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体外灌注培养脂肪组织并诱导成肌的可能性及其机制。
方法采用生肌诱导液体外灌注培养带血管蒂的大鼠腹股沟脂肪筋膜瓣;3周后二乙酸荧光素/碘化丙锭(FAD/PI)染色法观察其组织活力;组织学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结蛋白(Desmin)和成肌分化因子1(MyoD1)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esmin以及生肌因子5(Myf-5)和MyoD1的表达情况。
结果FAD/PI染色显示诱导液中培养的脂肪组织在3周时仍有较好的活力。组织学观察,经诱导培养基诱导培养的脂肪组织局部有类肌样组织形成;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有Desmin和MyoD1阳性表达。蛋白定量结果显示,与无诱导对照组(0.028 2±0.027 1)比较,诱导组中肌肉特异性蛋白Desmin(0.114 5±0.153 1)的表达略有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2,P>0.05);成肌分化因子MyoD1(诱导组和无诱导组分别是0.255 2±0.103 2和0.023 9±0.024 6)的表达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7,P<0.01);Myf-5的表达量未减少(诱导组和无诱导组分别是诱导前的1.00倍和0.1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5,P<0.01)。
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了采用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培养的脂肪组织可以在体外存活至少3周,并且经成肌诱导液培养局部可以转化成类肌样组织,肌肉特异性转录因子Myf-5和MyoD1可能都参与了脂肪组织的体外成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