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02月-2021年02月收治的胃肠外科手术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手术部位有无感染分为参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参照组患者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无感染,实验组患者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发生感染。对两组患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预防与治疗手术部位感染的合理方案。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合理备皮、规范使用抗感染药物、手术时间大于60 分钟、合并慢性疾病以及年龄大于60岁等各项发生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  。结论 在进行胃肠外科手术操作时,及时掌握全面且细致的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发生,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胃肠外科;手术部位;围手术期;感染;预防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胃肠道手术后的感染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同时也是困扰所有医生的难题之一。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后,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引发严重的疾病,不仅对患者的术后康复产生影响,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影响[1]。据权威机构资料显示,随着现代胃肠道手术患者的逐渐增加,其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也不断提高。据统计:结直肠术后感染发生率约为1.18%,小肠术后感染发生率约为2.74%,胃手术后感染發生率约2.85%。由此可见,掌握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策略是十分必要[2]。为此,本文重点探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案,现报道与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6年02月-2021年02月登记的100 例需进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0~62 岁,平均年龄 52.37±8.18 岁;病程 3~7 年,平均病程(4.12±0.34)年;参照组患者年龄40~63 岁,平均年龄 53.26±8.79 岁,病程 3~7 年,平均病程(4.18±0.42)年,患者病程和性别等基础资料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病历资料,并且对比其病历中可能会引发感染出现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术前是否合理备皮、有无规范使用抗感染药物、手术时间有无60分钟、是否合并慢性疾病以及年龄有无大于60岁等,总结高危感染因素后并提出针对各种影响因素相应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
  统计引发感染出现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术前是否合理备皮、有无规范使用抗感染药物、手术时间有无60分钟、是否合并慢性疾病以及年龄有无大于60岁等。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对本实验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运用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使用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 n( % )代替,与之实现 X2 校验。P<0.05时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出现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比较
  由数据可得:相对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不合理备皮、不合理用抗感染药物、手术时间大于60分钟、合并慢性病以及年龄大于60岁等各项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临床资料表明,胃肠外科手术处于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风险因素,因为胃肠外科手术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皮肤黏膜组织破坏,所以 很容易引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本实验结果表明:不合理备皮、不合理用抗感染药物、手术时间大于60分钟、合并慢性病以及年龄大于60岁等属于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原因可能是:在传统的手工不合理备皮方式,很容易对皮肤造成破损,提高了细菌感染发生率;在清洁切口使用抗感染药物时,组织中未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容易造成细菌感染[3];抗菌药物应选择较为光谱的类型;过长手术时长会增加术野暴露时间,促使术室空气中的细菌侵袭患者的手术部位,增加感染几率;合并慢性疾病及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很容易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引发感染[4]。
  针对以上各种危险因素,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合理备皮,备皮区若没必要去毛就不要去除,如果确实需要去除毛发,最好选择在当天手术前进行,并尽量选用电动发剪剪除毛发在手术当天备皮,尽量避免损伤皮肤,减小细菌污染率[5]。(2)在清洁切口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应尽力避免使用抗感染药物,如果非用不可则应在切皮前 30min~2h 内使用,必须要将它用在切开的皮肤组织才能发挥效果,并且只能使用一次。(3)若患者出现感染时,需对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比如患者出现浅部切口感染,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对创面加强管理;若患者出现深部切口感染,则要将其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对坏死组织进行清除;若患者出现器官、腔隙感染,则需要使用CT进行引导,采取双套引流管的放置,对其进行定期检查效果,如果未得到治疗效果,则需要采取开腹引流术治疗[6]。
  参考文献:
  [1]牛兰军.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J]. 临床检验杂志,2017,6(3):544-545.
  [2]燕鹏.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J]. 健康必读,2020(8):256.
  [3]刘少华.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0):1461-1462.
  [4]刘毅.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 甘肃科技,2021,37(12):134-136,184.
  [5]李泽,高俊茹,宋莉,等. 急诊腹部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全国多中心横断面研究[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0,23(11):1043-1050.
  [6]王之伟,陈军,任建安,等. 全国多中心腹部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横断面研究[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12):1366-1373.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renomedullin,pro-ADM)浓度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变化,探讨其评估新生儿感染严重程度的价值. 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定量法对我院2007年4月至12月间新生儿病房收治的356例新生儿(非感染160例,普通感染114例,重症感染82例)进行pro-ADM血浆水平测定,并同时检测降钙素原(procale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I类项目现代新生儿重症监护学习班和八一新生儿学术论坛[2009—06—03—003(国),2009—06—03—013(国),共18学分],定于2009年10月9日至15日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同时举办。将以活跃在该院早产、围足月、足月和外科四个专业NICU以及相关专业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专家为主,介绍现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疗、护理、感染控制和硬件建设、组织管理
期刊
新生儿死亡率可反映出一个区域的妇幼保健和医疗水平,探讨其死因是提高围产医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解新生儿死亡原因及特点,提高对新生儿疾病的诊疗水平,本调查对北京市顺义区2000年2月至2006年9月间87例0~28 d死亡的新生儿进行总结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带状疱疹的发病率现已日益增多,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对本病的研究日益拓展,根据有关统计蒙医学还未系统的研究和治疗本病;用蒙医药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疗效;并且用蒙医整体论分析和研究带状疱疹发病机制,具有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专家门诊及五疗科治疗过的30例明确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结论:采用蒙医传统放血疗法结合蒙药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还会影响母儿的远期健康.我国目前GDM的发病率为1.31%~3.75%[1]。
期刊
羊水作为胎儿生长发育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多种妊娠疾病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的新兴学科~([1]),随着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man Proteome Organization,HUPO)的正式成立,蛋白质组学蓬勃发展,渗透到各个学科.近年来,国内外均有学者对妊娠妇女血液、羊水进行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探索新的妊娠蛋白和疾病特异蛋白,以及蛋白质
期刊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疾病中的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常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物不清、癫痫样发作等颅内压增高.CVST可发生于任何人群,妊娠期、产褥期及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更多见.妊娠合并颅内出血是指发生在妊娠、分娩期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癫癎发作、昏迷及各种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对于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使用蒙药治疗的效果,希望通过该次的研究对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方法:研究资料入组的时间段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选择在此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慢性鼻窦炎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0名急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人,一组接受西药治疗,一组接受蒙药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最终的对比结果显示,两组
Barker假说提出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即生后的生长速度次于宫内妊娠晚期的生长速度,可能导致患儿死亡和成年后患病率增加[1].宫内和生后营养状况欠佳可导致神经发育不良,包括神经和感知觉器官的损害、认知发育延迟、学校表现不良[2]。
期刊
羊水胎粪污染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与围产儿不良结局有关,可致新生儿窒息或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1].目前认为羊水胎粪污染有胎儿生理成熟、官内缺氧及胃动素水平变化等不同学说,多数倾向于"胎儿窘迫理论",而羊水胎粪污染与胎儿宫内是否缺氧的关系存在争论.国外陆续有观点认为胎儿脐血胃动素(motilin,MTL)与胎粪排出有关[2-4].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