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科学命题吗?

来源 :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我认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命题是不科学的。因为就物质和精神的本质来说,二者是根本不能互“变”的,物质既不能“变”精神,精神也不能“变”物质。“物质变精神”,歪曲了精神即意识产生过程的本质,“精神变物质”则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这个命题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否定,从根本上动摇了唯物论。如果说“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对物质也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的观点,还仅仅是给唯心主义留下了一个缺口的话,那么,“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命题:则给唯心主义打开了一扇大门。
其他文献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现代化、教学结构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促使学生素质
<正>毕飞宇的小说《推拿》涉及了文学鲜少提及的题材——盲人群体的生活。不同于以往作品对特殊群体"自上而下的悲悯与同情",而是用平等的眼光感受着盲人的尊严,准确而细腻地
<正>彼得·卒姆托被认为是一位谜一样的人物,即使是在建筑圈子内部。他的产量不高,成立工作室三十多年来建成的项目不超过二十个;他的事务所控制在很小的规模,加上他也只有二
目前在仓储管理领域中,对于电子商务配送中心内小件拣选模式的相关理论较少,而本文正好结合了当今最先进的物流设备技术,提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货到人拣选理论,对该相关理论的
改革开2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迫切、最具有挑战性的就是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和农村落后的"三农"问题。党中央
<正> 无论哪门课程的教材建设,教材编写者首先必须明确两点:第一,整个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以及各门具体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基本理念是什么;第二,课程教材如何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依据武汉市2007年4-5月的大学生就业期望调查的客观结果,结合当前的社会状况和就业形势分析了武汉市大学生的就业意识状况。
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通过创作者完美的构思和舞者投入的表演将舞蹈的内涵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舞蹈教学中,对优秀的舞蹈作品进行赏析,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们的美感同时提升了学生
衔接论从 2 0世纪 70年代初现端倪至今 ,已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本文依据衔接理论 ,结合语言实例 ,详细地探讨了各种词汇衔接机制在语篇连贯构建中的独特语用意
以人工氧化煤为原料,研究了3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FM、CTAB和SDS对氧化煤泥浮选效果的促进作用,再用润湿热和红外光谱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氧化煤泥浮选的促进机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