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一年级体育课中学生的心理成长及策略研究

来源 :启迪·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1988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小衔接一直是一年级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了解学生心理状态,采取合適对策,推动幼小衔接。文章以小学体育课为例,就幼小衔接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学生心理成长发展做出研究,落实教学实践,探析幼小衔接背景下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有效开展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小衔接;体育课;学生心理;策略
  一、一年级体育课中学生的心理成长分析
  一年级是一个特殊的学年段,学生从幼儿园走向小学,面临全新的环境、全新的体验,他们从身体发育、智力发展等多个角度表现出特殊性。要想有效开展体育课程教学,体育教师就要从幼小衔接的背景出发掌握学生特点,探析针对对策。
  第一,一年级学生身体发育明显变化。身高、体重容量增加,骨骼比较柔软,肌肤较为细嫩,在参与运动时运动量不宜过大。
  第二,一年级学生的智力发展速度较快,他们的思维发展十分具体、形象,且对现时的理解更为灵动,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
  第三,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既要系统学习知识,又要接受规范训练和约束,还要参与集体活动。
  为此,他们会存在一些恐惧与希望交织的复杂心理,且会产生部分的紧张和疲劳感。教师应当正确把握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成长心理特点,从这一角度出发,探析具体的体育课堂有效开展策略。
  二、幼小衔接背景下一年级体育课有效开展策略
  1.切实贯彻《规程》,确定体育教学方向
  《规程》明确“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并且将“体”放在了首要位置。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深化认识,要充分认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把握时代提供的教育改革机遇,改变体育学科“边缘化”的地位,从《规程》出发,确定体育教学方向。且在确定体育教学活动时,体育教师要坚持幼小衔接理论,从幼小衔接的视角下做体育教学分析。这样才能确保体育教学从大方向上正确,在贴合学科本身要求以及现实要求的基础上,导向后续的体育教学活动进一步开展。
  2.有效实现家校联动,做好家长教育工作
  一些家长对体育学科的认识度不高,配合程度较差。还有一些家长甚至害怕担心孩子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出现磕磕碰碰,不愿意孩子参加体育课。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和学生家长之间进行正向的沟通,要从家长出发,采取有效手段做好家长工作,增加体育教育的主体。首先,教师可以借助面谈或线上沟通的方式传输给家长体育教育重要性的信息,改变家长对体育学科的认识,获取家长的认可。其次,教师可以适当的和家长之间进行合作,让家长参与到体育教育工作中,如布置一些课后体育活动。这样家长能够成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导师和伙伴,一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也能够在获得家长认可的基础上更有效推进。
  3.关注学生习惯养成,增加学生体育自信
  一年级正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黄金期,教师要抓住这一黄金期,关注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习惯养成,增加学生的体育自信。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他们由幼儿园刚刚过渡到小学,在参与体育练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合理的习惯养成。为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们的体育运动习惯形成,先从学生们的认知出发,调整学生们对体育学科的认识,并且渗透安全意识教育。此外,教师也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习惯教育,如列队要快、静、齐等,这样能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让学生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产生科学的相应体育行为。
  4.关注学生身体发展,精心筛选教学内容
  一年级孩子他们的运动能力逐渐增强,动作协调性、柔韧性增加。教师在选择体育训练内容时要从孩子的这一特点出发,选择趣味性且多样性的体育教学内容。要加强基本动作的教学,并且加强体能训练,必要时可以开展专题训练,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但无论选择何种教学内容,教师都要注意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动静交替、循序渐进。这样学生才能够接受体育知识,并且吃透体育知识,体育课堂才会因此而“增厚”,内容才会贴合学生成长发展。
  5.变化课堂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兴趣发展
  小学体育教师要注意改变目前体育课堂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利用,弱化学生对体育学科的抵触情绪,并且增加学生体育参与兴趣,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主动性。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教师可以从幼儿园的“学玩”结合视角出发,融合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给学生熟悉而又有趣的体育学习体验。这样不仅能够弱化体育课堂带来的陌生感,也能够借助多元教法的使用为体育课堂增色。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要想顺利开展体育教学,发挥体育学科功用,提高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就要从幼小衔接背景下深刻分学生心理成长状况,要做到从学生出发,回归于学生,艺术性的采用上述教学对策。这样才能从科学的幼小衔接视角下打造高效体育课堂,体育课堂教学目的才会顺利达到。
  参考文献:
  [1]杭生青.以趣诱导幼小衔接——小学新生体育课堂习惯的养成[J].运动,2013(11):11-12.
  [2]谢鹏辉.我国幼儿体育幼小衔接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义亭小学 傅祖辉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发达,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单一的讲授法,很难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在新时期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初中数学老师要开动脑筋,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体融入到日常数学课堂上来。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整合的策略,以期对初中数学老师有所裨益。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融合策略  引言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在全球各领域得到普遍的推广,在教育
摘要:课后习题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少有教师关注小学语文课本的课后习题,使得课后习题形同虚设,进而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语文课本的课后习题起着对本节课程的一个导航作用,教师只要加以合理运用,就能发挥课后习题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习题;实效性;路径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后习题的地位因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同,其产生的作用也不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式涌入到了小学教育当中,其中微课便是一种典型的现代教育辅助工具,所谓微课教学就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微型视频教学,简单高质量的视频可以在短时间内输出重要的知识,不仅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利用其视频教学的天然优势,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半结构化”的学习氛围。通过这种信息技术与传统手段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能够更全方
摘要:养成教育是促使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式,养成教育强调在重视学生思想培养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养成。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综合进行熏陶培养,逐渐形成一个令人满意的結果,大量实践证明,养成教育对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探究了养成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关键词:实践活动;养成教育  一、引言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随着各地的综合实践教
摘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幼儿的年龄较低,这给幼儿教育带来了一些挑战。小班幼儿的午睡在幼儿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午睡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幼儿园中小班幼儿的午睡习惯都不是很好,这就需要教师去进行适当地引导,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本文首先分析了小班幼儿午睡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有效地促进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关
摘要:课堂互动教学的方式可以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不断交流增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方式和内容,寻找最适合当今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石。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探索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过去的教学方式对于当今的高中英语教学已经不太适合,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已有的资源进行科学的改编,注重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在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及为了应对新时代对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打破学科壁垒是我们教学中的一大壁垒,通过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来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是我们新时代教育的需求,在学科交叉中使学生对各个学科的认知更加深刻,学科与学科的相互融合促进了科学创新教育的发展,科学创新教育是我们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这个新时代的新生产物,因此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的创新型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刻思
摘 要: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已经开始朝向更为深入的方向开展,随之教育部门对于孩子们的综合成长也有了较高程度的重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如果其在参与区域活动时可以保持深度学习状态,那么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同时也可以使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实现综合性成长。所以下文就将对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阶段;区域活动;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所谓区域活动的深度学习
摘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幼儿阶段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时应当注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绘本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很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阅读绘本时能够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通过绘本教育也能够是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阅读习惯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育也在不断创新进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仍值得教师认真思考。  关键词:小学;小学语文;创新;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摒弃的点  1. 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了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