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的作用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ahofa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追问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而且是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作出及时合理的利用整合的重要手段之一。追问,使教师数学课堂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得以更好的体现,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提供问题情境。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37-0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展开的,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与生生之间经常发生的—种对话,而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思考探究。教师适时有效的追问可以为课堂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追问作为前一问题的延伸,被更广泛运用各个教学环节,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追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体现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1 追问让学习欲望得到激发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适时提出好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恰到好处的追问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保持学生思考的延续性。
  案例:“年、月、日”教学导入
  教学“年、月、日”,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爷爷今年过第16个生日,而孙子今年过第18个生日(出生那天不算),爷爷和孙子今年各多少岁?
  追问一:一般情况下,几年过一次生日?
  生:一年过一次生日。
  追问二:现在爷爷过的生日居然比孙子少,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爷爷有些年没有生日过。
  追问三:生日跟什么有关系?
  生:生日跟年、月、日有关系。
  追问四:那么,爷爷有些年没有生日过,又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爷爷生日的那一天,在有的年份中没有出现。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究竟爷爷的生日是哪一天,爷爷和孙子今年各是多少岁?学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当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现实不一致时,就会引起他们思维认知的矛盾,进而产生解决矛盾的欲望与冲动,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在上述例子中,小学生的认知是多少岁就会过了多少个生日,但是爷爷过的生日次数怎么会比孙子少呢?学生一时无法得到答案,教师通过四次有效的层层追问引导学生解惑,揭开谜团,原来爷爷的生日的那一天在有的年份中没有出现。小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的限制,有时思维会遇到障碍或产生矛盾,不能进一步思考、解释、分析,此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思维矛盾冲突及时追问,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开拓思路,并给予一定的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有顿悟与豁然开朗之感。
  2 追问让思维过程水到渠成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追问应该是充满数学味的追问,才能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探索问题的深度,避免学生流于思考问题的表面现象。同时,利用追问能及时有效的抓住课堂生成资源,并把资源转化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和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
  案例:《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并尝试说一说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很好地演绎了课堂教学中追问的艺术。
  教师叫起来一个男孩,他在网上收集到:姚明2007年投球的命中率为50.7%。
  师顺势追问:这个50.7%表示什么意思?
  孩子回答:50.7%表示姚明投了100个球,进了(稍微停顿了一下)50.7个球。
  教室里一片哗然。
  教师笑了笑,没有评价,而是把目光投向学生。
  有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怎么能有0.7个球,应该表示姚明大约进了50个球。
  又有小手高高地举起:用四舍五入法,姚明投了100个球,大约进了51个球……
  学生面面相觑,一时陷入困惑。
  教师又追问一句: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球?
  有孩子像悟到了什么:50.7%表示姚明如果投了1000个球,进了507个球。孩子们似乎觉得解决了0.7个球的问题。
  这时,教师再次追问:刚才那个孩子用了一个词“如果”,用得非常好,大家想一想2007年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或1000个球?
  学生毫不犹豫地说:肯定不是!
  教师追问:那么命中率50.7%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
  片刻的思考后,学生豁然开朗,纷纷举起了手。
  教师仍然叫起了那个男孩。这次,男孩充满自信地说:命中率50.7%这个数是姚明2007年中球的个数除以投球的总数得到的,不表示具体的量,所以不能说投中了50.7个球……
  “姚明2007年投球的命中率”这条随机产生的信息,教师第一个追问直击问题本质50.7%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的回答未必一定要准确,但是学生的回答肯定能很好的展现他们此时的认知状态和知识经验基础。当学生回答姚明投了100个球大约进了51个的时候,教师马上追问姚明只投100个球吗?当然答案是显然的,却能引领学生继续思考,问题的本质。此后有学生说姚明投1000个进了507个,表明学生已经掌握了百分数的计算方法,此时教师再追问姚明2007年是不是只投100个或者1000个?那么学生对命中率50.7%是怎么得到的,就变得水到渠成了。课堂的生成资源很多,教师应能迅速的抓住有效的资源并充分利用,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层层递进的追问,引领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讨论,把课堂上即兴产生的问题提升成螺旋式上升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思考,逐步对百分数这一概念进行构建,最终达成共识——50.7%只表示中球的个数和投球的个数的比较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教师的追问不是逼问,应该是建立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状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适当的点拨、合理的引领、有效的搭连,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数学思维的提升水到渠成,数学情感的体验水到渠成。
  3 追问让知识产生过程得到还原
  标准强调: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概念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以引导者的身份,告知学生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被动接受,会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进一步发展。而通过适时的追问,可以让学生更清楚概念的形成过程,还原概念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接受概念时不觉得枯燥乏味,积极主动地理解体会概念。
  案例:“倍数和因数”师:请找出2的倍数。
  生1:2、4、6、8、10。
  师:你是怎么找的?
  生1:我是这么找的,2的1倍是2,2的2倍式4,2的3倍是6,2的4倍是8,2的5倍是10,所以2、4、6、8、10都是2的倍数。
  师追问1:谁能接着找下去?
