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叶巴石窟 以窟立寺的代表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yueying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建于西藏吐蕃时期的查叶巴石窟寺,它独特的“以窟立寺”的建筑风格,奇特的伏藏圣地,不断传承的圣迹文化,历久弥新的朝圣传统,是研究西藏石窟寺发展演变、寺院发展规律等课题的活标本和活化石。
  
  凿岩架屋,叠屋成寺
  藏族有谣谚曰:“西藏灵地在拉萨,拉萨灵地在叶巴;到了拉萨不去叶巴,等于做件新衣忘了做领子。”为了让身在拉萨的我能再有个“无形”的领子,藏历十一月初十,我与四十位内地汉族,以及近百位藏族同胞们,跟着来自青海的老堪布一起,去圣地查叶巴寺朝圣,这次朝圣,还举行了隆重的“会供”法会。
  会供,是佛教修行中一个特殊的名词。举行会供时,行者在一个地方齐集,一起集中心力献供,与独自修持比较,集体修持更能唤起对修持的信心,能产生更大的成效,这便是会供的殊胜所在。这次会供,来自内地各地的汉族信徒,共准备了七千多人民币的物资,如蛋黄派、花生、瓜子、水果、牛奶、红枣、黄豆等各种食品和饮料,他们将在会供法会的现场,分发给有缘参加法会的信徒们。随行还有一个“卡拉OK”,是用电瓶供电的话筒、功放与喇叭组合而成的,在每次堪布及活佛讲经、说法、开示时,用它来增加音量。
  查叶巴石窟寺离拉萨不是太远,早上九点,装载着信徒与会供物资的四辆客车,便到达了查叶巴寺院停车场。深冬的寒意透骨,让刚下车的乘客哆嗦。经幡猎猎的查叶巴山顶,被晨曦打出一抹金黄。位于山腰的寺院,笼罩在一层轻烟之中,早来的信徒们正在煨桑。它给我最大的触动仍旧是独特的建筑风格:查叶巴以岩洞和寺院为一体,峭壁之上凿岩架屋,又叠屋成寺。大部分殿宇都是一半嵌在山体内,一半以土石垒砌在外。
  具有悠久历史的查叶巴寺,据传始建于吐蕃松赞干布时期,众多的高僧大德们都在此修行,又是著名的伏藏之地,经过近千年的不断改扩建,方形成此等规模。这其实也是西藏寺院发展的一种规律吧。此外这里佛塔众多,相传一些白塔为吐蕃时期所建,也有传说是阿底峡大师在离开查叶巴的时候,把自己的念珠撒在大地上,神变为一百零八座白塔的。但可能性更大的是另一传说是:为了纪念阿底峡大师,后人把他的念珠拆开,以此装藏,建立了一百零八座白塔。其中一些塔至今尚存,很多毁坏的塔如今也在逐步修复。
  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洞窟与圣地构成的分散式寺院群。有的道场偏小,只能容纳二十多人,参加法会的一百多号信徒要一一上香、许愿、布施,甚至磕长头礼拜,很多时候用水泄不通来形容现场是恰如其分的。虽然场面杂乱,但却能相安无事,保持着混乱中的秩序。那是信仰下的内心平和而带来的。朝圣的开始我就一直体验着这种秩序,直到最后。
  经过一座过道式的拉康,进门的左侧据说是天然形成的藏文,拉康内部右壁的佛龛内供着“雪域三怙主”(四臂观音、文殊菩萨及金刚手菩萨三尊组合)的摩崖石刻像,据说是“然炯”(天然形成的圣物),只是这三尊菩萨都涂着一层崭新透亮的油漆,四壁观音还带着新制的三叶冠,难觅原本的风采。拉康中另外一个著名的圣迹,是在西藏有着“伟大母亲”之称的莲花生大师的明妃——益希措杰8岁时留下的脚印。
