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小学在结合学校文化背景及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学校的文化资源,提出了“六韵教育”这一教育品牌及“六艺芳润,匠心独运”这一办学理念,并由此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锻铸学校品牌。
【关键词】特色学校;体育西路小学;六韵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建平中学原校长程红兵认为当今中国教育千校一面,是因为学校缺了魂,而要铸魂,首先要确立学校文化。文化立校对于学校发展十分重要。当前学校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其实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学校文化不仅是学校的生命所在,也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引領并促进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影响并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因此,为了与时俱进,抓住教育改革的契机,提升学校的内涵和品位,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体育西路小学结合学校实际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六韵教育”教育品牌的提出
程红兵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一书中提到,学校是文化的集散地,它在继承优秀文化与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建构起自己的学校文化。体育西路小学的实践正是对这一论述的最佳印证:学校立足于区域文化、学校传统以及教育前沿这三大文化根基,关注师生在校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出了“六韵教育”的理念,努力创建兼具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气息的特色校园。
(一)区域文化
体育西路小学坐落于广州市中轴线上,地处体育中心区段,该区段是广州市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时尚前卫的标杆,充满活力的体育因素寄予了学校办学的美好希望。1987年第六届全国运动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于学校所在区域顺利举办,乘着运动会的东风,学校区位优势凸显,散发出青春活力。运动会的召开不仅掀起了全民运动的热潮,其传递的“体验、坚持、感悟”等体育精神也给体育西路小学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启迪和方向,成为学校文化构建中最可依据的文化资源。传承六运精神,发挥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成为体育西路小学建设学校文化的重要路径。
(二)学校传统
体育西路小学创办于1991年9月,学校开办以来,历任校长以创建办学特色为切入点,团结和带领全体教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游泳等项目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广播操体育特色和无土栽培科技劳动教育特色曾享有盛誉。新环境下,学校提倡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挖掘每个学生的无限潜力,努力构建现代与经典、人文与科技为一体的特色课程,把书法艺术、围棋、中国象棋、无土栽培、信息技术纳入课程管理,整个校园氛围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由此可见,六运精神已经渗透到体育西路小学的方方面面,也成为学校的价值追求,六运会精神至今影响着众多体西人,“六韵教育”成为体育西路小学一直以来的教育主张。
(三)教育前沿
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新环境下的教育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教育教学方向,“六运精神”与六大核心素养相呼应,而体育西路小学历来深受“六运精神”的熏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全面体现出与教育前沿极高的契合度,展现了学校的前瞻性和“六运精神”的可塑性。“六运精神”与“核心素养”环环紧扣,体现了六韵教育对体育西路小学的重要性和推行的可行性。
二、“六韵教育”的内涵和价值主张
“六韵教育”是以六运会精神为学校文化的载体与起点而提出来的学校文化品牌。“韵”是精气神的高度凝聚,“六韵”即六运会精神的高度凝聚,“六韵教育”是将“六运精神”的精髓融于教育之中。在此教育价值观的引领下,结合六运会的特点并提炼其中蕴含的体育精神,充分发挥这种体育精神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六韵教育”形成的根本。基于此,“六韵教育”的价值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追求一个超越自我的成长过程
六运会不仅是一场强身健体的运动会,也传递着一种超越自我的永恒的精神,从克服困难训练到赛场上奋力拼搏,从跨越障碍体验纪录到最后实现目标打破纪录,它代表着人们对自身极限的一次次征服和超越,是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而迸发的一股内驱力。这种品质放在学校的教育当中便会充满生生不息的生命动力和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六韵教育”把每个生命的成长看作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它引领师生重新认识自己、挖掘内心向上的欲望和潜能,以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对待人生。竭己之力,日日精进,每天都进步一点点,在一次次的自我实现与超越中,追求卓越的境界,找到自己真正的梦想,并为实现梦想而奋斗不息。
(二)修炼一种永不言弃的坚毅品质
