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4.5h内,年龄≥75岁),随机分为小剂量组(0.6 mg/k
【机 构】
:
610500,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618000,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4.5h内,年龄≥75岁),随机分为小剂量组(0.6 mg/kg)和标准剂量组(0.9 mg/kg).主要转归指标为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 Scale,mRS)评分判定的转归良好(mRS评分0~2分)和转归不良(mRS评分>2分);次要转归指标为溶栓后24 h内颅内出血、有症状颅内出血和90 d内死亡.结果 共纳入65例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小剂量组32例,标准剂量组33例,两组各项基线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7d、14 d和90 d mRS评分0~2分者所占比例均显著增高,但治疗后相同时间点两组间转归良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标准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治疗后24 h内颅内出血(36.4%对25.0%;x22=0.985,P=0.321)、有症状颅内出血(21.2%对9.4%;x2=1.749,P=0.186)和治疗后90 d内死亡发生率(12.1%对6.3%;x2=0.151,P=0.69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阿替普酶(0.6 mg/kg)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标准剂量相当.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患者疗效和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对7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并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7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经过介入栓塞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结论 介入栓塞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较好方法,而合理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皮肤CD69+T细胞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31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中CD69+T细胞在皮肤中的表达,与6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CD69+T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真皮。31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的真皮中,CD69+T细胞分别为(35.16±12.67)%和(8.70±3.29)%,皮损明显高于非皮损(t= 12.5, P < 0.01)。6例健康人对照皮肤
目的 探讨麻疹并发症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120例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2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对麻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促进治疗和康复。
目的 探讨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sis,LEA)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发病7d内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彩色
转移抑制基因Kail在泌尿生殖系高转移性肿瘤细胞中表达下降或完全不表达.Kail基因主要参与调节细胞间的粘附,通过封闭肿瘤细胞表面的粘附受体,使肿瘤细胞不易脱离原发灶而抑制转移.本文对Kail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人类泌尿生殖系高转移性肿瘤细胞中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施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出现中度疼痛(VAS>5分)的2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回顾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关系.方法 纳入连续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