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本教研效率的提升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a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悄然而至。“互联网+”时代不仅改变着教育教学方式,也改变着教学研究方式。和传统校本教研相比,数字化校本教研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互动交流、便于管理考核,标志着校本教研进入新阶段。只要我们一切从教学研究的实际出发,从优选人员起步,从精选内容推进,从优化形式深入,从完善评价提升,数字化校本教研就一定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逐渐成为校本教研实施的新样态,在提高教研效益、优化课堂质态、助推教师发展、促进均衡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数字化 校本教研 基本特点 方式变革
  校本教研,是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依托校本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校本教研是当前学校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优化课堂质态、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
  随着“互联网+”时代悄然而至,传统教学研究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相关需求,推行数字化校本教研迫在眉睫。所谓数字化校本教研,就是建立在以网络传输为平台、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环境中,运用数字化技术,依托网络教研平台(如专题网站或QQ、微信群),开展多形式、立体化、开放型、交互式的网络备课、研讨等教学研究活动,以此促进校本教研长效、高效、灵活地开展。就过程而言,数字化校本教研既将校本教研以数字化的形式(如数据图片、视频、音频、网络等)记录下来,又以数字化的形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数字化校本教研是校本教研的新阶段,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校本教研新的表现形式,也是校本教研的高级阶段。作为校本教研的高级阶段,数字化理应成为校本教研优化的必然策略。
  一、优选人员,发挥指导团队作用
  组成适合的指导团队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前提。学校要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式配齐、配强指导团队,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引领教师队伍高位发展。那么,数字化校本教研该如何优选人员,充分发挥指导团队的作用呢?
  1.在线优化参与人员
  数字化教研依托数字化平台,将教研活动的时间、空间无限扩大,给活动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的这种优势,扩大活动参与的面,让更多有兴趣的人都成为教研活动的成员。一是吸引其他学校教师参与。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遇到同样问题的不仅是本校的教师,其他学校的教师可能也有同样的困惑。借助数字化平台,将这些有共同问题的对象组织起来,就相同的问题进行研讨。大家都有共同的经历、相同的问题,讨论起来就更有针对性,更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聘请相关家长与学生参与。常态教研活动的不少问题之所以难以取得实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参与主体的缺位,即任教班级学生、家长未能参加研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都要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学生最有发言权。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对学生的情况知之甚多,看得更深、更透。数字化平台给了学生、家长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家长的参与成为可能。
  2.在线优选专家团队
  数字化校本教研依托网络平台,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给优选指导团队带来了可能,有利于提升过程指导的层次。为此,学校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做法,用好、用足数字化资源,真正做到优选指导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的指导作用。一是优选校内名师。要打破传统教研组的分割方法,将全校的名优教师按学科或类别进行集中,成立学校名师指导团队,每周集中在网络平台指导校本教研工作。成立学校名师指导团队,将分散的名师集中起来,发挥大家的智慧,集中解决共性问题,促进数字化教研实实在在地开展。二是优选校外名师。相比于校内,校外的名师数量更多、层次更高、能力更强。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资源,在线聘请全国专家名师担任指导教师,借助校外专家名师的力量,提高名师指导团队的人员层次和指导能力,提升教研活动的档次和影响力。
  二、精选内容,发挥内容的基础性作用
  内容是研究的基础。没有具体的内容,研究也就无从谈起。有了合适的内容,教研组成员研究起来才能紧扣内容,发挥集体智慧深入进行“靶向”研究。这就要求活动组织者要从“研什么”入手,坚持问題导向,从学生、教材、教师的实际出发,选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或成员普遍关注的其他问题作为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发挥内容的基础性作用,夯实教研活动的基础。数字化校本教研在内容选择方面有着许多明显的优势。那么,作为与时俱进的教研方式,数字化校本教研该如何选择研究内容呢?