  活佛在此做祈请开示,一起念诵经文的僧侣和信徒占据了绝大部分位置,只剩狭小的转经通道。通道太挤,人流也太强大,没容仔细端详益希措杰的脚印,就被人流挤到出口处了。出口再上几级台阶,为不大的平台,上耸立着新近修缮的佛塔;其南面,是具大开大阖之气的拉萨河谷。若能翻过南面的大山,就是现在的山南地区,也是益希措杰的故乡扎央宗所在了,那里也有相传为她8岁时的脚印。
  往上走后右拐,来到朝圣的第二站:阿底峡大师修行洞。从山下看去,修行洞有门有殿有经幡,俨然一座小寺庙,走到里面,才发现是个修行洞。修行洞不过十米见方,佛龛内供有阿底峡大师及其弟子仲敦巴大师的泥塑像。在洞的东侧还紧邻一洞叫“直布浦”,据说在赤松德赞时,藏地最早出家的“七觉士”之一的昆·鲁伊旺布在这里修炼得道,把金刚铃悬在空中,“直布浦”,意思是“铃岩窟”。
  查叶巴很多殿堂从外面看比较方正,但到了里面墙面都是不规则的山体,有些甚至是在崖壁上开凿的洞窟。这种由石窟演变为寺院的情况在西藏并不罕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原本是自然洞窟的一部分,后来被加以改造利用,成为具有礼拜性质的修行窟,再由此演变为寺院,如桑耶青朴修行地、雅砻协扎修行地,最终都修筑成了寺院,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寺院以修行洞立寺,是寺院的灵魂;另一种情况是,其中某些洞窟本系人工开凿的石窟,但后世却多依照西藏佛教习见的古老传统,将其比附为某种“自然显现”之圣迹,以抬高其地位,这种情况在西藏也同样十分常见。
  
  法王洞,查叶巴的皇冠
  再往东走,是一个相对原始的修行洞圣地,只在洞前围个围墙,这是朝圣的第三站。它的看点是在修行洞中天然形成的金刚手菩萨。同行的师兄费力指点洞内石壁上斑驳的白色纹路,这纹路经他一说,倒也神似。石壁上涂着厚厚的酥油,上面粘满纸币与五彩的纸质风马。顺着转经道,经白塔再向上行,即是著名的“桑阿林”,也叫强巴佛殿。
  强巴佛殿外表为黄色,里面可分成两个区域:内部为大洞窟,有二层楼高的强巴佛立于中央,八大菩萨贴石壁分立两边,中间有礼拜道供信徒转绕,这是礼拜区;洞窟外部,人工修成的殿堂,摆着几排卡垫,红色的僧衣在上面一件件摆着,僧衣上还放着信徒布施的香火钱,为僧人的诵念区。礼拜区比诵念区高两个台阶,这是它们形式上的区隔,朝圣信徒会刻意不在念诵区活动,除了布施。佛殿为格鲁派鼻祖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克珠杰建造,原供的强巴佛是前藏最大的一尊,现供的强巴佛与菩萨为上世纪所塑。
  强巴佛殿还以“说法洞”闻名,据说阿底峡大师在此洞收徒传教,长达五年,并留下许多圣迹被后人所膜拜。著名的噶当派教法《噶当子法》,就是在此期间授予仲敦巴的。堪布坐在念诵区的卡垫上,用藏语为朝圣的人说法,开示。人潮汹涌,在经道上形成顺时针的“旋涡”,令处于其中的人身不由己向前走去,只有有幸早早立于一角的信徒才能有缘听完开示。
  堪布开示完毕后,用强巴佛殿保存的珍罕“然炯”,逐一为信徒进行加持。然炯是一块天然形成的黑底白字的藏文石头,装在木盒中。信徒们从大殿门口一直排到转经道的出口,他们一个接一个走到堪布面前,蹲下或者跪下,俯头许愿,然后用额头轻顶堪布抱着的“然炯”,就完成了一次加持。堪布加持的过程中,随行活佛诵着经文,直至结束。
  法王洞是查叶巴众多石窟中的皇冠。其上端被人磨得光滑锃亮,甬道进去后,是个中心柱式的石窟。主供佛十一面八臂观音塑于中心柱南面,在石窟中心柱的北面及东侧壁面上,还能依稀看到棋格式布局的壁画。大部分壁画已不清晰,少数壁画里面的佛与菩萨脸部经重绘涂金,与周边暗淡的壁画形成鲜明对比。壁画带有强烈的尼泊尔风格。
