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育秧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chiren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不但能稳定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而且还可减轻农业劳动强度,解决农业劳动力紧张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育秧是关键,培育适合于机械化栽插的壮秧是解决机插苗的瓶颈难题。针对水稻机插秧秧苗特点,总结了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技术。
  关键词 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188-03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不但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尤其是当前世界粮食趋于紧缺危机当中),而且还有利于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和解决农业劳动力紧缺问题。同时,还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绍兴市农业部门集农机、农艺、种子于一体,建立了技术指导专家组,分工合作,明确职责,全面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研究。通过近几年努力,获得了一定的实绩,在绍兴市累计已推广面积超1万公顷,并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研究和探索,基本掌握了适合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技术,机械化插秧的秧苗不同于手拔大秧、抛秧秧苗。其特点是:播种密度高,泥不见天。秧根集中在2cm左右的薄土塑盘中交结生长,秧苗素质不同于人工移栽的手拔大秧。秧龄短,叶片少,秧苗矮小。因此,机械化插秧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对机插较大的农户或专业合作社,要根据机插效率及进度要求,采取分批分期浸种、催芽、播种,确保秧苗适龄机插。选好品种,育好适龄壮秧,是水稻机械化插秧成败的关键。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育秧
  
  目前,绍兴市水稻机插育秧,通常分工厂化育秧(用客土,诸暨、嵊州采用)、大田育秧(用本土,绍兴、诸暨采用)、大田无盘简易规格化育秧(客、本土兼用,绍兴采用)、大棚设施育秧(客土,省内个别地方已采用),现主要阐述大田水稻育秧技术。
  
  1.1精选品种
  择优选择当地政府确定推广种植的品种。
  1.1.1早籼稻。要求该品种具有苗期耐寒性较强,中熟熟期(即可在7月20日左右能收获的品种),分蘖较强,生长旺盛,中秆,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多,千粒重较高,结实率较高,抗病性较好,高产,中等质量等特点。如金早47(中熟早籼稻)、嘉育253(中熟偏迟早籼稻)、中嘉早32(中熟偏迟早籼稻)、中早22(迟熟早籼稻)等。
  1.1.2单季稻。要求该品种(组合)具有分蘖中等偏强,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成穗率高,穗大粒多(重),结实率高,早熟晚粳类型,且抽穗期耐高温性能强,抗病性好,米质优等特点。如秀水09(中、迟熟晚粳稻)、浙粳22(中、迟晚粳稻)、秀优5号(中、迟熟晚粳杂交稻)、嘉优2号(早、中熟晚粳杂交稻)等。
  1.1.3连作晚稻。要求该品种(组合)具有熟期早(早熟晚粳类型),苗期耐高温性能强,插种后起发快,分蘖力强,田间生长繁茂性好,中秆,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耐寒性强,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特点。如嘉优2号(早、中熟晚粳杂交稻)、秀水03(特早熟晚粳稻)、宁88(早、中熟晚粳稻)等。
  
  1.2种子处理
  1.2.1晒种。浸种前2~3d将水稻种子在太阳下晒2~3h,增加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催芽整齐度,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良种标准(GB4404.1~1996)。纯度标准:杂交水稻在96%以上,常规稻在98%以上。发芽率标准:杂交水稻在90%以上,常规水稻在92%以上,发芽势均在85%以上。
  1.2.2浸种。将晒过的种子倒入事先用的确灵,或2 000倍“402”杀菌剂,或50kg水加30mL锐劲特再加选菌清杀菌剂等配制好的溶液中浸种2~3个昼夜(早稻3个昼夜)。再用清水淘洗后进行催芽。
  1.2.3催芽。①早籼稻:用热水淘种后带热入坑(堆)进行高温催白,时间一般为一昼夜,温度不超过38℃,破胸后进行适温催芽,温度保持在30~35℃,然后将芽谷摊薄炼芽。②单季和连作晚稻:用热水淘种或将浸过的湿谷在太阳下放几个小时后,带热倒入用湿麻袋作垫底的温床,然后再盖上湿麻袋等进行催芽。切忌将种子用蛇皮袋装催芽或不加保温措施乱丢乱放。催芽后将芽谷摊薄炼芽。上述方法均力求2d内催好芽,并做到芽谷快、齐、匀、壮等。
  
