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双师型”ESP教学团队建设路径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y136317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ESP教学框架下,在应用型民办高等学校背景中,对于教师团队的培养如果能够实现“双师型”正态发展路径,对于提高新时代教学输出层次有很大的推进作用。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些思路,为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方向。
  【关键词】民办高校 “双师型”教师
  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教学一直是一片革新呼声很高的领域;“双师型”教师更是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回顾历史,国内外对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一个新的转向,即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趋向。在新形势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是相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的,重在构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学科方向等;民办本科是相对于国立大学而言的,其实质体现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要素整合能力,能够让学生拥有文凭的同时获取行业职业资格及证书等。可见,在应用型民办高等学校发展的道路上,要想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对于在ESP教学领域,“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同类院校在这个方面上存在的问题比较普遍,而且比较突出,例如:ESP课程设置缺乏体系、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师资匮乏等。尤其在教师力量和质量上,有研究表明:“目前,85%的ESP授课者都是在原有外语系或外语分院的框架内任课的教师。进行ESP相关课程的教学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专业知识方面的先天不足并不能通过简短的专业培训而消除。因为新课程已具有了完全不同的内容及难度,具有了时效性、背景知识、教学方法、实践经验、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等诸多因素。”
  如何提升“双师型”ESP教学师资力量?本文将从制度规范、培养理念、资金支持、教师观念、社会认可度、技术学术化等方面提出一些参考思路。
  首先,我国目前职教教师准入制度不健全或准入标准过低,这往往难以保证职教师资的质量水平。对于教学和教师的评估和监控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必须体现出权威性、科学性、严谨性和有效性,教育机构也需要吸纳专业学术团队、知名学者、权威人士等,参与优化和审核教学实践各环节。
  其次,学校对于教师队伍重视度不足,理念更新缓慢。为了能够与国立研究型、教学型大学争得足够多的学生资源,民办高等学校往往更重视校舍、机房、实验室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对于教师等软实力的提高,一方面迫于发展压力,另一方面考虑资金需求等方面因素,总是不能够实现量的积累,甚至质的飞跃。同时,由于办学条件、薪资水平等直接与資金挂钩的因素,专职教师的流动性增加,兼职教师的监管力度难以提升。所以,不管国立还是私立,高等院校为了承担起教育的重任,就必须重视教师等关键要素的培养。
  第三,作为教育工作者,从教学管理部门到一线教师的观念和素质都落后于时代和市场的需求。教师这项职业的崇高和责任常常被埋没在功利心之中而难以展现。真正为了研究而钻研学术,为了教育而探索教学的做法往往相忘于教师群体疲于生活奔波的劳累当中。科技的发展、时代的更迭和市场的需求都是左右大学人才培养方向的砝码。而管理者的理念、教育者的知识更新总是没有办法跳出传统的框架从而推陈出新。这使得压在头顶的砝码愈发沉重。事实上,应用型民办院校有足够的能力唤醒教育管理者和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的责任感,因为该类学校存在的本身就承载着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使命,这项使命同时也是该类学校长足发展的基点。在鼓励教师提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职业素养和操守规范。
  最后,社会对于民办教育能力的认可不足。这是一个历史问题,需要一段时间来改变。随着民办教育的发展和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民办高校也逐渐承认其正规性和先进性。此外,比较明显的因素如部分实践经验、教学能力兼修的教师没有发挥足够多的能量仍然制约着“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脚步。一方面,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往往只是兼职教师,即使全职,大部分精力也常常锁在他们自己的业务中。另一方面,就读于民办本科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习惯不好、基础薄弱、目标不明确等原因导致高考的分数不高。针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教师需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从“差生”走向“人才”之路。如此,教师的教学技术、专业技术同学术能力的结合就需要有足够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白智童.英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对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次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
  [3]梁雪松等.英语专业ESP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06.
  *本文是2015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阶段成果,项目名称为《ESP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英语“双师型”教师发展与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WY2015019-B。
其他文献
Transcription of Herman and Brett’s Conversation (Authentic Materials)  Text: (H = Herman, B = Brett)  1. B: Yah= =erm(.) let gonna try to (0.2)avoid the::(0.4) Ring of red  (0.8)  2. H: Avoid the rin
期刊
【摘要】其实,生活中时常会运用到隐喻,比如语言的表达、行为思考、行为方式中等等。当然,隐喻也可以运用到英语这门语言中,如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具备隐喻能力,那么学生就可以巧妙地、灵活地将英语单词、语法、词组运用在一起,流利地表达英语。要想使学生具备隐喻能力,首先要注意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意识。基于此,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隐喻意识进行分析和探讨。 
【摘要】初中英语“三课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习惯和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英语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做到能听、能说、能读、能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掌握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的听说读写具有连带关系,英语能力是口头与书面、吸收与表达的综合;听和说是口头语言,读和写是书面语言,各有各的用场,不能有所偏废。在初中英语“三课型”教学中培养学生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参加我们这次交流大会.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地球首位‘未来使者’!”掌声如雷,伴随着阵阵欢呼声,我们迎来了地球首位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人
期刊
【摘要】为了解英语专业研究生信息素养水平及现状,本研究从信息需求、信息检索、信息评价、信息利用、信息交流和信息道德6个维度编制了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并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内部一致性检验对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内部一致性,可为相关研究的展开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度 效度  本研究参照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的《高等
教育改革为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英语教学环节要逐步解决学生开口难的问题,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水平。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高低体现出对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同
【摘要】记忆单词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难点。现行人教版的英语教材大幅度地增加词汇量,使学生老师面临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记忆单词多以死记硬背、重复训练为主,比较机械、枯燥、乏味,不仅耗费时间,而且效率不高,成为学生苦恼,老师头疼的问题。本文将从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词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词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等几个方面作了具体详实的阐述。  【关键词】英语 词汇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尤其是英语学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我国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为基础,对学习者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虚化动词的使用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中国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写作中使用虚化动词情况,确定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对虚化动词使用存在的共性问题,说明英语写作中虚化动词的正确搭配方法,如此可以逐步改善中国学生英语不足,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对此,本文将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学习者虚化动词的用法及搭配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料
文章探讨影响独立学院教师科研动机的因素,分析各种因素的诱因,有利于提高我们对独立学院教师科研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从而更有效地推动独立学院整体科研水平.
一、引言  语用模糊是一种语言交际策略,它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对话中,也大量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对塑造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性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语用模糊的角度对《红字》中的一些人物对话例子进行分析。  二、语用模糊  在语言交际中,语用模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用模糊指的是说话者在特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运用不确定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者表达两种以上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的现象。  三、《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