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花献佛”,堪称良策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dyaq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成祖初年,夏元吉被朱棣提拔为户部尚书,掌管明朝财政。彼时,由于连年战乱、自然灾荒此起彼伏,国库已是空空如也。夏元吉审时度势,实施了一系列措施裁减供给。
  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决定派郑和下西洋,而这急需钱财。夏元吉以此为由,请旨裁减从朝廷到地方的闲散衙门,甚至打起了朝廷禁军的主意,准备淘汰大量的老弱残兵、组建少而精的禁卫军,从而节省开支。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些衙门官员和军官害怕自己的铁饭碗被砸,纷纷拿出丰厚的财物,托朝廷重臣去给夏元吉送礼,并侥幸地认为,夏元吉不管怎样铁面无私,总不会连这点儿面子都不给朝廷重臣吧。果然,这些财物被送到夏元吉家后成了烫手山芋,弄得夏元吉叫苦不迭。
  有的重臣甚至强行把礼物留在夏元吉家,并软硬兼施说“你看着办”。夏元吉正无计可施之时,太子詹事正好派人来访,通知夏元吉几天后去参加太子的生日宴会。夏元吉联想到那些贿赂,计上心来。
  太子生日当天,前去祝寿的人络绎不绝,寿礼单应接不暇,奇珍异宝堆积如山。轮到夏元吉敬献时,他的礼单上只有一竹篮长寿面和八个寿桃。朱棣看后十分不悦,便把夏元吉唤到跟前冷嘲热讽,说他堂堂财政部长居然这么小气,而这正好中了夏元吉下怀。夏元吉不慌不忙地说:“皇上,微臣其实准备了一份大礼,只因太过贵重不敢擅自挪动,只好先送微薄之物,再恭请陛下屈尊寒舍,商量搬运礼物事宜。”
  朱棣听完兴趣倍增,欣然应允。紧接着,一行人前呼后拥到了夏元吉家,只见院落中堆满了珍品财物。就在朱棣弄不明白怎么回事时,夏元吉跪倒在地,双手呈上一份行贿清单。那些替人行贿的朝廷重臣以为夏元吉一定会将自己供出来,吓得面如死灰。
  夏元吉却指着满院子的宝物对朱棣说:“这就是微臣所说的礼物。眼下臣奉命裁减部门,却有人借机行贿,企图继续食俸禄、得闲钱。微臣于是顿生一念,不如收下这些财物充公,一则可解下西洋所需的燃眉之急,二则昭告天下以此为鉴,以示皇上圣明。不知皇上对这份礼物满意吗?”朱棣被夏元吉这一出弄得乐了,点头称赞,随即对名单上所有的行贿者严惩,并大肆嘉奖夏元吉。
  奇怪的是,那些替人行贿的朝廷重臣最终安然无恙。原来,夏元吉的礼物清单上只有那些被裁减的官员和禁军的名字,未提及那些朝廷重臣。这正是夏元吉的巧妙之策:借机拉拢朝廷重臣的心,若能通过此事得到他们的一致支持,还怕财政工作没法推进吗?
  果然,效果很快出来了。夏元吉见朱棣心情不错,趁机恳请朱棣减少对皇子们的赏赐,要求皇上本人也節省用度。那些朝廷重臣感念夏元吉,于是纷纷附和,对夏元吉的建議点了32个赞。朱棣见大家意见一致,于是拍板同意。一项原本复杂的裁减工作就此搞定。
  在这件事中,夏元吉不仅保持了自己的清正廉明,还使裁员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更维护了同事关系,也让朱棣高高兴兴节省了皇室的开支,真可谓一石四鸟。
  编 辑/夏 涵
其他文献
东晋时,士族子弟自恃高人一等,喜欢聚在一起晒幸福,攀比骄奢淫逸,崇尚清谈玄学。郑鲜之虽也出身名门望族,却不屑加入这样的朋友圈。他不惧别人的看法,关门闭户苦读,心无旁骛,学得满腹经纶;他杜绝人情往来,时刻保持独立思考,有意培养自己的刚直品性,为踏人仕途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处世方法,使郑鲜之一举成名。有个高官得知自己父亲被外敌杀害后,既不迎回父亲尸身埋葬,也不辞官回家守孝,依然若无其
明末吴江县人孙云球年轻的时候不喜欢科举考试,而热衷于科学研究,尤其喜欢在机械制造和测量数学方面下功夫。他看到许多人由于视力不佳而做事不便,于是暗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从宋朝人研究眼镜的往事中得到启发,决定采用水晶作为镜片原料,进行手工磨制。经过多次试验,孙云球终于掌握了磨片对光的制镜技术,能依据不同视力缺陷磨制出各种度数的镜片。然后他对眼镜的外形做了较大的改进,终于将原来只能手拿的单镜片眼鏡改良
