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的发动机悬置系统传递力仿真分析研究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i243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动机悬置系统是汽车NVH性能重要的组成零部件,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通过悬置传递力的大小可以更好地进行评价,因此悬置传递力的获取,成为了能否实现该评价方法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悬置测力传感器的布置位置进行了分析,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悬置元件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悬置螺栓应变与悬置激励的关系,验证了在该位置布置传感器的有效性。
  关键词:发动机悬置  隔振  悬置力  有限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U464.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4(b)-0080-03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ransmission Force of Engine Mounting System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ng Kaiyan1  Wang Lingxi1  Ren Xiaoxue2
  (1.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110159 China;2.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110122  china)
  Abstract: Engine mou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utomobile NVH performance.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performance of engine mount system can be evaluated by the size of mount force. Therefore, the acquisition of mount for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In this paper, the layout of the mounting force sensor is analyzed,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mounting element is establish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ain of the mounting bolt and the excitation.
  Key words: Engine mount system;Vibration isolation;Mounting force;Finite element analysis
  隨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客户还是汽车企业对整车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汽车NVH(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性能作为汽车高品质的代表,自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发动机即是传统汽车的主要动力源,也是汽车的主要振动噪声源,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发动机振动噪声进行控制会直接影响到整车NVH性能的好坏[1]。目前,发动机振动噪声性能的控制,主要通过发动机悬置系统隔振来实现,即发动机悬置系统隔振性能的优劣,决定了整车的NVH性能[2]。
  对于发动机悬置系统隔振性能的优劣评价,普遍采用的是通过悬置加速度的方法,即测试悬前和悬后的振动加速度,然后用振动加速度的比值进行振动的衡量,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方便易行,缺点是某些工况下会受到较强烈的干扰,尤其对于新能源汽车[3]。另外一种方法则是通过悬置传递力的大小来衡量悬置系统隔振性能,该方法的优点是测试结果受外界干扰小,评价指标稳定,但是缺点是测试比较困难[4]。本文探索了一种基于电阻应变片方法的发动机悬置力测试方法研究,为悬置传递力的测试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1  测试方法分析
  本文所涉及的样车的发动机悬置系统采用四点式布置,右悬置布置在动力总成的发动机侧,左悬置布置在变速器侧,前悬置布置在变速器前端,后悬置布置在变速器后端,如图1所示。左、右两悬置主要承受发动机的垂直载荷及垂向振动,而前后两悬置主要起到抑制动力总成的俯仰及水平运动的作用。
