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wen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利工程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工程之一,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要求施工人员将所有因素考虑在其中,以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地基工程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到后期使用功能的充分发挥。在地基工程施工中,灌浆施工技术是最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本文就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就参考。
  关键词: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水利工程;地基工程;防渗性
  自改革開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水利工程作为国家重点项目之一,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推动了水利事业发展的进程。水利工程的施工关系到后期的使用情况,一般来说,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一旦出现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是水利地基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不仅能够对地基工程起到加固作用,还具有适应能力强等优点,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防渗性是水利工程建设的最根本要求,而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就能够有效的保证其防渗能力,使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
  1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1.1 在岩溶地区的应用
  1.1.1 高压灌浆技术的应用情况
  由于岩溶地区的地形地貌相对比较特殊,施工人员一般都会采用高压灌浆施工技术来提高该地区填充物的密实度,从而保证该地区水利工程的稳定性,提高该地区的防渗能力。除此之外,高压灌浆设备一般会将水泥浆直接喷射到土壤当中,此时土壤会与水泥浆相互作用,能够改变土壤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密实度,达到防渗与抗裂的目的。
  1.1.2 高压旋喷灌浆技术的应用情况
  在采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在岩溶地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般会采用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即将机械设备的钻头深入到地下制定位置,然后通过高压泵将水泥浆直接灌注到土壤当中,在由设备的高速旋转,使水泥浆与土壤相互混合,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土壤结构的密实度与稳定性。这一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稳定性的要求。
  1.1.3 基础灌浆技术在浅层含岩溶地区的应用情况
  浅层含岩溶地区也就是说岩溶位于地层的浅层部位,如果水利工程在这一地区建设,那么施工人员一般会将浅层岩溶直接挖掘,然后通过灌浆技术来提高其稳定性与密实度,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1.1.4 基础灌浆技术在深层岩溶地区的应用情况
  深层岩溶地区,也就是地基中岩溶的深度超过50m。针对这一区域,如果施工人员多使用的基础灌浆技术施工难度较大,工程较为复杂,那么可以选用其他灌浆施工方式。如果我们可以采用普通的灌浆技术,当施工人员将水泥浆灌注到地下之后,周边的填充物必然会相互排挤,此时水泥浆液就会与填充物相互结合、固化,最终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稳定性以及施工质量。
  1.2 加大吸浆的水利工程灌注方法
  一般来说,施工人员在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岩峰灌浆的时间会持续1~3h,并且此过程中,水泥的用量也有一定的限制。也就是说,在单位面积内,施工人员所灌注水泥浆的量在120~220kg之间,那么在吸浆岩缝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只需要根据正常的施工顺序进行即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市供热根源往往会遇到大量西江的岩峰,此时水泥的使用量远远不足,此时施工人员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并且也必须要避免水泥浆从其他部位溢出。
  对于以上情况,我们采取以下方法对其处理:
  (1)采取限流措施。限制单位时间内对岩缝关注砂浆的体积,一般情况下,应该将灌注的速度降为10-15L/min,采取限流的目的是减小砂浆在岩缝中的流动速度,从而使灌入的砂浆快速沉淀并凝结。
  (2)采用降压处理法。采用降压处理法的原理是降低灌浆的压力,从而减小砂浆流动的速度,依靠较小的压力来维持砂浆的自流状态,自流的过程中砂浆不断凝结,当砂浆在岩缝中不在流动时适量增加压力,然后可按照一般的工序进行灌浆。
  (3)采用多次灌浆法。多次灌浆法就是在对岩缝进行灌浆的时候是有间歇的,每灌浆一段时间就要等待一会,像这样保持有间隔的对岩缝进行灌浆,灌浆的间隔时间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需要来定,但是灌浆时间一般也不要大于8小时。
  2 灌浆施工技术在严重漏水的情况下使用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漏水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选址出现了问题,当出现这种现象之后,不仅会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的资本,还无法提高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针对于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灌浆施工,以避免出现渗水的现象。
  2.1 采用模袋灌浆的处理方法。模袋灌浆法中使用的模袋具有很强的耐磨性,常用的模袋材质多为尼龙、聚丙烯等。在使用模袋灌浆的时候,模袋中装有水泥砂浆,在模袋互相挤压的过程中水分流失,袋中只剩下水泥及沙土,因此降低了水泥砂浆的含浆量,提高了砂浆的凝结速度。因为受到了模袋的束缚,模袋中的沙土不易流失,起到了很好的溶度阻塞作用。
  2.2 采用填充级配料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采用的填充级配料多为水泥、粗砂及砾石,在使用历史作为填充级配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砾石的大小。假设在单纯使用砾石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很好的成效,则可以利用粘稠度较高的水泥冲灌级配料,水泥冲灌及配料的主要组成材料一般为砾石、砾石与沙土混合物,使用这两种材料的目的是可以形成自然的反过滤层。在级配料的过程中,配料的材料和数量应该灵活掌握。使用粒料的主要是使用加大的粒料在狭窄处形成“桥架”,使用巧匠将缝隙在中途完全阻塞,形成反过滤层,以达到将整个通道堵死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础灌浆技术虽然存在着很多的优点,但是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这种灌浆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例如在熔岩地区要想进行灌浆工程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再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制定出最佳的工程方案,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工程。对于吸浆量大的地区虽然灌浆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这种地形容易造成砂浆的扩散,进而提高工程建设成本。如果发现水利工程出现严重漏水现象,使用这种技术要比其他的灌浆技术要求复杂的多,但是如果真的能够正确的使用基础灌浆技术,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灌浆效果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成本。
  参考文献
  [1]许厚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中特殊地层的灌浆方法[J].水利发电设计与施工,2005.
  [2]刘伟,金涛,杨晓娟.浅谈大坝基础灌浆设计思想[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
  [3]石涛,杜念文,郑煌.江河水电站基础灌浆试验[J].水电与新能源,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与教学科学整合意味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小学数学    近年来,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空前的拓展。信息技术与数学相结合,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
分析大连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育鲲”轮认识实习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考核与评分标准等方面的不足,结合“育鲲”轮的营运模式和实船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
摘要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得到长足的进步。随着社会需求和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正在完成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的规范化问题正日益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何实现产学无缝对接?如何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按照岗位的实践标准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制定专业课程标准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课程标准;实践标准;产学无缝对接  
根据《关于开展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认定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了交通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的认定工作。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程序,经评审认定:浙江交通职业技
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解读的方法,阐述主体间性的理论原则与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英语"主体互动"教学模式所蕴含的契合性,参照主体间性的理论原则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及调查研究,初
近年来,青海女子职业技术学校着力打造家政服务培训特色品牌,投资77万元建立功能完善的家政服务业实训基地。2011年该校共培训女子学员3150人次。
摘 要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方法,相信对于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英语教学;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91-02  English Teaching How to Adapt to Occupation
摘 要:随着企业投资规模稳步扩大,投资结构得到优化,从传统的铁路施工为主延伸到公路、市政、房地产、矿产、基础设施等领域。企业的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是加强集团化建设,实现战略管控的必然要求,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是整合采购资源,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是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采购成本的必要措施,是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设备物资;采购管理  一、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体系的创
结合实践分析校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意义,从制定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优化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周密的教学实习船调度运行方案、建立学生在船管理制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条件  2.1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