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防治楼面裂缝的技术措施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建筑施工中楼面裂缝的相关知识点,分别从建筑施工中需要重点加强的部位和施工中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以及建筑施工中防治楼面裂缝的相关技术措施加以分析和探究,从楼面上层钢筋网的保护、预埋管线处裂缝的防治、吊卸区域裂缝的防治、模板体系的质量要求、对浇筑质量的管理和楼面养护工作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希望给予广大建筑施工人员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建筑施工;楼面裂缝;防治技术;分析和探究
  一.引言
  通过对建筑施工中防治楼面裂缝的技术措施的分析,了解到楼面裂缝的产生大多集中在某些建筑的45°斜角部位,而且在进行浇筑工艺时,所选用的商品混凝土的性能是否合格,与楼面裂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将具体分析如下。
  二.建筑施工中需要重点加强的部位及混凝土性能要求
  1.施工设计中需要重点加强的部位
  在住宅工程施工过程中,房屋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的末端或外侧,由于混凝土受收缩性和温差变化影响,经常会引起阳角45°斜角裂缝。但就目前建筑设计来看,建筑施工规范侧重于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对于其收缩性和受温差影响等因素则没有得到综合考虑,致使住宅工程配筋量无法达到要求。阳角45°斜角裂缝,多是由于房屋四周阳角的混凝土,由于受到楼面梁限制而无法自由变形,导致楼面在配筋薄弱地带最先开裂,从而产生楼面裂缝,容易引起水源渗漏。
  2.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性能的要求
  在建筑施工时,通常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的形式进行施工。由于某些混凝土生产商为牟取商业利润,而采用价格和性能相对低廉的掺剂,或是采用大粉煤灰作为掺量,或是以细度模数低、含泥量相对较高的中细砂为主料加工制造混凝土,将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致使泵送混凝土浇筑工艺程序受到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混凝土性能的下降,也是建筑施工中导致楼面裂缝经常产生的因素之一。在这方面上,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混凝土性能管理机制,利用宏观调控政策,为混凝土制定合适的价格,并加强对不合格混凝土生产商的打压力度,从而改变混凝土性能和质量差别大的局面,鼓励建筑施工队伍选用高效优质混凝土进行作业。
  三、建筑施工中防治楼面裂缝的技术措施
  1.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保护
  在楼面混凝土板块当中,钢筋的抗拉受力能够起到抵抗外荷载所带来的弯矩的作用,同时还能预防混凝土收缩和温差变化造成的楼面裂缝。在建筑施工时,通过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保护,是防治和解决楼面裂缝的有效技术途径之一。不过,从目前来看,楼面混凝土板较为细薄,很容易受施工人员的踩踏而引起弯曲变形,且由于其与钢筋之间的高度相差较大,致使钢筋无法受到楼面混凝土板的依托保护,使得楼面上层钢筋网成为了施工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施工过程,各工种实行交叉作业的方式,导致大量施工人员在楼面混凝土板上来回走动、踩踏,严重影响到楼面上层钢筋。
  2.设置钢筋小马凳
  根据建筑施工的大量实践,在楼面双向双层钢筋加设钢筋小马凳,可以控制在每平方米钢筋设置3只小马凳,尤其是钢筋细小的楼面,加设小马凳后能起到明显有效的效果。
  3.合理安排工种交叉作业
  为减少大量施工人员对楼面混凝土板的走动和践踏,可以通过错开各工种的作业时间,来提高对楼面上层钢筋网的保护。同时,应该尽可能争取预埋线管和模板收头工作在绑扎好板底钢筋后及时进行穿插,争取两者同时完成。并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和施工常遇问题的教育,从根本上减少板面钢筋变形弯曲等情况发生,当必须在上面走动时,可以尽量沿钢筋小马凳的支撑点通行。
  4.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
  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通常是在混凝土浇筑工序进行时,在易于引起楼面裂缝的部位及负弯矩筋受力最大的区域进行铺设,从而起到扩大接触面,减少板面变形的作用。同时,为确保钢筋位置准确无误,需要在浇筑过程中安排数量充足的施工人员实行护筋工作。此外,在楼梯、施工缝等地方搭设临时通道,以便施工人员通行。
  四.预埋管线处的裂缝防治措施
  在预埋管线集中的地方,截面混凝土相对其他地方的要消弱得多,同时也是楼面裂缝集中的部位。在预埋管线直径较大的情况下, 开间宽度相应增大,容易促使走向和混凝土收缩方向相垂直的敷设管线引起楼面裂缝。
  1.增设加强短钢筋网
  在垂直于管线的地方,增设加强短钢筋网,间距维持在低于150mm,两端锚固长度则最好大于300mm。
  2.交叉管线处设置线盒
  在敷设管线时,通过在交叉处使用线盒的形式,可以有效规避立体交叉穿越带来的楼面裂缝隐患。此外,在管线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应该按预留孔洞构造的要求,在管线周围增设井字形抗裂构造的钢筋。
  五.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措施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浇筑商品混凝土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时间,而其他施工人员已经开始在上面实行绑扎钢筋、吊运材料等现象,造成了施工质量与工期之间的矛盾。并且,大开间楼面强度不足,很容易在受力时产生永久性裂缝,对于建筑施工有极大的危害。
  1.施工保证质量
  在建筑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注重施工质量,不宜过快施工。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进行不小于24小时的养护时间,从而确保楼面混凝土养护工作有效。