  当动力总成工作时,发动机以及变速器产生的惯性力、惯性力矩、倾覆力及力矩等均通过悬置支架(动力总成侧)—悬置元件主体—悬置支架(车身/副车架侧)这一路径传递到车身或副车架,因此测量动力总成传递给车身或副车架的力,必须考虑在该传递路径中选取合适部位布置传感器。由于悬置支架与发动机或车身的连接点一般有多个,难以在此位置布置传感器,因此选择将传感器布置在悬置元件上,这样可以避免测试结果的差异,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样车采用的悬置元件为橡胶件,悬置元件结构主要包括悬置支架、胶体、胶芯钢套及螺栓组成。在悬置元件的主要结构之中,悬置胶体部分由于变形量较大而且不规则,不适合布置传感器。悬置支架由于体积较大,同时与发动机及车身连接点较多,不容易测得准确的传递力大小。悬置中心的螺栓是悬置力传递的必经途径,而且体积较小,结构单一,容易获取较为准确的悬置力大小,因此,选择在连接螺栓上布置测力传感器,如应变片或压力传感器,测试悬置力的大小。
  2  悬置元件有限元分析
  为了能够验证在螺栓上布置传感器方案的有效性,本文在ANSYS中建立了悬置元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在悬置支架施加载荷的方式,模拟悬置元件受力过程,验证方案的有效性。   2.1 网格划分
  首先将悬置元件三维模型导入,进行前期处理。通过几何清理、网格划分、网格检查等主要步骤[5],将支架、胶体、螺栓、胶芯钢套等主要部件进行网格划分。之后将网格文件导入ANSYS中,如图2所示。悬置有限元模型中共有38156个单元。
  2.2 材料设置
  模型中悬置支架、螺栓、胶芯缸套等材料均为钢制材料。除螺栓采用45号钢材料外(材料参数见表1),其余部分材料为结构钢材料(材料参数见表2)。
  悬置元件的胶体部分主要为橡胶材料,橡胶材料具有超弹性非线性材料,在软件中提供了以下几种本构特性拟合方法,包括:Neo-Hooke模型、Ogden模型和Yeoh模型、Mooney-Rivlin模型等。本文根据橡胶元件结构特点,采用Mooney-Rivlin模型对橡胶材料本构特性进行拟合,具体参数值见表3。
  2.3 边界接触定义
  根据悬置元件的工作原理,需要对悬置元件总成中相互接触的零部件进行边界接触的设置,包括:悬置元件主胶体和限位块,螺栓和悬置支架交界部分、胶体与悬置支架及钢套。
  悬置主胶体和限位块仅在极限情况下才会接触,属于间歇性接触,在接触过程中不发生相互侵入,因此通过接触中设置的Rough方式定义。螺栓和悬置主要靠螺栓的预紧力将螺栓、垫片、悬置支架固定为一体。在悬置工作过程中,各部件间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因此通过Bonded将以上几个部分进行约束。悬置的胶体与悬置支架钢套之间通过硫化过程成为一个整体,边界部分没有相对位移,因此对于胶体与悬置支架和钢套之间也采用Bonded进行约束。
  2.4 施加载荷
  根据发动机悬置元件的工作特性,在模型过程中对悬置施加位移激励,能够在保证模型收敛性的前提下,更有效模的对悬置受力变形进行模拟。在模型中位移载荷施加位置定义在发动机侧悬置支架上,方向沿胶体主簧垂直方向(Z向)。位移激励采用正弦波的形式,频率与发动机怠速时2阶激励振动频率相同[6]。由于基础车怠速转速为800转/min,根据发动机激励频率计算公式:
  式中,n—发动机转速;i—发动机气缸数;τ—冲程数,四缸机为2;v—发动机振动阶次。
  基础车发动机为四冲程四缸机,主要激励频率为2阶次,因此计算得到发动机怠速时主激励频率为26.7Hz。
  2.5 悬置元件仿真分析
  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如图4、图5图所示,悬置螺栓中部应变曲线。加载曲线和应变曲线变化规律一致,均为正弦波,说明悬置螺栓应变与悬置位移变化存在较为固定的比例关系,证明可以通过测量螺栓中部应变方法分析悬置系统位移。橡胶悬置元件刚度在撞击限位块前基本呈线性状态,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悬置应变分析悬置系统受力。
  3  结论
  (1)通過分析确定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测力时,传感器布置位置为悬置螺栓中部为较为合适的位置。
  (2)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的动力总成悬置元件模型,在模型支架上添加位移激励,获得了悬置螺栓中部的位移响应。结果表明,悬置螺栓的应变大小和悬置激励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可以采用在悬置螺栓中部布置应变片的方法获取悬置传递力。
  参考文献
  [1] 苏新.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汽车加速行驶噪声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2] 曾发林,胡枫.基于声品质贡献因子的发动机悬置优化[J].汽车工程,2020,42(5):628-635,643.
  [3] 高东阳.考虑幅频特性的悬置特性分析及悬置系统隔振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9.
  [4] 杨建国,邓小强,胡浩炬,等.基于惯性力的动力总成悬置载荷谱解算方法研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20,58(6):70-75.
  [5] 张彦斌,周宏涛,贺新峰.基于CAE技术的发动机悬置软垫设计[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7,39(4):37-39.
