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黎、回、蒙古和鄂温克族成人认识方式的比较

来源 :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jklfk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黎、回、蒙古和鄂温克族成人认识方式的比较郑雪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及其与文化相联系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等心理特征。即使同一个民族,由于生态、生产活动方式以及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心理上也会存在着一定...
其他文献
公元9世纪,为了翻译佛经的需要,藏族译师编纂了《翻译名义大集》,并由吐蕃赞普敕命刊行,使其成为翻译梵文佛经的语典,被尊奉为金科玉律。《翻译名义大集》共分283类,有9565个专用名词,梵藏对照,系藏族历史上第一部双语对照辞书,1000多年来不仅是人们查考的主要工具书和规范藏文的语典,同时还是编纂藏文辞书的语料库,对藏文辞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届藏传佛教教义阐释会议于2012年12月1日至2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联合举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办。藏传佛教界高僧大德、在京的部分藏学专家学者、中央统战部、西藏和四省藏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6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会期间,藏传佛教界高僧大德和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弘扬优良传统,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许多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民族文字古籍。本文以彝文、东巴文、傣文文献为重点,全面论述云南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产生、构成以及在政治、经济、历史、科技、哲学、文艺和伦理等方面的珍贵研究价值,并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分布、管理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管理、译注出版和建立信息交流中心等可行性开发利用措施。
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在几年的全区古籍普查工作当中发现了不少珍贵文献,继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藏元刻《因明正解藏论》和西藏博物馆藏元刻《释量论》,2012年拉萨市尼木县发现多种元刻本,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量理宝藏》《阿毗达磨杂集论》《大乘庄严经论》《律藏》《阿毗达磨俱舍论》《三律仪轨》等6种古籍,不仅充分展现元大都刊刻藏文古籍的盛大画面的同时,而且反映萨迦王朝与元中央政权的密切关系。文章即介绍拉萨市尼木县切嘎曲德寺古籍普查及发现元刻本的始末。
玛悟觉寺■位于西藏山南措美县,由娘·尼玛沃色创建于12世纪中叶。文章介绍了寺院历史、宗教活动、历代阿达等情况,着重介绍了其创始人娘·尼玛沃色及其子珠贡的情况。
第四世阿莽活佛·晋美次臣南嘉是一位在拉卜楞教区历史上处于较大变革时期的重要人物,为拉卜楞教区的社会稳定以及各民族和睦相处等做了诸多工作。本文以他一生中的几个阶段和一些重要事件为聚焦点,叙述了位于西藏东北边缘、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和四川省北部的广大拉卜楞教区的社会变革。
本文论述了该著作中马恩早期关于民族形成、民族关系问题、民族殖民地问题、民族语言形成问题的思想理论。认为马恩关于民族形成的上限同国家形成的上限的一致性的观点始终是一贯的,指出任何把民族形成的上限再往前推断都不符合马恩的观点。文章对如何观察、认识民族关系的理论,作了深入系统地论述,着重论述了马恩所讲的“外部交往”即民族关系的交往对“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的发展与变化的作用问题;如果把误解为“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不仅发生和存在于民族之间,也发生和存在于民族本身的内部,并以此作为经典依据,是不符合原著的
本文对早期生育信仰的产生、形式、过程和特点等进行了探讨,认为生育信仰源于原始人崇尚生命,对产生生命现象的崇拜,亦即对生育能力的崇拜,它出现在图腾崇拜之前。生育信仰有女性崇拜、图腾崇拜、男性崇拜等形式。最早所见生育信仰的偶像为孕体雕像,它是对生命产生过程的写实,没有性别的区分。女性崇拜是生育信仰最初阶段的重要时期,表明人类对性别有了明确的认识,对生命孕育者在性别上的肯定。但女性崇拜不是图腾崇拜,它曾与图腾崇拜并存过一个时期。男性崇拜的出现使生育信仰发生了较大变化,即生育的主体突出了男子的作用,它一方面说明人
文章以2010—2012年在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那嘎村的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政策分析和具体的田野个案,呈现了当前西藏农村的医疗体系及其运作情况,以及村民们对各种疾病及治疗方式的认知与实践,探讨了多元医疗知识体系在西藏乡村社会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既彼此区分又相互联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