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表达c-Ski改善心房颤动犬模型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

来源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5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c-Ski对快速起搏诱导的心房颤动(AF)犬模型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的作用.方法:将18只比格犬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3)、AF对照组(n=3,仅构建AF模型)、AF-AdNull组(n=6,构建AF模型+注射AdNull腺病毒)及AF-Adc-Ski组(n=6,构建AF模型+注射Adc-Ski腺病毒).采用电生理实验分析犬AF的诱发率及持续时间.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法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评价诱导AF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c-Sk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在心房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AF对照组和AF-AdNull组AF的诱发率明显上升,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心肌组织中c-Ski表达降低,α-SMA和collagenⅢ表达增加(P均<0.05),组织染色显示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排列方向紊乱及心肌细胞间质纤维化和心肌纤维化严重;与AF对照组和AF-AdNull组相比,AF-Adc-Ski组AF的诱发率明显下降,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心肌组织中c-Ski表达升高,α-SMA和collagenⅢ表达降低(P均<0.05),心房肌纤维分布相对整齐,排列大致有序,心肌间质纤维化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程度明显降低.结论:过表达c-Ski能够改善AF犬模型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c-Ski在AF相关心房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较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抗凝治疗的时机和策略较难平衡.根据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和相关专家共识及指南,综合患者血栓栓塞风险及出血风险,适时启动抗凝治疗可以使多数房颤合并急性卒中患者获益,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首选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应定期评估患者卒中和出血风险,调整治疗决策,并注意对可逆的出血因素的评估,纠正潜在的出血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改进流程结合行动学习法在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0名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产科进行实习的护士临床资料,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名。对照组采用行动学习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六西格玛改进流程法。比较两组实习护士培训前后技能评分、护理投诉率和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培训后笔试部分(92.92±7.02)分和操作部分考核评分(89.66±6.4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2.76±6.52)分和(78.52±5.38)分,实习期间护理缺陷事件发
钙化是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的特异性标志,是反映斑块负荷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冠脉钙化与斑块稳定性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研究表明冠脉钙化不仅提示冠脉斑块病变的严重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能起到调节斑块稳定性的作用.该文主要介绍冠脉钙化的发生机制,分析不同类型的冠脉钙化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以及冠脉钙化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
目的:探讨胸部外科PICC置管术后影响深静脉血栓并发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收入治疗的胸部外科手术患者89例,患者均行PICC置管。使用医院自拟患者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患者年龄、性别、KPS评分、BMI指数、D-二聚体水平、吸烟史、PICC置管史、深静脉血栓史、穿刺部位、穿刺次数、导管型号等资料进行收集,并结合资料,单因素分析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拴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法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基于研究结果制定相关护理对策。结果:年龄、性别、BMI指数、
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常见的血液电解质异常包括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限制了治疗药物的使用,导致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升高.该文介绍心衰合并血液电解质异常的病理机制和治疗策略.
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的凋亡、增殖表型改变可导致血管壁的增厚和重构,使血管阻力改变,促进高血压发生发展.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作用于mRNA,通过对血管细胞功能和细胞周期的调控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ECMO支持期间需要常规使用普通肝素(UFH)抗凝,但是抗凝不当可导致出血及血栓并发症.新型抗凝药物比伐卢定、阿加曲班等发展迅速,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其替代UFH的潜在可能性.该文主要介绍ECMO支持期间凝血系统的改变、不同的抗凝监测手段,阐述ECMO支持期间UFH及新型抗凝药物应用现况,以进一步评估新型抗凝药物的安全性及发展前景.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是一种胞内信号蛋白,在炎性反应和坏死性凋亡的信号级联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该文介绍了RIPK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模式(HPEM)的心脏康复延续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以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心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出院后进行基于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模式(HPEM)心脏康复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自护能力、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疾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
目的:探讨RhoA/ROCK2通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成纤维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只清洁级6~8周龄雄性C57小鼠,随机平均分为AMI组与假手术组,AMI组开胸结扎左前降支,假手术组仅作开胸处理.21 d后处死小鼠取心脏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比梗死区与正常区域RhoA与ROCK2表达情况,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组织匀浆中RhoA与ROCK2表达情况.体外培养人心肌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处理组与对照组,处理组使用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