  [6] 王田修,王晨光,杨洁丹,等.汽车发动机悬置安装点最佳位置的优化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38(10):215-22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对电力系统加工生产也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影响,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配电系统当中,电力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控制开关,实现对城市用电的自动化配送。而自动化的配电系统也不是万无一失的,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对城市配电系统自动化及故障处理方式作出了相关研究探讨。  关键词:城市配电系统 自动化 故障处理 信息化设备  中图分类号:T
摘 要:压接是一种通过让金属在规定限度之内发生变形进而实现导线连接的技术。为了更好地判断线缆压接质量,针对耐拉力值判断导线压接质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拉力曲线的线缆压接质量判断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判断试验件的压接质量和最佳档位的选择,有效提高了判断导线压接质量方法的可靠性。  关键词:可靠性 压接质量 耐拉力试验 拉力曲线  中图分类号:V19 文献标
摘 要:目前,建筑工程体系得到优化和完善,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物及大型基础施工方面的要求。然而,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表面系数小、水热化释放集中、内部升温速度快的特征,在实际施工期间时常出现混凝土温度裂缝等质量问题,如不及时处置,会给结构造成严重的隐患,影响建筑物安全。所以,为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预防和减少混凝土温差裂缝等问题的出现,本文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技术
摘 要: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也是当前中国面临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对土地荒漠化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必须掌握中国土地荒漠化的具体情况,因此需要开展有效的土地荒漠化监测工作。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中国土地荒漠化监测工作,分析了遥感技术在中国土地荒漠化监测中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了遥感技术在中国土地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展望。  关键词:遥感技术 土地荒漠化 监测工作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
摘 要:随着电网并网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供配电设备种类的不断增多,高压系统经常出现直流屏蓄电池故障问题,严重影响了高压系统的运行性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维护直流屏蓄电池,现以钢铁企业为例,根据蓄电池常见的运行方式,针对直流屏蓄电池存在的故障问题进行简要地分析,并从初始充电与放电工作、浮充与均充、电池容量测试与维护、设备的故障检查及问题处理4个方面入手,为实现对直流屏蓄电池运行维护提出具有建设性
摘 要:汽车是一个流动性的污染源,排放的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该文以替代汽车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现代人民对自行车的需求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停放自行车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跳跳板的平衡原理,设计节省自行车排位空间的防倒框架,解决人行道的堵塞、被淋雨生銹及不同小区乱停放自行车的突出问题,为文明停车提供快捷方便,对城市的群众创造绿色通道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自行车 排位空间 防倒框架
摘 要:地理信息监测数据基本统计是地理信息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地理信息监测采集的点、线、面等几何特征类型和地理实体对象,进行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的数量、密度、位置、高程、范围等内容的统计。地理信息监测基本统计流程分为数据预处理、统计配置、基本统计计算、变化量统计、转移矩阵计算、统计结果生成6个部分。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重点探讨省级地理信息监测数据统计方法及关键技术。  关键词:地理信息监测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工艺的进步,为满足市场中对细支卷烟的需求,必须要对细支卷烟测试台进行技术改造,使细支卷烟的尺寸能够符合市场要求。本文以5.4mm细支卷烟测试台改造为例,首先对综合测试台技术改造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对改造后的卷烟检测结果进行研究,以提高测试台的改造应用价值,提高细支卷烟检测质量。  关键词:综合测试台 细支卷烟 技术改造 卷烟检测质量  中图分类号:TS45
摘 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快速获取地物表面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维点云信息,建立精细的真三维模型,但该技术在考古和文物保护方面应用并不是很广泛。本文以校园内一尊雕像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该雕像的点云数据,首先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三角网优化建模,根据曲率变化进行点云抽稀,重构三角网;最后进行纹理映射,构建了该雕像的真三维模型。该模型效果真实、细节丰富。该方法大大减少了文物信息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