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是六运会传递出来的永不言弃的精神,这是运动健儿们身上具有的坚毅品质。人生不只是一场为了登上顶峰而进行的赛跑,不管短期的结果如何,不轻言放弃的坚持和努力才是值得鼓励的。有研究发现佼佼者和芸芸众生的最大区别是应对挫折、失望甚至无聊的能力;比起智商、学习成绩、体能或者长相,坚毅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想要取得重大成就,坚毅和智商同样不可缺少。因此,师生应在传承六运精神的过程中,提高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培养向着梦想执着前行的毅力,通过不断克服成长中的困难,完成生命的华丽蜕变。
(三)拥有一场酣畅淋漓的快乐体验
向着目标奔跑,运动健儿们在速度与激情的较量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与欢呼,也拥有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快乐体验。生命因着这一份全情投入、全心参与的理想信念,而获得了挺立的姿态。生命的过程,也是教育展开的过程。在教育之中,师生只有全情投入,才能超越自我,收获成长。可见,对教师而言,只有钟情于教育,才能专注于教学,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成长;对学生来说,只有全情投入到学习中,趣味才会发生,学习的内驱力才会产生,学习与成长的快乐才会悄然生成。带着一份钟情于积极向上的生命情怀,一颗让喜悦在教育中发生的美丽心灵,体育西路小学的师生们在追梦的路上,不畏艰难,全情投入,在生命拔节的过程中体验着成长的快乐。 (四)享受一段充满阳光的学习旅程
赛场上充满阳光,温暖每一个追梦人的心,学习亦是如此,不断学习方能不断进步,懂得团队合作方能超越自我。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超越自我是幸福的。师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爱与呵护,在坚持中体会温暖和鼓舞,这是一个充满阳光的过程,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旅途。每个梦想都值得尊重,多彩的梦想令人振奋。因此,师生应继续传承六運精神,不断提升自己,学会学习,享受学习,保持一颗阳光的心,坚持梦想,实现自我升华。
三、“六韵教育”的实施途径
结合“六韵教育”的价值主张,体育西路小学主要通过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德育文化、教师文化、环境文化和管理文化六大工程来构建学校特色发展的实施网络,让“六韵”特色文化在学校全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课程方面,学校在传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将核心素养校本化,构建了六韵课程体系。六韵课程体系包括了“体之韵”课程、“智之韵”课程、“技之韵”课程、“能之韵”课程、“德之韵”课程、“艺之韵”课程,并研发出一系列相配套的校本教材,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超越自我。
课堂方面,在天河区教育局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校积极推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以“六韵教育”理念为引领,构建了“六雅课堂”的教学模式。“六雅课堂”要求教师树立“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理念。在“六雅课堂”里,教师将雅识、雅言、雅行、雅思、雅趣和雅评贯穿在教学中,扬起学生思维的风帆,让学生乐学善思,让课堂奏起雅的乐章。
德育方面,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学校紧紧围绕“六韵教育”这一核心理念,从“六韵教育”出发,围绕悦动、悦知、悦创、悦能、悦品和悦美六个角度,开展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六悦”德育特色项目,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教师方面,为培养业务精湛、友爱和谐的师资队伍,增强教师团队的能量、动力和活力,学校围绕“六韵教育”的实践要求,分别从爱学生、爱运动、爱阅读、爱研究、爱公益、爱合作六个方面入手,开展了丰富的专业引领活动。
环境方面,在“六韵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从布局、立意、形式、主题、功能和细节处着手,全面构建具有体育西路小学特色的校园环境,让校园成为承载师生美好记忆的人性化家园。
管理方面,和谐管理既是“六韵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体育西路小学管理文化的理想追求。基于此,学校以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系统管理和饭堂管理六大版块作为和谐校园的切入点,为全面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保障和支持。
四、总结与展望
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学校创建是一个漫长的探索历程,随着“六韵教育”的构思和实施,体育西路小学已取得了丰硕的改革成果——课程得以不断优化、完善,课堂氛围日渐活跃、民主,师生的文化生活更为多元、精彩,校园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学校管理也日渐规范。文化已成为推动学校变革的“发动机”,学校在实践过程中营造了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生态,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