  1.在线了解征集话题
  开展教研活动首先要知道“研什么”,也就是弄清楚研讨的内容。这就要求活动的组织者要根据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拟定合适的研讨主题。数字化校本教研也要做到内容先行,把成员真正关心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为了使研讨的内容贴近教育教学的实际,活动的组织者要充分发挥数字化的优势,借助数字化平台,提前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大家关注的重点,从共性问题中确定活动研讨的话题。
  为了提高调查话题的质量,活动的组织者在编制问卷的时候要注意围绕学生、教材、学校等具体情况,力求做到简单、明了。要兼顾共性和个性,既有客观的选择内容,也有主观的描述内容。还要注意问题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归类呈现,便于操作。为使调查的结果更加客观、真实,所有问卷一律在线、匿名填写,后台自动汇总,让成员普遍关心、有一定研究价值的话题凸显出来。
  2.在线确定话题领衔人
  为提高活动的组织化程度,学校要明确每个教研活动的牵头人,定期进行教研话题的征集、筛选工作,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汇总,挑选有代表性的话题作为一段时间内数字化校本教研的话题进行集中研究。筛选出来的候选话题要基于课标、基于学生、基于学校的实际,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话题有了,需要有人领衔。为此,可以从数字化研究的实际出发,实行话题领衔制度。由于不同教师研究的兴趣、特长不一样,各人研究的重点也不一样。实行话题领衔制度,就是由对某一个话题感兴趣、并且有一定研究基础的老师作为话题领衔人,具体负责本话题的发起、研讨工作。实行话题领衔制度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个人的学术专长,放大研究成果。教研组在线挑选有一定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担任话题领衔人,从候选话题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领衔开展研究。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每个话题有人负责,有人研究,有人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发挥骨干教师的优势,确保每次教研活动都能在高品位运行,取得最佳研究效果。   三、优化形式,把活動过程落到实处
  形式是事物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内容也离不开形式。缺少了必要的形式,内容的表达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教研活动需要明确的主题、固定的成员,当然也离不开得当的研讨形式。这就要求教研组在安排活动时,要从教研活动的实际出发,灵活安排活动形式,便于成员参与研讨,把活动过程落到实处。数字化校本教研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在形式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那么,数字化校本教研该如何优化活动形式,让成员真正参与其中呢?
  1.在线预约研讨
  数字化校本教研是建立在一个以网络传输为平台、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校园环境中,可以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实施。我们要从数字化这一便捷优势出发,实行在线预约,可以是部分成员的预约,也可以是全体成员的预约。把需要学习的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告知,便于大家充分准备,提高研究的效率。
  以在线预约磨课为例。在备课过程中,执教者要把需要得到帮助的课题提前在平台告知,约定某一时间段进行共同磨课。到了约定时间,参与教师在平台上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出主意、想办法,共同打磨这一节课。预约磨课提出了一个共同讨论的课题,给了参与者一个充分准备的时间,搭建了一个共同讨论的平台,给深度研讨提供了足够的时空。通过预约磨课,集聚大家的智慧,把一节课打磨得更加成熟,可以更好地促进成员教学技艺的提高,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
  2.在线视频评课
  评课是教研活动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于评课直接面对课堂教学,贴近实际,操作性强,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大家会根据自己听课后的感受,就整节课或某个教学环节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由于常态评课属于事后评议,对于具体的教学过程,尤其是其中的教学细节,可能印象不够深刻,评议起来不够精准,建议也就不够具体,影响了后期的优化、改进。这就迫切需要对评课进行优化,让研讨和课例同步,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视频评课也就应运而生了。
  所谓视频评课,就是所有评课者面对需要进行评议的课堂教学视频,提出各自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执教者提高教学技能。在数字化校本教研活动中,这些过程都是借助数字化平台完成的。参与评课的人员边观看视频,边在网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有分歧的地方还可以进行过程回放,这样研讨起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参与者收获也更大。视频评课要求学校有一套完备的视频录播系统,根据上课老师的需要随时进行课堂教学的录制。同时,数字化平台要有足够大的空间,以确保课堂教学视频能顺利上传和点播。
  3.在线互动答疑
  在常态教学过程中,教研组成员经常有许多困惑,往往不能当场得到解决。一方面是现场没有专家名师,也就无法给予理论上的高位指导;另一方面是受到时间的限制,没有安排专门的答疑环节,以至于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降低了研讨的针对性、有效性。
  数字化校本教研依托数字化平台,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和专家名师的“零距离”接触,全天候进行理论指导、引领。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利用专家名师的理论、实践优势,开设“在线答疑”版块,满足大家的需求,帮助广大一线教师及时答疑解难。一方面,可以邀请在某一方面颇有造诣的知名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就某一专项话题进行解答;另一方面,也可以约请名师对大家近期反映比较多的热点问题进行集中解答。每次在线答疑前,组织者要提前告知,做好问题的征集、汇总、梳理工作,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解答,提高活动的效率。
  四、完善评价,提高评价的效能
  评价,是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进而得出结论的过程。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评价。学校要高度重视对教研活动的评价,成立专门的评价部门,组建专业的评价团队,进行专项的评价管理。可以从构建评价标准入手,明晰评价的内容,让教研组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还要优化评价的过程,做到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重结果更要重过程,避免“资料教研”现象的发生。数字化校本教研可以实现全天候、全方位评价,在评价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那么,数字化校本教研该如何优化活动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呢?
