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冷若冰霜的上司沟通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mingy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如果你觉得在学校里导师太严厉的话,那么你肯定错了——因为你会遇见比他更严厉苛刻的人——你的上司。如何与做事严谨、能力出众、挑剔无比、时常发火的上司和平相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HR部门里的铁面上司
  
  职场的事情就是这样微妙。说它简单,它的确很复杂;说它很难,却也真的非常容易,关键看你如何与人沟通。很多人都抱怨自己的上司冷若冰霜,可却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最大的学问。
  我好不容易从千军万马的求职大军里杀出一条血路,在同学们艳羡的目光中来到一家著名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工作。在外人眼中,穿着高档职业装的我每天穿梭在写字楼之间,接触的都是职场精英和商业骄子,俨然是成功的都市白领。可风光的背后,我却有一肚子的苦水——和上司之间恶劣的关系,让我心烦意乱、焦头烂额。说到我的上司于经理,是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人,对待下属也非常严格。如果严格得适当,我也就不说什么了。问题在于他总是喜欢按自己的标准和能力要求下属,给我和同事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几乎每个工作日我们都在战战兢兢中度过。
  于经理做事一丝不苟,力求完美。初入职场的我经验都少得可怜,在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根本不管用,做起事来就显得有些笨拙。这样,于经理劈头盖脸的训斥就成了家常便饭了。其实,于经理不只对我这样,对其他人也是一样严格,几乎每天都有人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被他训斥一番,同事们为此私下里没少抱怨。
  我在学校是个刻苦的学生,门门功课都是优。我自信,在工作中,我也不会差!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也想改变苛刻的上司对我的印象,实习期刚刚结束,我就雄心勃勃、绞尽脑汁地想出了一个引才计划。这是我进入职场后独立完成的第一个计划,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我不停地修改、润色,夜以继日,几易其稿。经过一个星期的奋战,我满怀信心地把方案送到于经理面前,心中想,这回你得对我刮目相看了吧……谁知他只是大略翻了几下,然后不改脸上那种冷漠的神情,用嘲笑的口吻说:“如果公司真的采纳了你的这套方案,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关门大吉了……”
  我委屈极了,在他面前努力控制着自己,当我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一个多小时没有回过神来。回想从实习开始,不管做得坏还是做得好,这位上司就没有夸奖过我一句,就知道板着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教训人。我越想越生气,越想越悲观——如果在这家公司里做上三年五载,不得给窝囊死啊?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天下也不是只有你们这一家公司,这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工作,我可是干够了!
  我平时和人力资源部中的老员工齐姐很要好,也就把自己想辞职的事情向她透露了。我以为她会支持我的想法,谁知她却不赞成我的决定,劝我“不要太冲动”。她语重心长地说: “你应该仔细想想,究竟是因为上司太苛刻呢,还是因为我们不够优秀才招来他的批评呢?你觉得他不近人情,我倒觉得是我们有时不太懂得沟通。要知道对方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喜好,对人对事也都有自己的看法。相处不愉快,并不能把棍子打在一个人身上。我们是不是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努力去改正、提高?如果这样还不能改善彼此的关系,那再走也不迟!”
  齐姐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我静下心来回想自己和上司接触的点点滴滴,渐渐发现自己也的确有很多不让人满意的地方。比如业务不熟练,不善于沟通,不懂得把自己的思想和上司进行交流等等。想到这里,我心里豁然开朗,开始仔细计划如何与这位冷若冰霜的上司进行有效的沟通。
  过了一年,我不仅没有从人力资源部离开,而且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可以说,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尤其可喜的是,与我的上司于经理的关系,也有了显著的改善——我们之间没有了对抗,而是增进了对话,我们没有变成仇敌,而是近于朋友。也许,好奇的读者会问:你是怎样做到的呢?那么,让我为您介绍一下我的沟通方略吧!
  
  沟通方略NO.1:实力是根本
  
  人在职场,实力是根本。要想与同事们,尤其是与眼光苛刻的上司建立良性的人际关系,你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让对方不能小看你。自从听完齐姐的话之后,我开始在业务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前,我总觉得工作很乏味,偶尔趁着上班的时间偷偷上网聊聊天,消磨一下时间。如今,我发现自己确实在很多方面存在欠缺,难怪上司总批评我工作不用心。我删除了电脑里的聊天程序,开始仔细留心起同事们是如何制作方案、安排计划的,然后迅速把它们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几个月之后的一天,部门就一个大型项目专门开了一个会议。在会上,我提出了不少“新奇”的想法,并且将自己的方案拿了出来。方案上有数据,有分析,有员工调研,有宣传策划,有后期跟进措施,思路独特,层次分明,让人信服。虽然会上最终没能全部采纳我的方案,但于经理第一次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从那之后,凡是有会议,于经理就会让我谈谈自己的想法。渐渐地,我发现,他对我的工作上也少了些指责,多了些指点和帮助。看来, “实力”、 “本事”、 “才能”才是做人处世的根本,没有了这些东西,你根本没资格和别人沟通、合作,也就谈不上成功了!
  
