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以虹膜定位技术为客观定量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观察斜视患者手术前、后眼球的客观旋转状态,探讨其在手术中的作用和意义,为手术改善和完善、测量标准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入院的共同性外斜视、上斜肌麻痹的患者各40例,并随机分为显微手术组、非显微手术组,使用WaveScan波前像差仪取坐位行虹膜识别,获得虹膜图像和数据,使用美国威视公司VISX Star S4-IR准分子激光系统行仰卧位定位,记录术前、术后虹膜(眼球)旋转的角度.结果 主斜眼、主视眼手术前、后眼球的旋转度进行配对t检验,主斜眼、主视眼的非显微手术组与显微手术组进行两样本t检验.①共同性外斜视非显微手术组:主视眼手术前、后眼球旋转度分别为(4.88±2.55)°、(4.76±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斜眼手术前、后眼球旋转度分别为(2.70±2.36)°、(6.00±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微手术组:主视眼手术前、后眼球旋转度分别为(2.86±2.28)°、(3.12±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斜眼手术前、手术后眼球旋转度分别为(2.08±1.86)°、(3.28±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斜眼非显微手术组与显微手术组进行两样本t检验,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上斜肌麻痹非显微手术组:主视眼手术前、手术后眼球旋转度分别为(2.88±3.58)°、(2.08±2.3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主斜眼手术前、手术后眼球旋转度分别为(2.48±2.51)°、(5.73±1.9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显微手术组:主视眼手术前、手术后眼球旋转度分别为(4.90±3.60)°、(4.56±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斜眼手术前、手术后眼球旋转度分别为(3.12±3.07)°、(4.26±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斜眼非显微手术组与显微手术组进行两样本f检验,术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显微手术可以提高斜视手术的精细度.②虹膜定位技术可以客观地描述斜视患者的眼球旋转状态,减少手术源性旋转,并且为临床手术效果做出评价。
虹膜定位技术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
目的 以虹膜定位技术为客观定量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观察斜视患者手术前、后眼球的客观旋转状态,探讨其在手术中的作用和意义,为手术改善和完善、测量标准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入院的共同性外斜视、上斜肌麻痹的患者各40例,并随机分为显微手术组、非显微手术组,使用WaveScan波前像差仪取坐位行虹膜识别,获得虹膜图像和数据,使用美国威视公司VISX Star S4-IR准分
【机 构】
:
261500山东高密,高密市人民医院眼科,261500山东高密,高密市人民医院眼科,261500山东高密,高密市人民医院眼科,261000山东潍坊,潍坊眼科医院,261000山东潍坊,潍坊眼科医院
【出 处】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2年30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由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办的“第三届青光眼临床实用技术学习班”,将于2009年10月16日-18日在同仁医院院内举办。届时同仁青光眼专家将和学员们面对面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和误诊病例分析,交流传授丰富实用的临床经验,并提供观摩手术机会。内容涉及青光眼诊疗新进展、诊断中的常见问题、药物治疗的误区、怎样选择激光治疗,如何提高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及常见术后并发症的巧妙处理等。
期刊
许×女38岁.7岁发现右眼向内偏斜,未曾治疗.检查:Vod 0.04,Vos0.5,右眼向内偏斜,角膜映光>+45°,右眼外转达不到中线,下转不足,右眼上睑内侧倒睫,被眼睑遮盖的3/4角膜缘可见新生血管,瞳孔中央可见浅表溃疡约2mm,周围无浸润.双眼底未见异常。
期刊
先天眼睑缺损为较少见的先天异常,文献报道中女性较男性多见.胚胎期受X线照射及注射胆碱或萘、环境因素、遗传等均可引发本病[1]. 患儿女 5岁生后父母发现其双眼上睑与眼球粘连,于2007年11月19日来我院就诊.患儿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其母亲妊娠40 d左右曾因感冒静点2 d(具体用药不详).体格检查:患儿营养发育良好,神志清,智力正常,鞍鼻,全身其他部位发育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光感,双眼
期刊
目的 研究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对后发性白内障患者光学像差的影响,客观评价视觉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对选择Ⅱ级膜(后囊膜中度混浊,眼底部分模糊不清)20例(25只眼)明显影响视力的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手术,术中选用不同激光脉冲及能量.手术前后采用裂隙灯数码照相机进行眼底红反光照像,激光术后用Adobe photoshop7.0软件联合MB-ruler测量截囊
患者 女 35岁 因"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1月余,左眼视力突然下降20 d于2007年2月25日门诊以双眼视乳头水肿收入院.患者诉一月以来头痛以额部眉问及颢部为主,为持续性胀痛,不伴眼球运动疼痛,不久左眼视力下降,视野明显缩窄,遂来我院眼科求治.患者入院时精神差,否认心血管疾病、遗传病史,否认外伤史;近几年间断性头痛,曾到外院检查,认为是神经衰弱,未引起重视;一年的因情感改变离异,10年前行卵巢
期刊
青光眼病人长期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可引起眼表结构和功能性改变.此文重点说明眼结膜杯状细胞的功能;抗青光眼药物的影响机制.文中特别提示,随抗青光眼药物的不断更新,在关注药效同时,应尽量注意预防其副反应。
Waardenburg综合征,又称胚胎同定性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皮肤、毛发、眼及耳廓血管等处色素细胞缺失而出现的一组表现特证.眼部表现有睑裂小、眦位置异常、眉毛并连、虹膜色素异常、虹膜发育不全、视网膜色素脱失、小眼球、屈光不正等;全身表现有先天性单侧或双侧耳聋、短头白发、皮肤白斑等表现。
期刊
患者女 19岁 4岁时开始出现发热时即有歪头视物现象,病情好转后,歪头现象消失.10年前开始常出现歪头视物现象,且发现左眼外斜,逐渐加重,从未就医.于2004年6月20日来我院就诊.询问病史,患儿足月剖腹产,母亲否认孕期病毒感染及用药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查体: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9,不能矫正.屈光度右眼 -1.25DS 左眼 -1.75D(S) -1.00
期刊
张×× 男 62岁 主因双眼突然视物不清伴眩晕、恶心,呕吐7 h,于2007年12月2日就诊眼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160/100 mmH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