  法王洞中的法王,指的是吐蕃王松赞干布,据传松赞干布常在此闭关修行,山中有白色神羊,给他布施过羊奶,至今还在地下留有羊奶的白点。且法王的尼泊尔妃尺尊公主当时在沃塘错上修筑大昭寺时,千车万筐土石倒进湖里居然听不到一点声息,简直就是无底洞。后来汉妃文成公主作法,采法王洞中的神土,招来为松赞干布献奶白色神羊驮土填湖,这才填平了沃塘错,筑成了大昭寺。所以大昭寺也有“神羊土变寺”之说。
  朝圣团好不容易才从法王洞散去。等我从容的拍完壁画,朝圣团已朝觐过法王洞下方的“拉隆洞”,而向莲花生大师的修行洞走去。拉隆洞因有另类僧人拉隆·伯季多杰曾在此修行而闻名,他用暗箭杀死崇苯灭佛的末代赞普朗达玛,导致吐蕃王朝的灭亡。其暗杀朗达玛的场面颇具传奇色彩,《西藏王统记》如此记载:“时在耶巴山洞中修定。约当半夜,忽见拉萨护法神吉祥天母前来谓之曰:‘今藏地获得成就者,唯汝一人,赞普朗达玛破坏如来圣教,汝可往诛此恶王,吾为臂助,望勿畏怯。’翌晨,询问侍者,始知实情。思为佛教,能舍生命,遂生起诛此恶王之勇气。又巧用各种方便,以炭屑涂马,令成黑色,所著袖衣,外染黑色,内作白色,头戴黑冠,油烟涂面,袖藏弓箭,骑于黑马之上,口自念言‘我不畏彼黑魔’旋即驰向拉萨。适赞普方在石碑之前,阅览碑文。彼即前来,佯作叩礼。默想本尊,暗诵咒言,袖内潜取弓箭。初一礼指按于箭,再礼扣矢,三礼即对准王额放之,随即逃遁。王以两手拔额上箭,立即倒毙。”如今,拉隆洞内还供有拉隆·伯季多杰的塑像。
  
  千年的信仰轨迹
  从拉隆洞出来,往第七站,也是会供法会进行地莲花生大师的修行洞,这里已修成一个大殿堂,以方便集众举行会供法会。会供基本会选择在藏历每月初十,据师兄们介绍,这是由于莲花生大师曾答应弟子,每月十号,会回来探视弟子,本吉祥日会供修法,其功德千百万倍于平時,能得大加持相应、息灾消业除障、增福增吉祥。而莲花生大师修行洞,是举办地的不二之选。
  赶到修行洞时,大殿已挤满人,其余人铁桶般围着寺院门口。所有人都想参加这殊胜的仪式。幸好有位汉族师姐带了堪布的行李,打着这个理由我与她终于挤进了寺院内,最终落脚在装着会供物品的纸箱堆内,这些物品是由体力好的藏族信徒们搬上山的。
  堪布正带头念诵莲花生大师的本咒“嗡啊吽…班扎…咕嚕…白玛悉地吽”。他念一句,大家也跟着重复一句。那势如破竹、绵绵不断的诵经声,一波未绝,一波又起,让绝少念咒的我也跟着大声念起来,参与到这深入脑海的合唱中来。随后,堪布做了文殊菩萨的开示,有师兄在现场把堪布的藏语开示翻译成汉语。开示很多都是劝说行善的,说要多帮助他人,多行善事、多念经,与人诚信,不得偷盗,不能饮白酒,德行将获得福报,恶行得业报等等。只是我悟性有限,又心猿意马,故过耳即忘。
  师兄们开始分配会供物品。在购买之前,物品经精确的计算,正好能分200份,让朝圣团的每个成员人手一份,还能分给有缘的其他信众。一份完整的会供物品中有一包饼干,一瓶饮料,一袋果脯,一盒牛奶,一把干果等。在拥挤的空间内要把这些物品不多不少装入一个口袋内,从开箱,启袋,放牛奶,抓干果,扔饮料到最后的检查,一条“流水线”产生了,大家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装着袋。对于领取会供品的信徒来说,这些物品是带回去给没参加会供法会的亲朋好友一起分享的,让他们一起共享法会功德。所以在分布供品的时候,虽然没有人排队,但是大家十分自觉,领完自己一份就退出殿堂了。也有信徒很诚恳地为他人代领,在他们诚实的眼睛之下,找不到任何不给的理由。
  第八站是十六罗汉殿,从莲花生修行洞下山后,顺转经道,到另一个山梁的黄色殿堂即是,里面的壁画与塑像全为新近而为。