  2.避免养护期内的吊卸
  在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时间内,施工人员应该尽量避免吊卸大宗材料和大量人员在其上走动、踩踏,尤其是浇筑完后的2~4小时内,若是大量施工人员就开始实行钢筋绑扎工作,很容易带来楼面裂缝隐患。必须吊卸少量材料时,应该最大限度做到轻卸、轻放,待养护时间超过2~3天,才能够实行正常规模的施工。此外,为确保楼面局部荷载,在安装模板过程中,所有材料应该分散放置。
  3.开间楼面加密立杆
  在大开间楼面加密立杆,需要在搭设模板支撑架之前实施,方能有效增加刚度,减少变形,从而起到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并在浇筑完工后的楼面上铺设木模来扩散压力,进一步避免发生楼面裂缝。
  六.强化要求模板体系的质量
  通过强化要求模板体系的质量,最大限度减少模板质量对砼的表面质量的影响,从而控制楼面裂缝的产生。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
  按照施工方案的严格要求,应该选用足够刚度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人员不得随意更改,以免发生模板变形、支撑下沉等现象。
  2.严格执行拆模申请制度
  在施工当中,应该严格执行拆模申请制度,以避免模板周转不足、顶板支撑过早拆模等现象出现。
  3.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管理能力
  浇筑时选用的混凝土性能质量,会影响其强度,且与楼面裂缝息息相关。在施工当中,应该严禁私自在混凝土中加水,以确保混凝土和易性能好;浇筑时应控制速度,以免振捣不足;在抹平混凝土表面时,要科学掌握抹平的时间,抹平次数应大于2遍。
  4.楼面养护工作认真落实
  在建筑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认真落实楼面的养护工作,尤其是早期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工作。通过覆盖麻袋等方式,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养护。
  七.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施工中防治楼面裂缝相关技术的分析和探究,最大限度防治楼面裂缝的通病,能够加深施工人员对裂缝防治的了解和认识,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工程顺利完工。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明. 建筑施工中防治楼面裂缝的技术措施[J].低温建筑技术,2007,11,(01).
  [2]涂长明.防治楼面裂缝施工措施的几点研究[J].中国科技财富,2011,06,(03).
  [3]谢秋生,孟祥国.防治楼面裂缝的技术措施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0,(01).
其他文献
广东省老干部大学建校25年来,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学刊用刊、办报办刊培育学校精神,传播先进文化,推动学校走向科学发展之路。长期以来,我们把《老年教育》杂志视为提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特点,进而从免拆保温墙模结构体系的施工准备和施工要点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保温 复合剪力墙 结构体系 施工  1前言  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一种结合我国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经验和节能发展要求,自主研制开发的模板保温一体化新型建筑体系。该体系保温墙模在墙体混凝土浇筑后不拆卸,而是作为建筑物的保温构造,墙模与其中孔洞中灌注的钢筋混凝土组成
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农村民间组织蓬勃兴起并成为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此基础上,其合法性问题日益凸现。本文试从合法性概念入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当前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现状rn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21世纪是我国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节能减排的大力提倡,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打下了基石.同时,发展绿色建筑是落
期刊
盐城市老年大学建校30年来,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老年教育》杂志的宣传征订和学刊用刊工作,充分发挥其对于办学、教学、管理和引领各级各类老年学校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更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笔者对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建议.
众所周知,房地产开发是一项资金投入巨大、风险与收益较高的投资.在土地购置、前期建设等环节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要有大额资金可供支配并投入,才能保证后续的开发.然而,实务
期刊
为强化源头治理,注重超前防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近日出台3项管理规定,从制度上规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建设和建设项目中重要产品及设备的质量监督
毛泽东说过:印度过去的命运和将来的道路和中国有许多类似之点”。邓小平讲过:“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就不是亚洲世纪。真正的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是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