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生活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hb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在课堂中开展一些生活实践活动,并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 生活实际 激发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53-01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里的世界很精彩,可是很多学数学的学生却感到很无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忽视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失去信心,失去兴趣。这样的教学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了,完全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学理念主张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周围的生活中发现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因为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个体内部强烈的求知欲望。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从生活中“找”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平行线”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平行线”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如果在教学中只按书本上的例子介绍给学生,那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学生会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中,我让学生自由找找教室周围的平行线,可以告诉同学,也可以告诉老师。顿时,学生活跃起来,让沉静的课堂沸腾起来了。有的把自己的发现马上告诉同学,有的怀着喜悦的心情和老师分享。在集体反馈观察情况时,个个也抢着要说:“老师,我找到了……”,学生找到了窗户的对边、黑板的对边、课桌的对边、书的对边……
  二、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能理论脱离实际,教师应努力创设生活化情境,让生活走进数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学习真正与学生生活交融,实现教学氛围生活化。这样,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如在教学“24时记时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小林的姑妈要从广州回来探亲,事先打了個电话给小林,让小林的爸爸妈妈在星期五9点到火车站接车,小林可高兴了,忙通知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在星期五晚放学后带他一起去。可是星期五中午,小林回家后,发现姑妈已经在家了,一问才知,姑妈上午就回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都十分兴奋,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有人说姑妈说错了时间,有人说姑妈提前出发了,有人说因为姑妈没有说是早上9点还是晚上9点,小林误认为是晚上的9点了……我让学生评价谁的答案合理,凭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大家都判断出了正确答案。通过这个故事情境,学生们得出了“一天中有两个9时,一个是上午9点,一个是晚上9时”的结论,并对此印象深刻。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这一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的好。
  三、在课堂中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实践出真知,我们必须增强实践环节,强化数学的应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产生直接经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这就要求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如在教学对称图形,先让学生通过折、看、比,得出“对称”,然后引导学生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对称的。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他们想到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服装、蝴蝶、蜻蜓、飞机等等。最后,让学生拿出画笔设计一个你喜欢的对称图形。同学们的兴趣高涨,一张张纸上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称图形。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纷纷来到教室前进行展示。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但自觉参与,而且加深了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平时在生活中所见的物体当中原来就蕴含着数学知识。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四、在生活实践中“做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用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学习《利息》后,我鼓励一些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把自己的零用钱存入银行。通过实践,学生不但从银行了解了存款的类型、各种存款种类的利率,而且还考虑了存款的方式,该怎样存比较划算?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取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生活问题,而且让学生从小养成勤简节约、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黄天桥 《创建生活化数学课堂》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2008年01期
  [2]王小静 《数学课堂应“生活化” 》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09年07期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5月
其他文献
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先生这样认为:“学生在学习中智与能的增长和获得是由其心理的学习意向即注意、动机、意志来支配的,它们是学习的动力。”其中“注意”是对事物的定向活动,
放学后,刘一休、贾波特和吴晓宇一起回家。刘一休悄悄凑到贾波特面前说:“你觉得平时我们全班同学有什么共同点?”贾波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白了刘一休一眼:“你脑子秀逗了吧!
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你肯定也有过无穷的遐思,或是神秘的仙境,或是动人的故事……将它们写下来,一定能打动人。审题指南针:(1)观察生活,表现生活。想象不是胡思乱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包括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和末梢呼吸气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及呼吸困
实践活动虽然是属于辅助地位的内容,但却是数学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学生理解、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升华过程,对学生数学
玻璃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成员众多的庞大的家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玻璃遮风透光的用途。人们将各种先进技术运用于玻璃制作上,研制出许多特种玻璃。  玻璃能飞多高?  有一种抗辐射玻璃曾经跟随“神舟”八号飞船登上过外太空。这种抗辐射玻璃,被用于我国“神舟”八号飞船的太阳能电池阵上,成为阻挡外层空间辐射的一道屏障。  玻璃能治病  你能想象用玻璃来代替骨头吗?美国人拉里·汉奇于19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0.5g阿奇霉素+250mL0.9%葡萄糖,1次/
在低年级的歌唱中,选定“头声”作为童声训练的突破口,是由儿童的声区和由声区派生出的换声点所决定的,因为它与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相协调,能使其潜在的音乐天赋如泉水般涌动而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6例临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使用痰热清
要问一个人学生时期最重要的是哪一年?答案不是初三,也不是高三,而是小学三年级!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小学三级显得格外重要呢?首先,从心里发展来看,三年级儿童一般是8-9岁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