  1.完善在线评价内容
  数字化校本教研实施的平台是网络,网络的空间更灵活,评价的内容更全,评价的维度更多。建立一套科学而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数字化校本教研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化校本教研每次活动都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而且参与者不直接见面,必须明确数字化校本教研的一些基本要求,完善评价的具体内容。数字化校本教研参与的人员更多,资源更丰富,和传统校本教研相比,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在线评价时要做到“六看”,即看主题、看领衔人、看时间段、看参与率、看活跃度、看精品帖。看主题,要求每次活动提前征集、公布主题,让成员准备;看领衔人,每次活动要提前选聘好领衔人,承担本次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看时间段,每次活动要安排好起始时间段,尤其是截止时间,便于后台统计、考核;看参与率,每次活动要求成员准时参加,严格网上签到制度;看活跃度,每次活动鼓励成员积极在线发帖、跟帖,进行互动交流;看精品帖,对发帖、跟帖的质量进行在线评估,尤其是原创性、思考的深度,提升活动的参与水平。
  2.优化在线评价方式
  数字化校本教研主要在专用的网络平台发帖、跟帖,而且是动态变化的。怎么科学评定参与者的成效呢?如果光看数量,就会造成大量毫无意义的垃圾帖子。这些垃圾帖要么毫无内容,要么从网络复制粘贴,要么直接简单点个赞。很明显,如果光看数量,将严重挫伤认真参与者的积极性,鼓励懒汉思想,降低数字化校本教研的质量。所以一定要做到数量、质量并重,既看数量,更重质量。数量由网络后台直接统计。质量认定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完成,一是看点赞的数量,点赞的数量多,说明帖子的质量高;二是看参与者的评价,参与者的评价高,说明你的思考得到别人的肯定;三是通过其他渠道补充了解,可以召开座谈会,了解发帖跟帖情况,也可以发放问卷进行发帖跟帖问卷的调查,还可以聘请专家名师进行发帖跟帖的抽检,直接认定发帖跟帖质量。
  我们在评价数字化校本教研时,要既看参与率,又要看活跃度,更要看贡献值。参与率就是每次活动是否到场,活跃度就是每次活动是否发帖、跟帖,贡献值就是每次发帖、跟帖是否得到点赞,以及评为精品帖的数量。在此基础上,根据数量和质量进行积分,将参与者在规定时间内的参加情况按照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发起一个有质量的话题得5分,有一个精品帖得3分,一般跟帖得1分。定期公布成员的积分情况,督促大家主动积极参与每次教研活动,避免突击发帖、跟帖、上传资源的现象。优化在线评价,既反映了每个参与者参与的真实情况,又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而真正优化活动质态、提升活动效率。
  当前,数字化校本教研正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由于校情不同,数字化校本教研实施的情形也各异。数字化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研究方式,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只要我们一切从教学研究的实际出发,从优选人员起步,从精选内容推进,从优化形式深入,从完善评价提升,数字化校本教研就一定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逐渐成为学校校本教研实施的新样态,为提高教研效益、优化课堂质态、助推教师发展、促进均衡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白文军]
其他文献
游戏的同人文化吸引力,即与游戏相关的同人文化元素所发出的能对受众产生正向引导的吸引作用。本研究以游戏的同人文化吸引力为研究对象,辅之以《剑侠情缘网络版叁》(以下简称剑网三)的典型案例分析。本文通过同人文化因素的产生、作用、与同类IP、游戏的对比以及建议与措施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和发扬游戏的文化吸引力作用,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游戏玩家。
“戏剧构作”起源于德语区国家戏剧界,它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职能、工具、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罕见的职业、身份等。随着国际间各艺术门类交流的不断深入,戏剧构作逐渐引入到中国的舞蹈创作实践中来。对于一些舞蹈编创团队以及舞蹈剧场来说,其在进行舞蹈创作时,会习惯性地介入戏剧构作,为舞蹈创作增添活力。本文首先概述了戏剧构作与舞蹈戏剧构作,然后从戏剧构作人之舞蹈创作、戏剧构作法之舞蹈创作、剧构模式之舞蹈创作三方面探讨了戏剧构作与舞蹈创作的融合。
随着科技力量的增强,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各国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社会物质财富愈来愈充足,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享受。在这种背景下,音乐艺术自然不会缺席,甚至呈现出了多元化景象,不同类型音乐的融合也是大势所趋,有助于创新音乐艺术,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因此,本文首先介绍古典音乐与通俗音乐的概念,然后分析古典音乐与通俗音乐之融合的现实意义,最后以古筝为例来研究古典音乐与通俗音乐融合的实践方式。
