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听力是外语水平的重要衡量技能之一,听力水平测试也是中考英语科目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生的整体考试结果。从近几年南宁市中考英语科目试题的构成来看,听力测试分值一直占据着该科目考试总分的四分之一的分量。中考英语科目考试中听力部分的测试内容一直都牵动着广大考生和教师的心。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考英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变化趋势进行深入分析,进而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对策。
二、近几年来南宁市中考英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变化趋势分析
为了保障考试的信度、效度和权威性,近几年来,负责南宁市中考英语科目出题工作的专家和教师们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创新,完善试卷构成。其中英语听力测试部分,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题型上来看,都有了一定的改进,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趋势。
(一)测试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增强了测试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从听力内容所涉及的方面来看,近几年来,南宁市中考英语科目考试听力测试部分的内容越来越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听力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涉及并为学生所熟知的各个方面。一些对话的内容或短文所描述的情景往往就是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或者是学生在平时的口语训练中经常会谈论到的东西、使用到的句子。比如2008年听力题对话部分的几则短对话,就是学生在平常生活中或进行口语训练时常会遇到的场景和对白。这样设置考试内容使得测试更具真实性,避免了让人感觉到为了考试而虚构故事、瞎编场景的不真实感。此外,这样的内容设置也使得考试能更好地测试出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用英语进行交谈的听音、辨音和反应能力,增强考试内容的信度和效度,提高考试测试的目标指向性和实用性。
(二)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逐步增加新闻听力测试内容
新闻是人们在社会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渠道,新闻报道的形式与内容也日益多样化。此外,现实社会发达的传媒技术也给新闻的传播与繁荣创造了更优的条件。在国际交往越发频繁的当今,国际新闻以英文报道的方式传入国内媒体的方式和途径日益增多。因此,提高英语新闻听力就成了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又一更高要求。而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专门的英语新闻听力测试就成了各大英语考试中听力测试部分必不可少的成分。从2007年至今的南宁市中考英语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在听力测试部分最后一大题的“短文理解”专门考核了学生的英语新闻听力。比如2007年听力最后一题的短文听力就是论述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并谈论“中国年”的时事新闻;而2008年听力部分的最后一大题的提问中则明确地标明了该短文是News 1 和 News 2两条英语新闻。这是听力测试内容最大的一个改变。虽然考试的内容与难度无法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英语新闻报道相提并论,但也使考试的总体难度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引领了学生、教师加强对这一类型听力内容的关注。
(三)听力测试难度有所提升,体现学科发展特点
从听力部分的总体内容上来看,近几年来,南宁中考英语科目考试听力测试部分的难度系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通过考试题型和考核内容的呈现方式体现出来的。听力测试难度的加大是符合我国初中英语学科发展特点的。首先,从教育的时间上来看,随着小学逐步开设英语教育课,初中毕业前学生的平均英语受教育年限加大了;其次,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的限制等,我国英语的听说教学一直处于落后状态,随着相关条件的改善、听力资源的增加,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更应该提升到更高的位置和水平。因此,中考英语听力测试难度的提高是一个必然要求。2008年后的南宁中考英语科目考试听力测试部分中的“对话”题型部分由原来的要求简单地进行信息的配对变成了要求对信息充分了解后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归纳和推理。这种要求虽然是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但其难度实际上是较大地增加了。2007年后增加的英语新闻听力内容也是听力难度提高的一个标志。
三、测试内容变化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中考英语听力测试部分内容的改变在形式上是一个主观改变的结果,但在本质上却是一个顺应客观现实的必然要求。考试的巨大反拨效应使得考试内容的任何一些变动都会促使相应教学上的调整、改进。那么,针对近几年来南宁市中考英语科目听力测试部分的变化趋势,我们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培养学生通过听音获取信息的习惯,增加学生的有效听力输入
听音与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两个主要渠道。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有效的听力输入更能促进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因为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由于考虑到文字材料的静态性,会抱着一种漫不经心的心态进行阅读,从而降低了对材料信息的有效摄入量。而在由听音获知信息的过程中,由于音频资料转瞬即逝,为了接收到清晰、准确的信息,学生往往会更专心,提高注意力,从而使信息的接收达到最佳状态。从这一点上来看,培养学生养成通过听音获取信息的习惯,不但有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也更能促进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听音来获取更大的英语语料输入,从而增加学生的有效听力训练。