  沟通方略NO.2:尊严不能丢
  
  我的上司经常对下属发脾气,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性格温和的我对上司这样的习惯也很反感。一次,我负责处理与一个猎头公司引进高级人才的事宜。由于对方发生变故,引进没有成功。我们公司这一岗位已经空缺了三个月,公司高层很关注这件事。见这一次又没了戏,于经理不禁又一次发了火。发火的对象当然是我,而且是当着人力资源部全体同事的面。
  我并没有当面反驳他,而是在挨训之后默默地跟着他来到办公室。等到他火气消得差不多了,我关上办公室的门,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告诉他,这次谈判失败的责任在对方,我已经尽了全力促成此事,我是不该受到这样的指责的。接着,我郑重地对他说道: “我来到这里是出售自己的脑力和才华的,而不是来贩卖人格尊严的!我没有在大家面前反驳您,是出于尊重,我恳请您给予我同样的尊重。”说完之后,我留下目瞪口呆的上司走出了办公室。
  同事们知道我和上司的谈话之后,都替我捏了一把汗。可谁也没想到,第二天,于经理居然请我喝咖啡,郑重地向我道歉。
  对我不卑不亢的态度,同事们都十分赞赏。而触动最深的,是于经理。过了不久,他在开会时说:“我这人脾气急,有时说话不注意,如果过去用话挫伤过谁,请不要介意。我也就是说说而已……” 这等于委婉地向员工道歉了……
  
  沟通方略NO.3:幽默好沟通
  
  由于是大公司的缘故,公司内部等级分明,气氛严肃,让人觉得有些压抑。我们工作又繁忙异常,在这种环境下,就难免出错。有一次,我接了一个任务之后就开始埋头工作,忙得天昏地暗。好不容易写好了计划书,我急匆匆地拿起文件夹向经理办公室走去。由于忙乱,一不小心和同事撞到一起,摔倒在桌子旁,手中的文件夹撞翻了桌子上的水杯,碰倒的水又溅到复印机上,复印机立刻响起一阵刺耳的声音,还缓缓冒起了白烟。大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于经理也阴着脸看着我。
  我连忙站起来,急中生智说道:“你们看,我的多米诺骨牌玩得多好!”同事们谁都没想到我会这么说,而且我刚才的一系列动作还真的很滑稽,竟然都露出了善意的笑容。于经理看看我,忍不住嘴角露出了一个若有若无的笑容,没再说什么。
  从那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幽默是沟通中非常有效的方法。在人际交往中,谁能不喜欢风趣幽默的人呢?发现这一点之后,我仔细留意起各种有意思的小笑话、小幽默,常常出其不意地说两句出来,有时还和上司开个恰到好处的玩笑。对方虽然不说什么,但却很少再板着面孔训人了。
  