1926年11月,鲁迅应厦门集美大学校长叶渊的邀请,前去参加演讲。办学方针保守的叶渊为了不使鲁迅的演讲与自己的观点相左,特地先请鲁迅吃饭,然后才带他进礼堂。但鲁迅登台就讲道:“我在厦门时,听说叶校长办学很拘束,学生极不自由,恕不敢加以赞同……刚才叶校长又请我吃饭。吃了人家的东西,好像就得说人家的好话,但我并非那样的人,对于叶校长办学方法中的错误,我仍舊非說不可。”
太平天国废除了沿袭近千年的妇女裹脚的陋习,又提出了人人都是兄弟姐妹的口号,似乎妇女获得了解放,能顶半边天。事实并非如此。她们非但没有得到解放,还受到了虐待。  洪秀全的儿子被清军俘获后供称自己有88个“母后”,其中一个是虚拟的“天妻”,洪秀全的妃嫔有87人。而当时咸丰的后妃也不过二十多人。仅看这庞大的后宫规模就能知道洪秀全对待妇女的真实态度。  洪秀全曾鼓动一大批妇女参与到起义队伍中来,并在185
1842年12月23日,清朝首富伍秉鉴给他在美国的朋友写信说,如果不是年纪太大,经不起漂洋过海的折腾,他十分想移居美国。要知道,1842年的美国不是值得向往的乐土,而且要远走异乡,天涯漂泊。那么他为什么还会有这个想法呢?  伍秉鉴是“广东十三行”商人,其财富主要来自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容易发财,但经营的风险也不小。许多行商因为积欠官方税银或外国商人债务而倒闭、破产,被抄家、下狱、充军。  而且,当时
应了“仁者多寿”那句老话,漫画大师华君武活了95岁。在他长达75年的艺术生涯里,他成就大、地位高,待人接物卻充满了温情。建国初期,他在《人民日报》负责美术组,有一位陌生作者向他请教漫画创作之道,华君武用自己在中学时期连续向某报纸投了近两年、两百多幅画才获得发表的故事来鼓励他,告诫他搞创作要有毅力,多画多想、多看别人怎样画,那名作者从中受益匪浅。  华君武和一位学习雕塑的煤矿工人通了几十年的信,交流
到了唐代,武侠类文言小说的创作繁盛一时,其内容除了许多男性行侠仗义外,很多主角是女性,如裴铡的《昆仑奴》《聂隐娘》、袁郊的《红线传》、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等唐代传奇。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唐人尚武”。李氏贵族集团久居关陇,近于羌胡,有崇尚武艺的渊源,统一天下后,带来了尚武之风。为了抵御外患,唐朝还将军功与加官晋爵挂钩,以至于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国家招募
2011年,我打算办一本杂志,那时我才刚升上大二,仍是一个毛头小子。  办杂志的初衷十分简单,而且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大一的时候,我在院团委编辑部做事,编辑院刊。我对院刊不太满意,其中的内容多是一些考研题型、学院活动,顺带刊载几篇学生习作,文学性及可读性不强,可说是一本工具书。大二的时候,院团委编辑部重组,我这个“异见”分子被剔除于新名单之外。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萌生了“为什么我不自己办一本
德国画家丢勒是自画像的第一人,在他之前,没人像他这样,把自画像当作艺术品来画。他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题材,造就了后来的许多“自恋狂”。  他也是第一个用全黑背景凸显人物的画家,如《四使徒》。这种画法后来被荷兰画家倫勃朗等人继承并发扬光大。  丢勒还是第一个在自己的每幅作品上都签名的画家。丢勒的签名是他名字的首字母AD,看上去有点儿像中文“合”字。  丢勒更是欧洲艺术家中最稀有的一种—有的人活着的时候
香蕉一号:大家好!我是溪流森林的评作文机器人香蕉一号。只要把你的作文塞进我的香蕉嘴里,不出一分钟我就能给你的作文打分,并且指出其中优点和缺点哦!本期等待评分的作文是7篇有关秋天的作文,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评分结果吧!  校园里,长着一棵又一棵桂花树,不管是金桂还是银桂,都开得雅致而绚烂,让人眼花缭乱。桂花总是一簇簇一团团地抱在一起,秋高气爽中,显出一派温暖,让人看了便生爱慕之情。  我想起了一篇课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