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揭示不同水平男子短跑运动员髋、膝关节力矩的特点及其与竞技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3名男子短跑运动员(6名一级运动员和7名二级运动员),采用ISOMED2000等速肌力系统测试运动员髋、膝关节屈、伸肌的向心等速肌力.结果:①全体运动员右侧髋关节屈肌在60°/s时的相对峰力矩与个人最好成绩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615,P<0.05);②一级运动员双侧髋关节屈肌在60°/s和180°/s时的相对峰力矩均显著高于二级运动员(P<0.05);③一级运动员左侧髋关节屈肌在60°/s和180°/s时的峰力矩对应角度显著小于二级运动员(P<0.05);④全体运动员髋关节的屈伸肌峰力矩比值在60°/s和180°/s时分别为0.50-0.52和0.48-0.51,低于膝关节相对应的0.60-0.61和0.67-0.70.结论:快速有力的屈髋前摆可能是区分短跑运动员水平的关键因素;相比膝关节,髋关节更应作为短跑运动员力量发展的重点;加强屈髋肌群的力量训练,可能是短跑运动员提高100米成绩和预防损伤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