  最后的朝圣地是绕查叶巴东南侧的拉日宁布神山,及在阿底峡大师说法台听堪布说法。拉日宁布神山上有神圣的天葬台,现在还在使用着。清代著名噶伦多仁丹增班的母亲去世后,就是在此天葬台天葬的。过往绕山的人们经天葬台时,都会拔根头发丢到天葬台上,以示吉利。经过上上下下的朝圣路后,每个人手中又都拎着会供的物品,所以一部分人走得很慢,等走到阿底峡大师的说法台之时,堪布在说法台上的开示已经过半,没有听到多少。
  从说法台经转经道往前,是18世纪格鲁派祖寺甘丹寺第五十一任法台达温阿旺班丹扎巴,在查叶巴建立上密院“结夏安居”专用道场的废墟。经废墟回到起始点停车场,我们在查叶巴山上用脚步画了一个圆圈,从起点回到终点,像完成个轮回。其实,会供物品费尽力气搬上寺院,做完法会后又分发到每个人手里,再带到拉萨,这好像也是一个轮回。相对于个人肤浅的“轮回”,查叶巴用石窟串起藏传佛教的每条支流,用传说承载信徒们的各种寄托,千年的信仰轨迹,就在这里汇成一条奔腾向前而又静止不动的河流。
其他文献
科学家发现茶叶至少在1800年前就已输送到西藏阿里地区。由此推测,当时丝绸之路有一个分支穿越了青藏高原。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报告》上。  茶起源于中国。最早的茶叶实物发现于我国北宋时期的墓葬中。长期以来,人们推测茶叶、丝绸和瓷器沿着丝绸之路,从中国古都长安传送到中亚及更远地区。但迄今在丝绸之路上,没有茶叶在唐朝以前进入新疆或青藏高原的任何证据。一般认为由于古代茶叶多已腐烂或碳化,难保存难发
第一部分:慕生忠将军创造的城  青藏公路之父  青藏公路路线的勘测,是用马车丈量出来的,尺子丈量出来的,脚步丈量出来的,也是用智慧的汗水浇注出来的,更是胆略、勇气和毅力创造出来的。  当时经过茫茫戈壁滩和可可西里生命禁区,没有建筑、大树和人烟,更没有先进的测量仪器,勘路小组只能靠双腿和木轮马车缓慢前行,他们拿着原始的标尺和简易的绳子,竭尽所能地摸索着记录里程,试图探测出一条没有路的“天路”。  格
编者按:胡马云·果哈尔(Humayun Gauhar),英国剑桥大学社会和政治科学硕士,巴基斯坦领导人侧近人士。2001年任阿尔塔夫·果哈尔基金会主席。2004年创办《蓝筹股》杂志,任总编辑。胡马云家族对华友好,其父是巴前总统阿尤布·汗的新闻秘书。父子曾分别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李先念、杨尚昆等中国领导人的接见。2007年8月,值胡马云再次访问中国之际,本刊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者:尊敬的胡马云先生
人生最难忘的莫过于生死考验和艰苦磨练;外交人员最感欣慰的莫过于赢得友谊和为国争光。我就是在努力营造这种氛围的拼搏中度过了自己外交生涯的最初阶段。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迄今镂骨铭心。    也门风云变幻 萨那战云翻滚    我于1965年大学毕业进入外交部,当年即被派往开罗大学进修阿拉伯语。1967年2月,我回到了北京。同年夏天,也门形势紧张,使馆急需一位懂阿拉伯语的干部,于是,外交部派我到驻也门使馆工作
2008年是以色列建国60周年。以色列得以生存和强盛的原因很多,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美国的鼎力支持至关重要,但关键还是这个国家的软实力。以色列的软实力突出体现在延续千年的民族认同感、毫不松懈的危机感、高度的国民凝聚力,以及严格运作的法制体系。    信仰维系民族存在    以色列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死而复生”的特殊国家,是犹太人在亡国1900年之后从世界各地返回故土重新建立起来的国家。仅此一点,就说明
