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历史与人类文明”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综述

来源 :历史教学·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2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环境史,南开大学,论坛,综述
  [中图分类号]X1-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6-0071-02
  2012年10月26日至28日,“环境历史与人类文明”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天津举行。该论坛是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在南开大学研究生院指导、众多兄弟院校大力支持下,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组织举办。是为中国环境史学科领域首次全国博士生学术聚会。
  本次论坛下设“环境问题的多学科关怀”“环境·空间·社会”“动植物资源与人类活动”“环境·水利·经济”“外国环境史探研”“环境史理论方法与史料整理”等六个主要议题,共收到学术论文36篇,来自18个高校、科研单位包括历史学、人类学、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60余位博士生参加了交流和讨论。论坛邀请美国著名环境史家唐纳德·沃斯特、北京大学包茂红、北京师范大学梅雪芹、中国人民大学夏明方和南开大学鞠美庭、王利华、陈志强、朱彦民、余新忠、付成双等知名教授,及侯深、夏炎、曹志红等新锐学者发表专题]讲或现场评点。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高国荣研究员还对论坛评奖活动予以了特别协助。与会青年学者和专家、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针对中外环境史研究和当代环境问题分别发表了学术观点。论坛安排密集、紧凑,气氛热烈,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现简要综述如下:
  1.对当代环境问题的多学科思考
  为推动环境史研究的跨学科交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学术接口,论坛特别邀请了部分从事当代环境问题研究的青年学人参加。面对当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现状,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生从专业角度为应对现实的生态环境危机给出了自己的专业见解和多角度的剖析。兰州大学王兰以青海省河南县为例,提出建立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牧民专业合作社对于有效地对抗自然灾害、更好地保护草场的意义。南开大学王瑜阐明了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关键是要建立起“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社会广泛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现代环境伦理观。南开大学王舒鸿认为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加大对中西部省区环境问题的政府规制,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中国环境效率整体提升。厦门大学周飞考察了新世纪以来以滇池为重点的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污染防治过程。云南大学和六花通过对云南丽江、大理、楚雄三地传统农耕方式和血吸虫病流行关系的研究,来考察云南少数民族农耕文化中的环境疾病观。
  2.关于外国环境史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者在环境史理论、方法的引介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与此同时,有关世界环境史的实证研究也正呈现丰富之势。北京师范大学施雱以二战后美国畜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问题为中心,考察了其造成的严重公共卫生后果,并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王玉山认为殖民时期美国东北部移民的杀狼行为,不但满足了其生存需求,也通过传说承续了传统,并制造了英雄杀戮恶棍的正义,使其精神需求得以满足。广西师范大学刘榕榕总结了公元6世纪爆发的“查士丁尼瘟疫”复发的特征及其影响,认为瘟疫的不断复发令拜占庭帝国遭受了沉重打击。北京大学乔瑜认为在殖民背景下,“干旱说”被作为关键词写入了澳大利亚的白板论,用以证实殖民地开拓的正当性。北京师范大学严玉芳以美国资深环境史学家卡洛琳·麦茜特为例,认为她的研究在宏观上比较全面、清晰地展现了性别与环境关系]化的历史脉络。首都师范大学杜宪兵考察了19世纪的印度霍乱,并就其流行模式进行了分析。
  3.关于历史上的动植物资源与人类社会生活关系研究
