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掷铅球常见的几个问题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aoy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和训练经验加以总结,就铅球教学中常遇见的几个问题,初步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 原地掷铅球的预备姿势不正确(右手侧向掷铅球为例)
  
  在原地掷铅球时,有的学生只降重心而上体不转动,使上体前倾或上体后倒,造成身体扭不紧,用力时转动力量较少。正确做法应是侧向站立,重心右移,右膝关节内扣,收腹,左臂放松自然下垂,上体转至投掷方向的相反方向,腰部扭紧,略抬头,持球臂略抬,这样有利于克服身体的后倒和只降重心不转体的错误动作,形成用力前的稳固支撑。
  
  二、在初始用力时身体的蹬与转动配合不协调
  
  在练习时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蹬转不协调,蹬转力度不够。因此学习时多做徒手的蹬转练习,主要做法是右手放在右侧臀部偏上些,反复的做右腿的蹬地转髋练习,同时右手抵住臀部配合蹬转,多体会在转体的时候右腿的蹬地用力挺髋,身体重心仍然落在右腿,重心略有升高,使身体形成强有力的背弓,为最后用力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在最后用力时上体向前鞭打不够,身体后坐
  
  造成此原因主要是重心没有前移至左脚;上体太死,没有随着铅球的出手而使身体重心升高和前移。多做一些徒手的最后用力练习,随着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腿和重心达到最高点,注意展胸头后仰,右臂发力把球推出,收腹含胸低头,右腿跟进至左脚后跟附近,最后被动向前跨出,动作熟练后再做左右脚的换脚支撑练习。
  
  四、推铅球时身体左后倒
  
  主要是在掷铅球时左侧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左臂打开太早,左肩后撤太快。用力时左手的大小臂夹角略大于90度,抬起略高于肩部置于左侧的侧前方,控制左肩主动发力,避免过早向左后方摆动,同时注意在站立时左脚不要过于偏后,否则也容易造成向左转体过快不易制动左侧,不利于形成左侧的稳固支撑,使铅球偏向左侧掷出。练习时,可以让其他同学站在其右侧,抓住练习着的左手,体会蹬转时的扣肩。
  
  五、推铅球时出手角度过低或过高
  
  这主要是左腿支撑无力,蹬伸不充分,推球时低头肘关节抬的过高,造成出手过低,或肘关节下降,造成抛球。在练习时根据学生的成绩,要求用右手触及前上方一定高度或远度的标志物,用力时胸部要充分展开,肩部发力,使臂向前上方快速伸出。
  
  六、头部向后转动太快
  
  在练习时要注意头部的转动,头不要先于身体向左转动,因为头部在掷铅球时能够起到引领作用,它能带动上体的运动方向,如果转动过快,往往带动身体的左后撤,形成不了左侧的强有力的支撑,在做练习用力时,注意目光始终控制往投掷方向的前方看,使头、颈、躯干为一体,这样能有效地抑制左侧的后倒或左肩的后撤
  
   (山东省枣庄市第一中学体育组)
其他文献
旋转是乒乓球运动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因素。在传统的乒乓球教学中,教师多注重于动作技术的手把手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一味地模仿,并不懂得要这样做的原理。为改变这种状况,在高二年级乒乓球选项课的教学中,我特地把旋转作为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采用探究式教学。    一、体验旋转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发出旋球让学生尝试接球,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但结果可想而知,多数学生接起来很吃力,回球或下网、
针对性一是田径教材内容选择上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的要求,如小学生选择活动性强、技术含量低的教材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的投入课堂学习中去。二是田径教材内容选择上符合学校环境、气候条件的要求,如跳远教学必须具备的沙坑、夏季教技术强的教材内容、秋冬季教运动量大一点的耐久跑等教材,这样就能避免学生受伤或厌烦田径课。  创新性一是教师观念要创新,就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更新自己的观念,改变过去一味追求掌
体能与运动技能评定是体育课学习成绩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其评价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目标的全面实现。虽然新课程对学习评价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方法,但反观体育教学的实际,很多教师在技评时采用的仍然是同一内容和同一标准,其技评内容规定过细,只注重动作规格和运动成绩结果,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价值,只能满足极少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就欲望,严重挫伤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与新课程的理念相悖。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