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于2007年9月胜利召开。大会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外事工作是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和有利外部条件、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重要战线,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进一步扩大开放,外事工作责任巨大。正确认识当前我省扩大开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现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的转变,创造条件推动对外开放向更高起点
大概看的小说太多,我对阅读一向比较挑剔:文字不美的不读,开头不吸引人的不读,内容不精彩的不读。不过,《西藏,我的最美时光》一书拿到后,我手不释卷,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  《西藏,我的最美时光》讲述的是一位地质工作者在西藏工作和生活十五年的经历。与内地相比,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极为艰苦,主人公黎海之所以将这十五年的时光定义为“最美”,一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净化了心灵,找到了自我,二
2007年1月14日,法国人民运动联盟主席、内政部长尼古拉·萨科奇在该党大会上获得了高达98.1%的得票率,成为了该党的总统候选人。萨科奇对他的选民们宣称:即刻起,我不再是一个党的总统候选人,而是全法国的总统候选人。    从平民之子到政坛明星    萨科奇在法国政坛的崛起之路演绎了从名不见经传的平民之子到位高权重的政治领袖的传奇故事。1955年萨科奇出生于巴黎,他的父亲是匈牙利移民,母亲是法国人
藏刀分长剑和腰刀、佩刀等多种。长剑,藏语称“巴当末”,长约1米;腰刀,藏语叫“结刺”,长度在10厘米~40厘米之间。  藏刀大致可分为四个地区类型:前后藏地区、工布地区、安多地区和康区。人们常说的拉孜和南木林藏刀是前后藏地区藏刀的代表,这里匠人打制的藏刀注重刀刃的钢火,讲究刀的实用性,在全藏有“锋利”的美名。刀的鞘、把一般不镶珠宝。  地处藏东的工布地区山高林密,野兽出没其间,人们伐薪狩猎是家常便
如同一度曾稱雄欧亚大陆腹地的哈扎尔民族,曾经与象雄、吐蕃在青藏高原三足鼎立,时常入侵西域的“苏毗”和苏毗人,也在浩渺的历史烟波中见首不见尾。  就像小说《哈扎尔辞典》里在中世纪突然从世界上消失,一度曾称雄欧亚大陆腹地的哈扎尔民族,曾经与象雄、吐蕃在青藏高原三足鼎立,时常入侵西域的“苏毗”和苏毗人,也在浩渺的历史烟波中见首不见尾。  如今关于“苏毗”的记载,仅零零星星见于现存的怯卢文书(一种古代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