美国外语教育专家克拉申(Krashen)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了“语言监控”理论,其中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假说观点成为研究外语学习和习得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大脑机制活动主要受控于学习者接受到的可理解输入的体验的驱使,即表达的信息处在一个合适的语言水平和有助于语言理解的语境下,因此她主张外语学习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比原来语言水平略高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同样,在听力练习上,可理解性输入是听力信息输入具有有效性的前提。因此,听力训练材料的难度应该比学生现有的听力水平偏高。如果听力材料过于容易,则不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不可随意地拔高难度,若一味地追求高难度的听力训练,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说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共同提高
听力训练的形式除了采用录制的音源资料来进行正式的听辨训练外,还可以采取口语交流的形式,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对话来实现口语与听力的共同提高。近几年来,南宁市中考英语听力考试中的听音内容大多都是与现实生活中所涉及的话语相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说互促的训练活动对于学生听力水平和应试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除此之外,比起相对比较乏味的纯听力训练活力,听说互促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真切地感受到用英语做事的快乐,体验到真正的由听说能力进步而带来的成就感。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遍相关主题的对话录音,进而让学生模仿,并进行必要的创新,编制出一些对话场景和内容,通过多次的操练和实践来达到提高的目的。
(三)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提高学生对新闻英语的敏感性
学生对新闻英语的感悟力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其基础的英语听音能力,但是新闻英语的语言风格、词汇场等还是与一般的英语表述有着大不相同的地方,因此,要提高学生对新闻英语听解的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针对性训练。根据学生对新闻英语尚比较陌生的现状,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阅读一些相关的英文报道文字材料,并给其提供更多的常用新闻词汇。等学生对新闻英语的特点有所了解后,再让他们进行专门的听力训练,以提高他们对新闻英语的敏感度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结语
英语听力的形成和提高并不是两三天就能做到的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长期努力协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和学生听力水平的发展状况不断地进行探索、尝试和调整,从而最终促进学生听力的提高和英语综合技能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吕建峰.从理论视角剖析克拉申“输入理论”[J].考试周刊,2008(19).
[2]杨春霞.克拉申输入理论与二语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9(4).
[3]瞿钧.克拉申输入假设理论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听力是外语水平的重要衡量技能之一,听力水平测试也是中考英语科目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生的整体考试结果。从近几年南宁市中考英语科目试题的构成来看,听力测试分值一直占据着该科目考试总分的四分之一的分量。中考英语科目考试中听力部分的测试内容一直都牵动着广大考生和教师的心。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考英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变化趋势进行深入分析,进而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对策。
二、近几年来南宁市中考英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变化趋势分析
为了保障考试的信度、效度和权威性,近几年来,负责南宁市中考英语科目出题工作的专家和教师们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创新,完善试卷构成。其中英语听力测试部分,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题型上来看,都有了一定的改进,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趋势。
(一)测试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增强了测试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从听力内容所涉及的方面来看,近几年来,南宁市中考英语科目考试听力测试部分的内容越来越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听力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涉及并为学生所熟知的各个方面。一些对话的内容或短文所描述的情景往往就是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或者是学生在平时的口语训练中经常会谈论到的东西、使用到的句子。比如2008年听力题对话部分的几则短对话,就是学生在平常生活中或进行口语训练时常会遇到的场景和对白。这样设置考试内容使得测试更具真实性,避免了让人感觉到为了考试而虚构故事、瞎编场景的不真实感。此外,这样的内容设置也使得考试能更好地测试出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用英语进行交谈的听音、辨音和反应能力,增强考试内容的信度和效度,提高考试测试的目标指向性和实用性。
(二)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逐步增加新闻听力测试内容
新闻是人们在社会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渠道,新闻报道的形式与内容也日益多样化。此外,现实社会发达的传媒技术也给新闻的传播与繁荣创造了更优的条件。在国际交往越发频繁的当今,国际新闻以英文报道的方式传入国内媒体的方式和途径日益增多。因此,提高英语新闻听力就成了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又一更高要求。而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专门的英语新闻听力测试就成了各大英语考试中听力测试部分必不可少的成分。从2007年至今的南宁市中考英语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在听力测试部分最后一大题的“短文理解”专门考核了学生的英语新闻听力。比如2007年听力最后一题的短文听力就是论述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并谈论“中国年”的时事新闻;而2008年听力部分的最后一大题的提问中则明确地标明了该短文是News 1 和 News 2两条英语新闻。这是听力测试内容最大的一个改变。虽然考试的内容与难度无法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英语新闻报道相提并论,但也使考试的总体难度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引领了学生、教师加强对这一类型听力内容的关注。