  作为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动植物资源,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必不可缺,这方面的议题在本次会议上得到了重视。复旦大学黄权生考察了武陵民族地区森林变迁的历史过程。北京大学李欣指出秦汉时期社会常规性取材活动可分为薪炭消耗和材木利用,两汉社会频繁的自然灾害亦与此紧密相关。石家庄学院赵九洲考察了明代华北的燃料危机,并就其产生的原因、社会影响、社会应对进行了分析。复旦大学张蕾认为早期江南的野生水竹资源十分丰富,对宋元文人宅院产生了重要影响,曲水修竹成为经典的造园法式。北京大学罗玮主要针对元明时代中央政府所颁布关于树木保护各项法令政策进行梳理。复旦大学徐文彬考察了明清福建地区的虎患,并就其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
  4.关于水资源以及相关作物种植、水利设施、水利工程研究
  清华大学王炳文对中古时期敦煌吐鲁番水利研究学术史进行了整理。南开大学方万鹏就水磨在中国起源的时间问题、唐代官方水碾硙政策的转变以及五代、北宋时期水磨发展的新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杜新豪考察了明清畿辅种稻运动的生态背景,厘清了先前畿辅种稻史中的若干观点。南开大学朱华就隋唐时期关中水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南开大学刘小朦梳理了金元以来张家口坝上地区的盐湖周边生态与人类活动的历史变迁。厦门大学许博考察了清代“石羊河”名及其指向,认为其名的出现,与下游镇番县河源水权观念的兴起存在密切关联。复旦大学穆俊研究了1930—1937年间绥远省大黑河水利工程计划。
  5.关于居住空间和区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南开大学张野认为以贵族为主体的游闲者与以苑囿为中心的游闲空间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文化互动。陕西师范大学刘兴成提出隋大兴城官员贵族住宅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西密东疏特点,此格局与城市地形地貌有关,受风水观念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荣华剖析了“含沙射影”一词从汉到唐词义的变化,认为这种变化反映了汉唐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陕西师范大学聂传平考察了北宋政府在对西北吐蕃居地的开发与开拓过程中的人与自然互动。陕西师范大学刘超建以1757—1795年天山北路东段屯垦为例,探讨了在国家政策下所进行的移民开垦—农耕技术选择—生态环境变迁三者之间的相应机制。上海理工大学刘振华在生态史的视野下考察了近代南阳盆地社会生态衰败的过程。西北师范大学雷兴鹤认为清代几百年间,甘肃陇东地区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6.环境史理论方法与史料整理
  南开大学连雯从环境角度考察中西传统人天观之差异。南开大学潘明涛评介了加州学派、裴宜理和周锡瑞等人的研究中如何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历史尺度的考量中。南开大学陈林博考察了威廉·克罗农对单向度“自然—文化”观的批判。清华大学张景平介绍了清华大学历史、水利两系合作开展的“河西走廊水利史文献抢救性整理计划”相关情况。南开大学曹津永讨论了环境史研究中的文化视角。
  以上诸议题在会议探讨中进一步得到深化,与会人员对于何谓环境史和如何进行环境史研究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作为新兴学术领域的环境史,国内的研究一直受到欧美环境史研究的影响,继续加大相关研究成果的译介和对海外进行实证研究是当前研究必不可缺的一环。另一方面,如何汲取、融汇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资源,结合中国实情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环境史研究,亦是我们急需解决之事。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一直重视环境史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率先在全国高校中成立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并于2005年、2008年先后组织召开“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会议和生态史圆桌会议。本次论坛旨在给有志于环境史研究的青年学子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发现环境史研究优秀青年人才,推动中国环境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相信此次论坛的举行,将对环境史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简介】潘明涛,男,甘肃武威人,南开大学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方万鹏,男,河南唐河人,南开大学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吴丹】
其他文献
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驱动创新与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一个新的数字化经济时代正在来临。同时,智能电网、微电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可替代能源成本和储能成本的不断降低,促使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与上游的电网和下游的IT将会有更多的交互和融合。展望2019年,施耐德电气认为数据中心将迎来以下五大新趋势。  新趋势之一:边缘计算将与云计算协同发展  过去的一年,施耐德电气看到了很多关于边缘计算的