但是,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展望未来,体育西路小学将会重点关注如何将“六韵教育”的理念在管理工作、德育活动和课题研究中加以凸显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文化建设进程,把学校的潜在优势向显性优势转化,树立起特色鲜明的品牌形象,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顺元.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M].北京: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易丽.近年来学校文化变革的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8(2).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特色学校;体育西路小学;六韵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建平中学原校长程红兵认为当今中国教育千校一面,是因为学校缺了魂,而要铸魂,首先要确立学校文化。文化立校对于学校发展十分重要。当前学校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其实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学校文化不仅是学校的生命所在,也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引領并促进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影响并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因此,为了与时俱进,抓住教育改革的契机,提升学校的内涵和品位,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体育西路小学结合学校实际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六韵教育”教育品牌的提出
程红兵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一书中提到,学校是文化的集散地,它在继承优秀文化与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建构起自己的学校文化。体育西路小学的实践正是对这一论述的最佳印证:学校立足于区域文化、学校传统以及教育前沿这三大文化根基,关注师生在校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出了“六韵教育”的理念,努力创建兼具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气息的特色校园。
(一)区域文化
体育西路小学坐落于广州市中轴线上,地处体育中心区段,该区段是广州市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时尚前卫的标杆,充满活力的体育因素寄予了学校办学的美好希望。1987年第六届全国运动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于学校所在区域顺利举办,乘着运动会的东风,学校区位优势凸显,散发出青春活力。运动会的召开不仅掀起了全民运动的热潮,其传递的“体验、坚持、感悟”等体育精神也给体育西路小学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启迪和方向,成为学校文化构建中最可依据的文化资源。传承六运精神,发挥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成为体育西路小学建设学校文化的重要路径。
(二)学校传统
体育西路小学创办于1991年9月,学校开办以来,历任校长以创建办学特色为切入点,团结和带领全体教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游泳等项目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广播操体育特色和无土栽培科技劳动教育特色曾享有盛誉。新环境下,学校提倡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挖掘每个学生的无限潜力,努力构建现代与经典、人文与科技为一体的特色课程,把书法艺术、围棋、中国象棋、无土栽培、信息技术纳入课程管理,整个校园氛围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由此可见,六运精神已经渗透到体育西路小学的方方面面,也成为学校的价值追求,六运会精神至今影响着众多体西人,“六韵教育”成为体育西路小学一直以来的教育主张。
(三)教育前沿
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新环境下的教育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教育教学方向,“六运精神”与六大核心素养相呼应,而体育西路小学历来深受“六运精神”的熏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全面体现出与教育前沿极高的契合度,展现了学校的前瞻性和“六运精神”的可塑性。“六运精神”与“核心素养”环环紧扣,体现了六韵教育对体育西路小学的重要性和推行的可行性。
二、“六韵教育”的内涵和价值主张
“六韵教育”是以六运会精神为学校文化的载体与起点而提出来的学校文化品牌。“韵”是精气神的高度凝聚,“六韵”即六运会精神的高度凝聚,“六韵教育”是将“六运精神”的精髓融于教育之中。在此教育价值观的引领下,结合六运会的特点并提炼其中蕴含的体育精神,充分发挥这种体育精神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六韵教育”形成的根本。基于此,“六韵教育”的价值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追求一个超越自我的成长过程
六运会不仅是一场强身健体的运动会,也传递着一种超越自我的永恒的精神,从克服困难训练到赛场上奋力拼搏,从跨越障碍体验纪录到最后实现目标打破纪录,它代表着人们对自身极限的一次次征服和超越,是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而迸发的一股内驱力。这种品质放在学校的教育当中便会充满生生不息的生命动力和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六韵教育”把每个生命的成长看作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它引领师生重新认识自己、挖掘内心向上的欲望和潜能,以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对待人生。竭己之力,日日精进,每天都进步一点点,在一次次的自我实现与超越中,追求卓越的境界,找到自己真正的梦想,并为实现梦想而奋斗不息。
(二)修炼一种永不言弃的坚毅品质
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是六运会传递出来的永不言弃的精神,这是运动健儿们身上具有的坚毅品质。人生不只是一场为了登上顶峰而进行的赛跑,不管短期的结果如何,不轻言放弃的坚持和努力才是值得鼓励的。有研究发现佼佼者和芸芸众生的最大区别是应对挫折、失望甚至无聊的能力;比起智商、学习成绩、体能或者长相,坚毅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想要取得重大成就,坚毅和智商同样不可缺少。因此,师生应在传承六运精神的过程中,提高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培养向着梦想执着前行的毅力,通过不断克服成长中的困难,完成生命的华丽蜕变。