  1.3播种
  1.3.1选好秧田,精耕细作。秧田选择朝南向阳(指早稻),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杂草、残渣少,田间无石子,灌溉水无污染的田块。提前5~8d做好秧板,施好基肥,一般可用45%复合肥300kg/hm2或碳酸氢铵375kg/hm2加过磷酸钙300kg/hm2,或壮秧剂150~225包/hm2均匀撒在秧板上。直接从秧沟取泥育秧,秧板规格为板面宽1.5m,秧沟宽0.5~0.7m。秧田四周沟宽约30cm以上,沟深约25cm,苗床板面达到“实、平、光、直”。好的秧板能增加其透气性,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发达,白根多,是提高秧苗素质的关键步骤。
  1.3.2精铺秧盘。机插一般用塑料硬盘,早稻为330~375盘/hm2,单季杂交水稻为225盘/hm2左右,单季晚粳稻为300盘/hm2左右,连作晚稻为330~375盘/hm2,秧田比一般为1∶80~120。1hm2大田用秧苗所占面积为90~120m2。因此,要合理科学地用好每寸秧板。做法:整齐横排在秧板上铺2盘,盘盘要贴紧,中间不留空隙,以防杂草生长,铺塑盘3.00~3.75万盘/hm2
  1.3.3备泥上盘。机插育秧的秧泥举足轻重,但简易育秧与工厂化育秧工作有较大的区别。简易育秧是改客土为本土,就地取泥就地应用,大大节省操作环节、人工和生产成本,但田泥必须做到无杂质、无烂草、无小石子的要求,以避免机插秧苗时遇石子撞断插秧针带来损失和插秧缺株现象。
  1.3.4筛网的制作。选用筛网孔约为15mm×15mm的铁丝网制作成一般长1.5m、宽1.5m且四周用木条固定的网筛,用3~4人操作过滤。
  1.3.5秧泥准备。将0.5~0.7m秧沟中的田泥提前搞糊,待播种前1d将沟泥带泥带水过网筛,均匀筛在事先铺好的塑料硬盘内,装满泥后淌平,沉淀0.5~1.0d后即播种。
  1.3.6适时播种。根据种子发芽情况,及时播种,并做到到边到角均匀播种。①早籼稻:做到适时早播,让季节给连作晚稻,播种时间掌握在3月下旬,用种量为75kg/hm2左右,按大田机插375盘/hm2计算,每盘播200g。②单季稻:做到适期播种,播种时间掌握在5月底至6月上旬。用种量:杂交水稻为18.75kg/hm2,按大田机插225~270盘/hm2计算,每盘播70~85g,常规晚粳稻用种量为45kg/hm2,按大田机插300盘/hm2计算,每盤播150g。③连作晚稻:做到适时迟播,播种时间掌握在7月8~10日。用种量:杂交水稻30kg/hm2左右,按330~375盘/hm2计算,每盘播种量为80~90g。常规早熟晚粳稻60~75kg/hm2,按375盘/hm2计算,每盘播种量160~200g。上述任何时期播种,播后均要搭谷,使种子与泥土充分接触,以免影响成秧率。
  
  2秧田管理
其他文献
按过去的教科书及有关参考书所述,心脏骤停时心电图类型分为:心室颤动、心电-机械分离(也称慢而无力的室性自主心律)、心室停搏(现称为心室停顿)。第四版全国统编教科书增加了两个类
海洛因中毒并发急性肺水肿,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常危及生命.本文是我们收治14例的抢救体会:
采用相关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植烟土壤中的有机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等氮形态与烟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烟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作用最
构建钦州市海域使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等3个方面,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TOPSIS评价模型评价2002—2010年钦州市海域使用效益。研究结
初步淘汰是浴消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该文阐述了蚕卵原种初步淘汰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从而为生产优质的原种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