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体系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商业银行是以信用管理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关系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同时,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根本目标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员工价值、股东利益、社会责任的统一。因此,只有通过控制好银行风险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本文通过针对当前银行存在主要风险及其控制措施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为我们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速度和能力发现相适应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
  1.尚未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对资产风险的重组、转化、清收、处置等事后管理上,由于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对于事前风险控制工作显得较为薄弱,很难将“贷前审查、贷中检查、贷后复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管理、监测、转移和防范体系。不良贷款边清边冒的问题比较突出。缺乏统一的管理目标和风险信息沟通。
  2.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关系处理的不成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最主要问题是缺乏严格、有效的内控管理,审贷分离不够严格,风险责任不明晰,与业务发展关系处理的不成熟。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就是对风险识别和风险估评之后测出的风险进行处理和控制的过程,风险控制既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业有了迅猛的发展,这是可喜的。但是由于其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在正确处理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关系问题上我国银行业远未达到成熟。
  3.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我国商业在面临的市场风险方面,由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加大,以及我国股市的快速发展,银行的经营因为这些市场要素变动的原因要面对和处理的风险越来越大。从我国商业银行来看,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最突出的表现为: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正是由于长期受漠视风险的思维定式以及行为惯性的影响,造成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坪的认识不够充分,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的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
  二、建立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体系
  1.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原来的差别准备金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引入资本充足率作为重要考量指标,有针对性地回收过多流动性,将资本充足率监管与货币政策相结合,不断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合理、平稳和适度投放,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本水平和改善资产质量,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达到防范顺周期系统性风险积累的作用。其次,创新风险管理举措原则。认识到清收不良贷款是加快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打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的需要、是打造诚信社会和政府的需要要。因此,我们要将所有拟调不良贷款逐笔逐户造册登记,并进行分析,查明原因,落实清收责任,分工明确,并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对于有偿还能力但拒不还款的赖债户、非信益企业和个人,要依法维权,运用法律手段清收不良贷款。第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积极培训,引进、培养市场风险方面的专业监管人员,积极掌握最新的金融风险管理知识,提高对全球通用的金融风险管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拥有做出客观的风险分析和相应决策等风险管理必备的、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建立一套科学的风险经理认证体系,凡是风险经理必须执证上岗,通过认证考试,可以增强其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技术知识,切实提高市场风险管理水平。
  2.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要相辅相成。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风险管理部门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既不能简单地做“拦路虎”,也不能只盖“橡皮图章”,而应具有创新精神,在认真管理风险的同时,努力推动业务的健康稳健发展。由于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但真正好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规模和质量相统一,效益和安全相协调。因此,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我们应该坚持把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协同发展作为核心内容,建立有效的协同发展机制是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
  3.建立良好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就是要超越现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内涵,把风险管理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文化管理。但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较晚,从管理者到基层员工都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期重视程度呈现弱化的趋势尤为严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起步相对较晚,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从高级管理层到基层网点的普通职工呈现逐级递减趋势,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从总行到基层行呈现逐级弱化趋势。银行要牢固树立稳健经营的理念,这是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核心。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科学处理发展和风险的关系,营造主动、和谐的风险管理氛围。
  三、结束语
  商业银行作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金融企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求不断增强。如今,建立全球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实施全程风险管理过程,是银行业务可持续发展产生的一种需求。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从而有效地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19期
  [2]汪洁.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巴协议的挑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3]李晓冰,汪婵媛.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差异分析[J].国际金融,2011年12期
其他文献
美国高校学生评教已有90余年历史,评教目的由单一走向多元,评教工具形式多样、内容渐成共识,评价体系实施有序,评教数据处理规范、结果反馈合理等特点已成为学生评教工作有效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赋予了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土地流转成为热门话题。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产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我国业务外包市场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之下,财政部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业务外包准则。本文在准则基础之上对中小企业生产加
<正>纤维增强混凝土,统称纤维混凝土。它是将特制的各种纤维掺加到混凝土中形成的建筑材料。作为基质材料,可以使用各种水泥基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最常用的是小石子重型砼,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重要。只有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稀土资源,才能够发挥稀土资源的价值,为我国创作更多的经济利益。事实上,我国当前稀土资源的开
四川地区栽培的竹林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种类多,用途广。2008年特大冰雪灾害的发生对竹产业的生产和发展造成重大的损失,各地区竹林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受害,严重影响竹林林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