(三)听力测试难度有所提升,体现学科发展特点
从听力部分的总体内容上来看,近几年来,南宁中考英语科目考试听力测试部分的难度系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通过考试题型和考核内容的呈现方式体现出来的。听力测试难度的加大是符合我国初中英语学科发展特点的。首先,从教育的时间上来看,随着小学逐步开设英语教育课,初中毕业前学生的平均英语受教育年限加大了;其次,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的限制等,我国英语的听说教学一直处于落后状态,随着相关条件的改善、听力资源的增加,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更应该提升到更高的位置和水平。因此,中考英语听力测试难度的提高是一个必然要求。2008年后的南宁中考英语科目考试听力测试部分中的“对话”题型部分由原来的要求简单地进行信息的配对变成了要求对信息充分了解后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归纳和推理。这种要求虽然是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但其难度实际上是较大地增加了。2007年后增加的英语新闻听力内容也是听力难度提高的一个标志。
三、测试内容变化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中考英语听力测试部分内容的改变在形式上是一个主观改变的结果,但在本质上却是一个顺应客观现实的必然要求。考试的巨大反拨效应使得考试内容的任何一些变动都会促使相应教学上的调整、改进。那么,针对近几年来南宁市中考英语科目听力测试部分的变化趋势,我们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培养学生通过听音获取信息的习惯,增加学生的有效听力输入
听音与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两个主要渠道。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有效的听力输入更能促进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因为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由于考虑到文字材料的静态性,会抱着一种漫不经心的心态进行阅读,从而降低了对材料信息的有效摄入量。而在由听音获知信息的过程中,由于音频资料转瞬即逝,为了接收到清晰、准确的信息,学生往往会更专心,提高注意力,从而使信息的接收达到最佳状态。从这一点上来看,培养学生养成通过听音获取信息的习惯,不但有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也更能促进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听音来获取更大的英语语料输入,从而增加学生的有效听力训练。
美国外语教育专家克拉申(Krashen)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了“语言监控”理论,其中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假说观点成为研究外语学习和习得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大脑机制活动主要受控于学习者接受到的可理解输入的体验的驱使,即表达的信息处在一个合适的语言水平和有助于语言理解的语境下,因此她主张外语学习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比原来语言水平略高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同样,在听力练习上,可理解性输入是听力信息输入具有有效性的前提。因此,听力训练材料的难度应该比学生现有的听力水平偏高。如果听力材料过于容易,则不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不可随意地拔高难度,若一味地追求高难度的听力训练,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说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共同提高
听力训练的形式除了采用录制的音源资料来进行正式的听辨训练外,还可以采取口语交流的形式,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对话来实现口语与听力的共同提高。近几年来,南宁市中考英语听力考试中的听音内容大多都是与现实生活中所涉及的话语相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说互促的训练活动对于学生听力水平和应试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除此之外,比起相对比较乏味的纯听力训练活力,听说互促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真切地感受到用英语做事的快乐,体验到真正的由听说能力进步而带来的成就感。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遍相关主题的对话录音,进而让学生模仿,并进行必要的创新,编制出一些对话场景和内容,通过多次的操练和实践来达到提高的目的。
(三)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提高学生对新闻英语的敏感性
学生对新闻英语的感悟力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其基础的英语听音能力,但是新闻英语的语言风格、词汇场等还是与一般的英语表述有着大不相同的地方,因此,要提高学生对新闻英语听解的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针对性训练。根据学生对新闻英语尚比较陌生的现状,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阅读一些相关的英文报道文字材料,并给其提供更多的常用新闻词汇。等学生对新闻英语的特点有所了解后,再让他们进行专门的听力训练,以提高他们对新闻英语的敏感度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结语
英语听力的形成和提高并不是两三天就能做到的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长期努力协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和学生听力水平的发展状况不断地进行探索、尝试和调整,从而最终促进学生听力的提高和英语综合技能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吕建峰.从理论视角剖析克拉申“输入理论”[J].考试周刊,2008(19).
[2]杨春霞.克拉申输入理论与二语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9(4).
[3]瞿钧.克拉申输入假设理论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