ 60%,因此目标区的界限就是14℃等温线、24℃等温线、45%等相对湿度线和60%等相对湿度线组成。实际上,温度精度可以为±2℃、相对湿度精度可以为±5%。因此,当希望中央空调更节能时,应该扩大目标区的范围。此时目标区可以调整为12℃等温线、26℃等温线、45%等相对湿度线和65%等相对湿度线。当希望中央空调控制更精确时,可以缩小目标区的范围。此时应根据档案室的使用性质、保持档案的级别、材料来确定合理的温湿度范围,进而调整温湿度分区的目标区。
  (二)冷水温度确定。当处于温湿度分区II时,则需要向空调箱的表冷段通冷水。此时冷水不能直接采用制冷机出来的冷冻水,原因是冷冻水会导致回风凝结出凝结水,降低回风的绝对湿度降低。此时可以和自来水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稍高于露点温度即可。
  (三)新风量确定及空调负荷确定。档案室库房中由于基本上不存在人,按照国家标准是不需要设置新风量的。因此论文中进行温湿度控制时,没有考虑新风量的影响。按照ASHRAE相关标准,对哪怕没有人的区域也应该设置一定的新风量,主要目的是为了去除室内地板、档案等材料产生的污染物。此时,新风量是一个定值,应该加进“图1”中,重新考虑论文提出的温湿度控制方案。
  档案室库房不使用新风,也基本上不存在人,因此空调负荷主要是围护结构负荷和灯光负荷,没有湿负荷。
  【项目来源:河南省档案局项目,名称:档案存储温湿度控制改进策略,编号:2018-B-2】
  【参考文献】
  [1]李娜.档案库房温湿度调控方法研究.计算机时代,2012 (9):37-38.
  [2]盖丙兰.档案库房温湿度调控思考.档案管理,2014,206 (1):95.
其他文献
201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这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大变革。在《课程标准》的1-2年级的科学态度目标中,明确要求要使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因此,在低年级科
不久前我到一所学校参加教研活动,听取了A、B两位老师执教的同一节科学课——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卵石的形成》。两位老师各自按照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把握,组织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历程,掌握了相关科学概念。课后我与两位执教老师以该课教学为基础,以践行“儿童的科学”为目标,就“儿童的科学”思想在课堂上的落地问题进行了大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教材内容的精心解读  本课教材体量很大,适
老师们经常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斜面》一课的教学。教学大致思路一般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然后很快将问题聚焦到斜面是否省力上来。然后,学生或自主或被指挥着搭建斜面,通过对比实验收集数据,根据各组汇报收集到的数据,顺利得出斜面省力的结论。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搭建不同坡度的斜面,再一次实验、收集并汇报各自实测的数据,顺利得出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越省力的结论。为什么《斜面》一课的教学总是显得过于轻松和浅显?笔者
2016年,所有的媒体上都充斥着中国首富王健林的“小目标说”。其实,我们也可以像王健林那样,给自己定下若干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通过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有更多类似于10亿、100亿的收获。  我是2006年毕业的南京第一届科学专业教师,怀揣着梦想,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应聘上了鼓楼区的科学教师。当时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幸运,可以一毕业就走上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不负大学时老师对自己的谆
《设计电路》是湘版《科学》教材五年级第四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中的第三课,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电路的组成部分、尝试过简单电路设计的基础上按要求设计电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通過对前面两课时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回路、短路等概念,但对于简单电路及其连接方法也仅仅只限于前两课的学习,与实际生活中的影响生活的电路并未建立直接的联系,他们对生活中的电路从设计到安装的环节也比较陌生;对于电路符号、电路图
【摘要】“文山会海”问题被视为“四风”的顽疾之一,极易反弹。本文针对国有企业办文办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探索了优化文件办理、规范会议管理、加强督办落实的方式方式,力求形成长效机制。  【关键词】文风会风;文件办理;会议管理;督办落实  文件会议是传达上级精神、安排部署工作、推动决策落实的有效抓手,但要坚决防止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根治文山会海,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限制文件会议数量,而是要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增强做好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做好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提升组织力;青年农民;产业工人;发展党员  “注重在产业工人、青年农民群体中发展党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党员发展的一项
教学分析  《水的特征》一课是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大象版教材设计了科学知识和探究能力双主线发展的逻辑结构,在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按照八个探究要素的顺序进行循环,每个循环的技能要求梯次上升。《水的特征》一课隶属于三种单元类型(准备单元、综合探究单元、反思单元)中的综合探究单元,主要训练学生制订计划和搜集证据的能力。  在学习内容方面,课程标准对本课有以下要求(如表1):  要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强调,《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规范基层党组织选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通知要求,各级党委要增强“四个意
《暗箱里的秘密》是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用大脑思考》的第2课,属于思维训练中“解暗箱”一类的课。教材通过猜想兔子逃跑的路线,引出暗箱的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玩暗盒收集信息,判断暗盒里有什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学习中,猜想是要有依据的。  “解暗箱”原本是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而现在让一年级学生来尝试“解暗箱”,如此大的跨度,可行吗?上课前,我们把暗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