(三)拥有一场酣畅淋漓的快乐体验
向着目标奔跑,运动健儿们在速度与激情的较量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与欢呼,也拥有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快乐体验。生命因着这一份全情投入、全心参与的理想信念,而获得了挺立的姿态。生命的过程,也是教育展开的过程。在教育之中,师生只有全情投入,才能超越自我,收获成长。可见,对教师而言,只有钟情于教育,才能专注于教学,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成长;对学生来说,只有全情投入到学习中,趣味才会发生,学习的内驱力才会产生,学习与成长的快乐才会悄然生成。带着一份钟情于积极向上的生命情怀,一颗让喜悦在教育中发生的美丽心灵,体育西路小学的师生们在追梦的路上,不畏艰难,全情投入,在生命拔节的过程中体验着成长的快乐。 (四)享受一段充满阳光的学习旅程
赛场上充满阳光,温暖每一个追梦人的心,学习亦是如此,不断学习方能不断进步,懂得团队合作方能超越自我。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超越自我是幸福的。师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爱与呵护,在坚持中体会温暖和鼓舞,这是一个充满阳光的过程,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旅途。每个梦想都值得尊重,多彩的梦想令人振奋。因此,师生应继续传承六運精神,不断提升自己,学会学习,享受学习,保持一颗阳光的心,坚持梦想,实现自我升华。
三、“六韵教育”的实施途径
结合“六韵教育”的价值主张,体育西路小学主要通过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德育文化、教师文化、环境文化和管理文化六大工程来构建学校特色发展的实施网络,让“六韵”特色文化在学校全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课程方面,学校在传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将核心素养校本化,构建了六韵课程体系。六韵课程体系包括了“体之韵”课程、“智之韵”课程、“技之韵”课程、“能之韵”课程、“德之韵”课程、“艺之韵”课程,并研发出一系列相配套的校本教材,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超越自我。
课堂方面,在天河区教育局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校积极推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以“六韵教育”理念为引领,构建了“六雅课堂”的教学模式。“六雅课堂”要求教师树立“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理念。在“六雅课堂”里,教师将雅识、雅言、雅行、雅思、雅趣和雅评贯穿在教学中,扬起学生思维的风帆,让学生乐学善思,让课堂奏起雅的乐章。
德育方面,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学校紧紧围绕“六韵教育”这一核心理念,从“六韵教育”出发,围绕悦动、悦知、悦创、悦能、悦品和悦美六个角度,开展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六悦”德育特色项目,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教师方面,为培养业务精湛、友爱和谐的师资队伍,增强教师团队的能量、动力和活力,学校围绕“六韵教育”的实践要求,分别从爱学生、爱运动、爱阅读、爱研究、爱公益、爱合作六个方面入手,开展了丰富的专业引领活动。
环境方面,在“六韵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从布局、立意、形式、主题、功能和细节处着手,全面构建具有体育西路小学特色的校园环境,让校园成为承载师生美好记忆的人性化家园。
管理方面,和谐管理既是“六韵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体育西路小学管理文化的理想追求。基于此,学校以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系统管理和饭堂管理六大版块作为和谐校园的切入点,为全面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保障和支持。
四、总结与展望
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学校创建是一个漫长的探索历程,随着“六韵教育”的构思和实施,体育西路小学已取得了丰硕的改革成果——课程得以不断优化、完善,课堂氛围日渐活跃、民主,师生的文化生活更为多元、精彩,校园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学校管理也日渐规范。文化已成为推动学校变革的“发动机”,学校在实践过程中营造了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生态,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
但是,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展望未来,体育西路小学将会重点关注如何将“六韵教育”的理念在管理工作、德育活动和课题研究中加以凸显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文化建设进程,把学校的潜在优势向显性优势转化,树立起特色鲜明的品牌形象,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顺元.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M].北京: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易丽.近年来学校文化变革的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8(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