  生2:12、14、16、18、20。
  生3:22、24、26、28、30。
  师追问2:找得完吗?
  生:找不完。
  师追问3: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示2的倍数的个数吗?
  生1:很过很过。
  生2:无数个。
  师追问4:2最小的倍数是几?最大的倍数呢?
  生:2是最小的倍数是2,2的倍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的倍数。
  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恰当的追问,教师组织创造一个适宜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学生自主地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师生、生生的合作交流中接受理解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计追问,不仅使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而且能够使问题的本质有阶梯性地一层层呈现出来,使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和知识信息得以碰撞,从而达成共享、共生、共长。
  4 追问让学生思考过程得到展现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不仅有生动活泼的探究过程,其中包括想象、类比、联想、直觉、顿悟等方面,而且有严谨理性的证明过程,通过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偶尔会存在不够严谨逻辑不够清晰等现象,通过教师及时的追问,使学生及时的还原思考过程,把问题解决得更严谨更清晰更有条理。
  案例: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请你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是把“小杯”替换成“大杯”的。我把3个小杯替换成1个大杯。替换后就有3个大杯来装720毫升的果汁。所以我用720÷3=240(毫升)求出大杯的容量是240毫升。然后用240×1/3=80(毫升)求出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
  师追问1:对于他的解法有没有哪位同学需要补充的?或者有疑问的?
  生2:老师,我不知道他的算式720÷3中的3是怎么来的?
  师追问2:对啊,这个“3”是怎么来的?你能跟大家说说吗?
  生1:因为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所以3个小杯可以替换成1个大杯,6个小杯可以替换成2个大杯,再加上原来的一个大杯就3个大杯啦。
  师追问3:你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把你刚才的想法表示出来?
  生1:可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刚才列的算式上补上6÷3+1=3(个))
  在此处追问“3”是怎么来的,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由表及里,使自己的理解变得更加准确、全面、细致,使学到的知识得以融会贯通。从而让学生将自己整个替换的过程进行一定的思考与提炼,将替换的过程整理成算式,也就是将整个替换的思考过程数学化、程序化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替换”策略在解决这个问题当中的作用。通过适时的追问,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追问的价值在于探明学生的思维状态,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参与是课堂参与的最高境界,有经验的教师会提供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对学生习以为常的答案及时进行追问,从而引领和转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
  追问作为前次提问的补充和深化, 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这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追问也是教师通过优化选择后提出更有针对性更具意义的问题。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 新课程标准倡导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但是学生的自主探索、自觉体验、主动思考和合作交流难免有肤浅疏漏之处, 这就需要教师以组织者的角色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 而追问正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 张金.“追问教学”的追问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
  [3] 陈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追问”技巧的探讨[J].教海探航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45-01    送走了一届初三,心中充满喜悦的同时又不免有些遗憾,比如说少数学生写作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有些学生书写习惯不好,几个优生口语听力失分可惜,部分学生课堂积极性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其实在中考前就已经暴露了,尽管最后阶段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仍没有完全解决。笔者深感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期刊
【摘要】 “成功感”教育可以为学生成为社会成功者做好基本素质的准备。马斯洛等多种赏识教育思想为“成功感”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而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成功感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优势。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大力推进“成功感”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四种途径来实施“成功感”教育。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成功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
期刊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普遍运用,促使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有机整合,它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提供了一个探索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锻炼思维、激发创造,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新课改;数学课堂;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51-0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这当然是件大好事。同时,也应当看到,许多观点虽然很独到,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还是要讲求实:即真实、朴实和扎实。一定要重视“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这八字“宪法”。  一字: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48-0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让良好的数感走进学生心灵世界呢?  1 联系生活,建立数感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雷登
期刊
【摘要】新课改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上,教学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个体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样高中英语教师就要探索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既有实效性又有时代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兴趣 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摘要】 本文论述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之互动探究环节的课堂做法:①创设教学情境,助于学生探究;②培养自学能力,为探究性学习打好基础;③分类指导,学会探究。④正确处理互动探究性学习中教学时间和探究互动的关系。旨在摒弃限制学生思维发展的传统教学的弊端,还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关键词】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互动探究;自学能力;合作交流;分类指导。  【中图分类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50-01    从我自身经历和我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我认为学好一门学科最主要的就是预习。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就如同战前的侦察,打仗不侦察往往会出现不必要的牺牲,学习不预习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牺牲的是时间和精力。预习了才知道难点、重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心中有数,听讲才能主动,才能容易与教师产
期刊
【摘要】 在彝族地区把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是拓宽学生视野的最佳方式。借助多媒体手段,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本领;利用多媒体,创造机会,锻炼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运用多媒体,确切地评价学生,激发“自主探索”的兴趣。  【关键词】 彝族地区;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探索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56-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55-02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首先是有声的,只有开口,才能学好。Groupwork增加了课堂中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伙伴之间无拘无束地、没有任何思想包袱地交流英语,做到人人参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