摘 要 :国家的软实力既可以体现为一国外交政策的道义原则,也可以体现为该国文化中具有普遍吸引力的内涵,例如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人格理想和伦理价值观、艺术审美形式和整体的人文环境,等等。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和近代法国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值得加以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发展与当时宫廷和富有阶层对艺术的赞助和奖掖息息相关。艺术的华丽光芒又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格理想相辅相成。在借鉴意大利艺术的基础上,法国创造
4月30日,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在珠穆朗玛峰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开通全球海拔最高5G基站,成功实现5G信号对珠峰北坡登山线路及峰顶的覆盖。这将为珠峰登山、科考、环保监测、高清直播等活动提供有力通信保障。  今年4月,中国移动先后在海拔5300米珠峰大本营、5800米过渡营地、6500米前进营地建成开通5个5G基站,实现大本营到峰顶的5G连续覆盖。  此外,中國移动联合华为、准达,在珠峰5300米大本
新的发展目标旨在提高超融合系统在大型企业中的吸引力。  超融合技术正在飞速发展。  企业正在将存储投资从传统架构转移到软件定义的系统,以便实现更大的灵活性、更容易的配置和更低的管理成本。超融合系统——即将存储、计算和网络功能结合在一个单一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中——已经进入了企业的视线。  企业对作为传统SAN和NAS存储系统的潜在替代品的超融合系统的兴趣反过来又激发了主要存储供应商进入超融合领域,收购
摘 要 陕甘宁边区是抗战时期展示中共施政理念与实践的最佳样本,在建构中共政治形象中具有典型意义。中共力图通过报刊、图书介绍、赴边区考察等形式向大后方民众宣传边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把边区塑造为中国政治上最民主最先进的地区,从而构建一个既有先进理论指导,又具备善治能力的先进政党形象。这些措施扩大了陕甘宁边区在国内外的影响,增进了大后方民众特别是部分知识分子对边区及中共的了解,有力地提升了中共的政治形象
以下为企业成功部署物联网的基石,以及关于AWS IoT、IoT 1-Click、思科Jasper、Azure IoT、IBM Watson IoT和谷歌Cloud IoT Core的详细信息。  基本上不用你说,IT圈里的人都清楚,物联网(IoT)非常重要并且正以极高的速度飞速增长。据市场研究机构BI Intelligence估计,到2019年物联网设备将会达到233亿部。随着物联网连接越来越受企
日据东北时期,为了在伪满境内营造出一个万民崇奉的“国家信仰”,从而达到钳制民众思想,操控傀儡政权,实现将东北地区在文化上与中国母体彻底剥离等政治目的,日伪当局先后颁布了大量相关法令并辅之以各种行政手段,将伪满“国家祭祀”的基本内容由初期的“尊礼崇儒”调整为中后期的“惟神之道”,并将其纳入日本“国家神道”体系,最终实现了伪满“国家祭祀”的日本化。伪满“国家祭祀”的整体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是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学术年刊,因其所刊发的学术论文具有原创性,集学术性、前沿性、信息性于一身,被教育部评为CSSCI来源集刊。《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八卷已经由天津古籍出版社于2007年8月出版发行。作为主编,我感到本卷内容丰富而有特色,反映了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新进展,愿意向大家推荐这部佳作。  本卷强力推出的是11篇有关疾病医疗社会史方面的论文。近年来,这一领域异军突起
古代思想史的研究往往需要以文本阐释为基础,充分理解其选择的文本是为研究的重要基础。具体到中国历史文献,字词的细微之别即能反映出思想观念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借助传统“小学”的方法,对古代思想史的文本进行较为细致的文字甄别、文意辨析。在这一方面,《经义述闻》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子。《经义述闻》虽以小学为主,但其中对很多字词的辨析涉及较大的思想观念问题。在此试举两例说明。  《左传》僖公五年谓“神必据我
强化学习非常适合于监督学习或者无监督学习技术不能胜任的自主决策环境。  在人工智能领域,强化学习一直处于小众地位。但是,强化学习过去几年中已经开始在很多人工智能项目中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其最佳应用点是在环境情境化决策场景中计算出代理应采取的最优措施。  强化学习使用试错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实现算法奖励函数,因此,非常适合IT运营管理、能源、医疗、商业、金融、交通运输和金融等领域的很多自适应控制和多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