  沟通方略NO.4:寻找共同点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吃惊地发现一向不苟言笑的于经理居然是个十足的漫画迷。原来,在职场中奋斗多年的他心理压力极大,这样的方式可以缓解他内心的压力。我发现,原来我们两个人是有共同爱好的。从那之后,在工作之外的私人时间里,我会以朋友的身份给他送去几本他喜欢的漫画。两个人也偶尔聊聊天,从漫画到其他。渐渐地,我们两个人发觉彼此之间还很有些共同点,比如都喜欢下国际象棋,都喜欢韩式烤肉,都喜欢游泳。时间一长,我们居然找到了很多共同话题,两个人便成了不错的朋友。
  随着私人交往的深入,于经理也很少在工作中训斥我了。更多的时候,两个人都是彼此商量着交谈。无论满意不满意都尽量沟通,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的人际关系。
  这就是我和昔日那个冷若冰霜的上司之间发生的故事。其实,很多上司的严肃和不苟言笑是一种防御手段和“保护色”。而在这些掩饰之下,他还保留着一颗平常人的心。很多员工并不知道,上司也需要关心、激励和沟通。与上司打交道并不容易,但是,当你在他眼里变得很优秀,并且能捕捉到他的“人性弱点”,你就能与之和谐相处了。
其他文献
由于不可能完全通过应聘材料和笔试记录就作出清晰准确的判断,因此面试是企业招聘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在面试中,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对应聘者的考核方向和内容,这当然会有助于对一个人进行更加完整和准确的评价,以充分保证企业招聘的效果。  面试中通常使用四种基本的提问方式:直接式、开放式、澄清式和自我评价式。每类问题在面试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直接式提问  直接式提问主要是为了使应
作为赴德研修班成员之一,笔者有幸随一汽一大众集团公司的27名同事来到德国,开始在奥迪公司人力资源领域为期一年的岗位研修。这期间,了解到奥迪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构架、发展战略、工作思路及操作方法,在人员招聘、培训、发展、晋升、奖惩等方面拓宽了视野。以下是笔者对奥迪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点体会,希望与企业HR管理者分享。  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走进奥迪,以人为本的实例不胜枚举。根据员工的平均身高设定的
权威发布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正式公布  与劳动者利益密切相关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9月18日正式对外公布,《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最终公布的《条例》包括六章38条,相比此前9月3日国务院原则通过的条例减少了2条,相对国务院法制办5月12日公布的征求意见稿,则缩水了7条。  整体上看,《条例》主要是针对《劳动合同法》表述上存在一些容易产生不解和歧义的条款作出更为细化的解释和完善,使
才干加上任劳任怨是职场生涯的“常规武器”,而懂得在恰当的时刻说恰当的话,则是威力巨大的“非常规武器”。卓越的说话技巧,不仅能让你的工作倍加轻松,更能让你名利双收。牢记以下十种句型,熟练使用,加薪与升职难道还会远吗?  一、以最婉约的方式传递坏消息:“我们似乎碰到一些情况……”  你刚刚得知,一件非常重要的案子出了问题。如果立刻冲进上司的办公室报告这个坏消息,就算不干你的事,你的上司也会质疑你处理危
挪威人在运送沙丁鱼时,要在鱼槽中放入几条鲶鱼。鲶鱼进了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会四处快速游动,到处挑起摩擦。这时,槽中的沙丁鱼变得非常紧张,也跟着鲶鱼快速游动起来。这样一来,在运输过程中,沙丁鱼会保持活力,运抵渔港时也能活蹦乱跳,很少死去。  很多HR工作者们都知道这个掌故。有人还把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叫“鲶鱼效应”,是说一个公司,如果人员长期固定,员工就会由于缺乏危机感、新鲜感和创造力而产生惰性。因
内容摘要:结合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网上创业的现状,笔者根据专业教学要求,总结成功的案例,针对学生在经营网店时的关键,提出核心观点。  关键词:电子商务 网上创业孵化  如何为中职电商专业的学生开拓网上创业之路,笔者结合这几年成功案例的探究,有一定的发言权。凡是成功创业的学生,必定在校期间就掌握了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摄影及图像处理、客户关系管理、推销技巧等知识和能力。  成功打开网店创业的
人物背景:  柴桂文,1958年生于沈阳,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后入中央党校学习企业管理;现任沈阳昊诚集团董事长;1983年白手起家,创办电力产品企业。这个现代化集团公司,早已成为辽宁省同行业的领军企业,部分产品已是全国同类产品的“排头兵”。集团下辖5个控股公司、3个分公司、12个驻外办事处,年销售额4亿多元。“女帅”领导下的昊诚集团实力雄厚,后势强劲,已获得AAA级企业信用等级、质量信誉保证单位、
沉着冷静,不浮不躁    王笑和韩波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在校期间成绩也都很优秀。关系密切的他们也常被人说成是孪生兄弟,可他们的性格却完全不一样,曾有位教他们的教授这样评价他们:“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一个沉着冷静,一个义气用事。”  毕业后两人同时去了一家体育经济公司,因为是刚到公司的缘故,老板只是给他们一些杂活,有时候还特别辛苦。而在一些重要的工作上,老板也从不给他们发挥的机会。  在一次项目研
差异化HR策略必须以“事实差异”为基础。首要的事情就是根据公司的战略和文化,确立识别员工差异的方法和指标,识别的指标包括重要性差异和需要差异。重要性差异的识别指标一般包括:贡献价值、市场稀缺性、可替代性、能力潜质等;需要差异的识别指标一般包括:价值观、理想追求、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    差异化HR管理策略必须是系统的差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差异化的对象是所有企业员工;第
随着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市场拓展销售或发展生产。外部环境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变化的同时,也给企业内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人力资源经理如何跨文化用人?需要转换哪些观念?采用哪些策略?带着若干问题,我们采访了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首席顾问胡八一博士。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