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西柏坡(外一篇)

来源 :红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小山村位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的交汇处,静静地伏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周围环绕着松柏蓊郁的山峦,一条蜿蜒清澈的河水从村前流过。这就是曾被聂荣臻元帅称作“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的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西柏坡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急时刻向山里撤退,又便于顺利时向城市进军。种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它在上个世纪的40年代末,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全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1935年,该村的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
  静穆地站在毛泽东同志60年前的办公桌前,桌上日历翻开的日子是1949年3月23日,这是60年前毛泽东乘着那辆绿色吉普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的日子。临行前的一夜,毛泽东只睡了四五个小时,却精神矍铄,他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要考个好成绩。”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进入北京以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实践中,考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他们以艰苦奋斗、继续革命的精神品质,为中国,也为世界的革命者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斯人已去,西柏坡却并不寂寞,上到新中国的几代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都纷纷来到这里追忆、凭吊和缅怀。在青山绿水间,在脚下坚硬的黄土上,在平房小院和屋内简单的桌椅陈设里,汲取着精神和思想的营养。
  尽管来西柏坡之前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我还是被它的简陋震惊了。它是那样狭小,整个中共中央驻地两个小时就走遍了,当年领袖们的办公兼居住的院子是那样小,屋子是那样小。他们使用的家具是那样的简陋,木桌、木凳、木床,桌上是笔、墨和纸,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稍微奢侈一点的用具,都是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比如毛泽东房间的办公桌、沙发、茶几,朱老总屋里的金属桌凳,邓颖超办公室桌上的交直流两用收发机等等,都是解放军的战利品。
  西柏坡狭窄、简单、朴素的代表要数中央军委作战室了。这个当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部就设在一所普普通通的农舍里,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一部电话机、两张地图、三张木桌、四间土坯房。那三张木桌,一张为作战科用,一张为情报科用,另一张为资料科用。周恩来曾戏称:“我们的指挥所不发兵,不发枪,只发电报就把老蒋给打败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墙上的地图,据说它们全都是从敌人手里抢来的,那上面缀满了红蓝毛线,因为当时条件简陋,红蓝笔短缺,工作人员就用红蓝毛线在地图上作标记来显示敌我对阵的情况。还没听说过中外战争史上哪一国哪一军有过如此绝伦的军事器材呢。遥想那时的南京国防部大楼里,身着全毛将校呢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围着呢绒大桌,趾高气扬地坐在真皮沙发上,有的手捧着进口咖啡,有的悠然吐着烟圈,一个个都是不可一世的样子……然而也就是在这种自负和傲慢中,他们苦心经营的一个个战略计划、一道道坚固的防线以及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便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了。淮海战役被俘的原国民党第十二军团司令黄维来到西柏坡,目睹了这间不足30平方米的作战指挥部后感慨系之:“蒋先生必败!国民党必败啊!”他的弦外之音感叹的不是武器,而是人——有着坚定信仰、不怕牺牲的共产党人。
  离开中共中央旧址,一路上我在思考着西柏坡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这时我想到更多的是毛泽东在西柏坡说的另一句话:“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正如美国人韩丁所说:“1947年新发布的《土地法大纲》在1946年至1950年的中国内战期间,恰如林肯的《黑奴解放宣言》在美国南北解放战争期间的作用。”
  在西柏坡,我还听到了1949年1月苏共中央代表米高扬访问西柏坡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位前苏联同志曾几次下车在村镇中同老百姓攀谈,毫不掩饰地暴露自己,然而事实证明他并没有因此被暴露。新中国成立后,米高扬再次见到当年接待他的同志时说:“至今没有一家国际媒体报道过我的西柏坡之行,这说明你们的党深深植根于广大群众之中,群众相信你们,听你们的话,跟着你们走,你们的力量和影响当然是强大无比的。这在我们苏联就办不到。”
  西柏坡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收获饱满而丰硕的思想。
  
