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营养流加主要是选择适当的全营养培养,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营养的补加,通过补加的营养来弥补菌体因生长代谢而消耗的营养物质,同时也可以降低发酵培养基的浓度,避免富营养对于
【机 构】
: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市氨基酸高效绿色制造工程实验室,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营养流加主要是选择适当的全营养培养,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营养的补加,通过补加的营养来弥补菌体因生长代谢而消耗的营养物质,同时也可以降低发酵培养基的浓度,避免富营养对于菌体活力的抑制。因此,采用全营养流加策略能够解决L-谷氨酸发酵后期菌体活力不足和产酸能力下降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流加条件为从发酵2 h开始流加,持续24 h流加体积分数为60%的流加培养基。在此条件进行L-谷氨酸发酵,生物量(OD 600)达到了66,提升了29.4%,菌体转型时间提前了2 h,L-谷氨酸产量为168 g/L,提高了22.
其他文献
综合运用产业集中度、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产业重心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对中国柑橘生产空间演变特征,以及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78-2015年中国柑橘生产空间呈现扩张态势,可分为急剧增长期(1978-1991年)、低速增长期(1992-2000年)、稳步增长期(2001-2015年)。中国柑橘生产空间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华东地区,具有"北冷南热"的空间结构。柑橘生产
以烟台市的芝罘岛风砂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色度特征,并结合光释光测年探讨末次间冰期该地区的气候。结果表明:1)色度参数L~*均值为52.13,在整个剖面表现为黄土层L~*高于古土壤层,指示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a~*、b~*、C~*、h~*均值依次为11.18、25.03、27.43和0.421,其值均表现为古土壤层高于黄土层,指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2)各色度参数在剖面垂直方向上呈现峰谷交替的3
为提高生物合成己二酸的能力,基于计算酶设计对5-羧基-2-戊烯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口袋进行改造。基于蛋白质和底物分子结构模型,通过对Ser 88、Leu 89、Ile 90、Pro 91、Ala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通信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世界正被不断数字化,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联接越来越密切且相互作用力越来越大。城市作为承载现代文明的主体,在数字化
为提高活跃链霉菌(Streptomyces actuosus)发酵生产那西肽的强度,对1株已应用于工业化生产那西肽的菌株11-27进行了恒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中医骨科的常见病。发病年龄多为40~70岁。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其病程长,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肩周炎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