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地形因子尺度依赖性及其对水土流失评价的影响研究--以江西省崇义县为例

来源 :中国水土保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坡长因子(L)和坡度因子(S)是CSLE模型等区域土壤侵蚀模型中的重要因子。利用不同比例尺地形数据计算的地形因子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对水土流失评价结果产生影响。以山地特征明显的崇义县为例,利用1∶1万、1∶5万和ASTER GDEM 30 m空间分辨率的地形数据分别计算L、S和土壤侵蚀模数,探讨山区条件下地形因子的尺度依赖性及其对水土流失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地形因子具有明显的地形数据尺度依赖性。从地形因子平均值来看,L因子1∶1万>1∶5万>ASTER,S因子1∶5万>ASTER&g
其他文献
河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既是“大水缸”,又是“水龙头”,做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是河南省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河南省水土保持工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积极探索水土流失防治新思路、新措施,水源区水土流失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场次暴雨水土保持调查是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需要大力推动开展。梳理了场次暴雨水土保持调查工作现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场次暴雨调查的功能和作用。对场次暴雨水土保持调查的特点,以及与监测站点定位观测、区域年度动态监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场次暴雨水土保持调查制度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坡耕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耕地资源类型,也是区域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的源地,坡耕地水土流失监测是措施合理布局和效益评估的基础工作。分析了南方坡耕地数量及坡度分布特征,提出了南方坡耕地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分类体系;在坡耕地降雨、径流、泥沙监测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坡耕地水土保持效应评价最小数据集,指出田块坡度、径流系数、土壤侵蚀量、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是水土保持效应评价的关键指标,可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标准的拟定提供量化参数。
我国新疆地区土壤风蚀造成的荒漠化、沙化现象严重,机械沙障是工程治沙的主要措施之一。为探究低立式沙障的防沙效果,以砾石为沙障材料,垂直于主风向布设高30 cm的沙障带,利用组合式多通道通风集沙仪进行输沙量观测,结果表明:砾石沙障改变了近地表输沙流状况,障后0~120 cm减沙范围均在距地0~30 cm内,增沙范围在距地30~57 cm,沙障综合防沙距离>120 cm,且沙障综合防沙效益随障后距离的增加而减小。30 cm高的低立式砾石沙障经济实用,能较好地实现防沙效果。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清水河小流域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汉江二级支流,总面积31.49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6.95 km2,约占总面积的54%。郧阳区紧紧围绕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综合推进水土流失治理、面源污染防治、水系生态整治、人居环境改善,以水土流失严重区和村镇生产生活区为重点,点(村庄)、线(沟道)、面(面源污染),污水、垃圾、厕所、环境、河道同步治理,全面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为了探究有柄石韦生境的水分来源及其耐旱性,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梳理了有柄石韦生境的水分来源,从生理结构组织分析了有柄石韦的耐旱性。研究表明:①有柄石韦生境的水分来源有穗枝赤齿藓结皮截留的大气降水、有柄石韦叶片和穗枝赤齿藓结皮凝结水、雾水3个途径;②有柄石韦叶片结构组织具有发达的栅栏组织、厚角质层等特征,表现为极强的生理耐旱性。可以尝试将穗枝赤齿藓结皮和有柄石韦组合用于喀斯特裸岩植被修复。
为了构建“水质达标、环境优美”的水环境体质,深圳市对城市类生产建设项目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提出了新的质量要求和标准。以深圳市典型道路工程、管线工程以及河道整治工程为例,通过长期的现场观测和取样处理,对典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一水土保持措施下,当边坡苫盖率达到63%以上或植被覆盖率达到55%以上时,降雨期间边坡水土流失较轻,水土保持措施效果良好;当汇水分别经过3级、6级、9级沉沙池后,出口处的泥沙含量较入口处分别降低了10.08%、40.34%和71.99%。
十八大以来,平昌县水土保持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原则,加快建立权责明晰、协同高效的责任落实体系,强化规划、信息化、监测等基础性工作,切实管住人为水土流失,推动了水土保持工作见实效、上台阶。详细分析了平昌县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做法、存在的短板及补救措施,可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以全面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为切入点,紧紧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水利部、甘肃省水利厅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总体要求为指引,针对河西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掌握武威市2011—2019年水土流失面积动态变化基础上,分析了武威市各年度水土流失面积及各侵蚀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截至2019年,武威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775.98 km2,水土保持率
我国早期的边坡治理往往比较重视坚固之功效,大多采用砌石及混凝土等灰色防护,却忽视了生态景观的和谐,造价高,投资大。采用生物护坡技术,不仅能有效保护边坡,而且能修复遭破坏的植被景观,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生物护坡可与工程护坡同步实施,甚至可单独实施。由于边坡较陡、空间较小,一般不栽植乔木,而且这样还有利于道路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