   外一篇
  
  沙家浜今昔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经不分男女老幼,只要听到“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或“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和而歌之的同时,都会心生歆羡之情地想起一个叫做沙家浜的地方。弹丸小镇沙家浜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之所以名闻遐迩,是因为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样板戏《沙家浜》的演出。
  沙家浜曾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那片土地上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涌现过无数的英雄儿女。早在1927年,时任常熟县委委员的石楚材便在沙家浜(当时称为横泾)成立了农村党支部,后来石楚材同志不幸被捕,壮烈牺牲于国民党的监狱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此,石楚材等人播下的革命种子在沙家浜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1939年9月,新四军西撤,在沙家浜留下了一所后方医院和36名伤病员。他们虽处境艰难,但壮志不衰,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为日后创作《芦荡火种》和《沙家浜》的原型,由此塑造出了两个家喻户晓的典型人物——郭建光和阿庆嫂。
  抗日女英雄朱凡原名叫陆慧卿,浙江宁波人,自幼长在上海,1939年秋到苏州、常州、太湖抗日游击根据地从事抗日工作,194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苏州县横泾区委书记、辛莫区委书记,1941年7月不幸被鬼子逮捕。凶残的日军用尽酷刑,但朱凡毫不屈服,敌人恼羞成怒,用麻绳的一头系住朱凡的双脚,另一头系在汽艇尾部,然后将朱凡抛于湖中,汽艇在芦苇里横冲直撞,折断的芦杆刺进了英雄的肉体,苇叶似刀片割着英雄的肢体,鲜血像一匹红缎在水中铺展……
  催人泪下的革命事迹还有许多,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如今的沙家浜是一片绿色的土地,走进沙家浜,放眼望去,绿意盈怀。江南水乡本来就风光旖旎,而沙家浜位于阳澄湖和昆承湖之间,景色更为秀丽。千顷芦苇点缀绿水中,微风过处,沙沙作响,似对对情侣在喁喁细语。芦荡泛舟,蓝天碧水,桨声矣乃,水鸟叽叽喳喳地从头顶飞过,转眼没入芦苇丛中。天人合一,物我皆忘,怎不叫人心醉?沙家浜的茶楼酒肆皆临水而建,窗外水光潋滟,芦苇轻拂,时有船歌飘来,置身其中,真如东坡先生所说要羽化而登仙了。
  走进景区,昔日的“沙家浜”石板街斑驳依旧,老商号鳞次栉比。青灰的瓦房和水边的廊坊都留有风月沧桑的痕迹。系于垂柳下的两条船正解缆待发,也许是要把客人送往常熟城,也许是去邻村迎娶新娘,也许是要给身困芦荡的新四军伤病员送粮食药品、枪枝弹药……仿佛一下子把游人拉回到了60多年前。
  改革开放后,沙家浜一直拒绝污染,让工业远离景区和水域。抬头仰望,沙家浜蔚蓝的天空像雨水洗过一样;俯身湖面,可见水草飘动,可听游鱼唼喋。沙家浜更有饮誉海内外的阳澄湖大闸蟹,秋临大地,持螯对菊,大快朵颐,酒不醉人自醉。
  今日沙家浜,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沙家浜儿女继承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光荣传统,他们开拓进取,把沙家浜建设成为镶嵌在江南大地的一座璀璨名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人来沙家浜净化心灵,放飞心灵。
其他文献
“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你就象妈妈一样把我培养大,教育我爱祖国,鼓励我学文化……”在工作闲暇之时总爱听《党啊,我亲爱的妈妈》这首歌,这一近乎固执的习惯,常常引人不解。不知我者说我提前进入了老年期,总在这些老掉牙的歌曲中寻找对过去的回味,知我者总是会心地一笑,因为他们知道除了这首歌之外还真的没什么能表达我对党的感激之情!  也许对别人来说它只是一首歌,可是对我来说这首歌是在诉说我的亲身经历,是党给了我
期刊
当人们在追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那一特殊的历史岁月时,无法忘怀一位在身处逆境时率先写下反对“个人崇拜”的檄文、激荡“思想解放”思潮的先锋。他就是有着传奇经历的老革命和老报人——恽逸群。  恽逸群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他积极推动文化界和新闻界的抗日救亡运动,当时他撰写的许多评论和社论因预见准确和文笔犀利被舆论界誉为“彗星”。1949年后他参与创办上海《解放日报》并任总编辑、社长和华东
期刊
周恩来总理严于律己,在公私分明方面堪称楷模。近日读书,我读到了有关这方面的故事。  有一次,周总理到上海出差,听说有一些领导同志带着夫人、孩子到地方去,食宿费用都由地方开支后,他非常生气。回到北京后,他在全国第三次接待工作会议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今后无论哪个领导到省里去,吃住行等所有开支,地方一概不要负担,都要给客人出具账单,由本人自付。这要形成一种制度。”  周总理不仅严格要求别人,更严格要求
期刊
一次,彭德怀乘车考察,路上看到一位老乡衣着单薄而破旧,于是下车一边脱下自己身上的中山装,轻轻地披在老乡的身上,一边深沉地道歉说:  “老乡,我们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啊!”老乡一见慌了,连连地后退:“首长……这……这……”  彭德怀忙拉住老乡的手说:“老乡,这只是我的一点心意,一个红军老兵的心意!”  彭德怀穿一件衬衣,朝着自己汽车走去。阵阵山风呼啸着吹来。车上,随行人员忙从包里取出一件衣服给彭德怀披
期刊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陈独秀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笃信“世无朋友更凄凉”,一生轻钱财,重感情,故而知己满天下,为后世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友谊佳话。本文在此所要记述的,就是他与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的历史交往。    一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曾同赵世炎、陈延年等人组织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周恩来回国,旋即出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兼宣传部长。当时广东
期刊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0周年,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最近联合发出《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决定2011年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的学习教育。  《通知》指
期刊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党史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党史工作,注重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创新和前进的力量,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
期刊
毛泽东在延安时,曾称古大存是“一朵红玫瑰花,带剌的。”  曾担任古大存秘书,后来任广东省副省长的杨立在他的著作《带刺的红玫瑰——古大存沉冤录》中生动地解释:毛泽东的意思说他是朵玫瑰花,很香,但是有剌,就是说革命性很强,很敢讲话,毛主席对他的评价是很形象、恰当的。  ‘来他确是一朵玫瑰花,很香,是一个好同志;二来他是有刺、会刺人的,不好惹。  毛泽东也曾对古大存过于刚直,作了婉转的批评。有一次几个人
期刊
《军旗为什么这样红——红十一军成立80周年纪念文集》中古大存《回忆红十一军成立前后的革命斗争》一文(转自1986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处、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武装斗争史编写办公室编写出版的《回忆红十一军》一书),在记叙红十一军团队系列中标明“四十七团团长何侠(何牺牲后,洪楚才继任,再后由李斌接任”这段文字。  其实,团长应为何石,并非何侠,是“石”与“侠”客家发音之误。  
期刊
中国第一滩  位于茂名市茂港区南海半岛上,是广东省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之一,也是茂名市首批国家AAA级旅游区,有“东方夏威夷”之称。度假区内有12公里长、沙质洁白细软、宽阔平缓的沙滩,沿沙滩外侧是连续不断宽达500-1000米的沿海防护林带。蓝天白云下,绿树与银滩共伴,为国内少见。度假区曾举办过多届世界和全国女子沙滩排球赛,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高州冼太庙  位于高州市人民路,为国家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