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澜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存在差异.《四库全书总目》中的提要内容,与四阁本提要也不一致.对集部中的部分提要进行汇校,发现一些异文及错漏之处,致误原因可分为不察原文、疏于考订、引证不当三种类型.
江西省是红色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本文针对江西省13个公共图书馆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以及官方微博进行调研,在调查江西省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现状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包括提升读者参与红色文化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提升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效果、以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形式、以研学活动为辅扩大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社会影响力、以文创产品为契机增强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趣味性等.
在大数据时代,网络资源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为了帮助使用者获取高质量的主题网络资源,图书馆界尝试建立一个网络主题式资源指引网站.通过对国内外重要主题资源指引网站发展状况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主题资源指引网站服务的几点建议,并指出网络主题资源指引网站整合各种资源和服务的发展方向.
各大类别的唱法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融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音乐的形式上也不再是单一形式的演唱,而是更加符合中国声乐发展的取长补短的融合。本文以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趋势为主要论述中心,从演唱方法、演唱新变化、基于唱法融合下的声乐发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已成为国内图书情报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国内学界以如何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为中心话题,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整体效能、公共图书馆不同业务服务效能以及不同类型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但是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均等化、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评估评价、公共图书馆法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要求、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与服务效能提升、县域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等缺少应有关注,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研究.
戏剧是我国乃至世界艺术发展史上的瑰宝与奇葩。作为一门较为形象的艺术类别,戏剧的情节推动、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戏剧整体效果的呈现都需要以形体语言作为支撑。形体语言对于戏剧表演不可或缺,充分发挥形体语言的特性以及作用来丰富戏剧的语言表现力,强化戏剧表演效果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形体语言的特性,然后从戏剧情节、戏剧表现以及人物形象塑造三方面分析了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希望为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研究目的:探索中国年轻时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视频平台中各视频博主的角色价值。研究方法:通过知网以哔哩哔哩、视频博主(UP主)为主题进行检索,选择研究主题与研究方向切合度高,且发表在新闻传播相关期刊的文献。以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逻辑思辨法进行探索。主要数据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传媒论坛》《视听》《新闻知识》等期刊杂志。结果显示:国内对于视频博主角色价值的研究注重于商业品牌、文化价值的探究,缺少对这个角色本身的探索。研究结论:哔哩哔哩视频博主角色价值应该包含三个方面:商业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对内的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