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说;二是创设情景,让学生敢说;三是寻找生活话题,让学生乐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 口语交际 能力 培养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交往活动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创业中,要求创业者不但要有文才,还要有口才。展望未来,口语训练不可忽视,这既是以人为本的需要,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更是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口语交际必须从孩子抓起,从小学语文教学抓起。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广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说。
  
  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口语交际才能入门。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之源,运用身边活动,启发学生观察、表述。如“今天是教师节,你想对老师说什么?”“你家刚搬进新楼,向大家介绍你家的情况,说说你的感受”……经常利用各种小事情,随时随地让学生组织语言表述,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也无形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想说。
  在阅读文教学中,针对课文的重点,我采用多媒体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如在教学《黄山奇松》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声像并茂、视听结合,以直观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激起了学生想说的欲望。这样既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中,又能超越教材本身,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还能培养学生不受制约、纵横思考的习惯。迷人的黄山风光,优美动听的旋律,点燃了学生的情感火花,激起了学生畅所欲言的愿望。这时我让学生充当“小导游”,向远方来的游客介绍,学生仿佛成了黄山上的“陪客松”,声情并茂地为人们介绍着迷人的黄山风光。同学们在侃侃而谈中真切地体会到了陪客松的神奇,大自然的壮丽。此时学生扬起了想象的风帆,开启了思维的闸门,情绪高昂。课堂教学达到了“任情感激荡,任思维涌动,任想象飞翔”的高潮。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敢说。
  
  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把金钥匙,即一个“活”字。我认为,进行口语交际课,这个“活”字就是要有一种交流的情景或氛围。情景是一种特定的氛围,以学生语言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了的语言生活环境,利用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例如,我在教学“学会向别人解释”专题训练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小亮急急忙忙去上学,这时,他看见前面有一个残疾小同学在艰难地行走,小亮赶上前去说:“小弟弟,让我背你走吧。”雪越下越大,行走起来越来越难了,眼看就要迟到了,但是,小亮仍然背着小同学艰难地行走着。等他到学校时已经上课了,老师当众批评了小亮。下面就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如果你是小亮,你应该怎样说。(一)小亮哭了,一句话不说,回到自己座位上,(二)小亮大声争辩说:“我不是故意的,你不该批评我,我是在做好事……(三)小亮马上小声说:“老师,我刚才为了帮助一位残疾小弟弟,所以迟到了。”通过情境的设计,让学生们在直观的教学情景中领悟到,在解释原因时,不但要说清理由,还要讲文明,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委婉。
  实践证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就是创设的教学情境所激发的。但有些同学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会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就被同学嗤笑,抬不起头……这些问题成了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心病还得用心来治”,维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
  
  三、寻找话题,让学生乐说。
  
  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所以口语交际训练的范围很广,途径很多。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也就是寻找口语交际的话题。话题贴近生活,使学生更容易交谈,如:借文具、问路、接电话、看病、转述、介绍一本书、劝阻、讲故事、请教别人、找人、辩论……
  阅读对口语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帮助积累大量丰富多彩的词汇,这不仅是学生说话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知识的前提,使学生的口头语言变无序为有序,口语基础知识有了很大提高。对待阅读中的空白处,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这对感性文章主题会有极大的促进,在想中、说中,自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或者,还可以在课文的结尾处巧设话题,吸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动口兴趣,进行口语拓展训练,如《狼和小羊》一文结尾:说着,狼向小羊扑去……老师可以提问,如果你是小羊,会怎么办?心甘情愿让它吃吗?还是跑?或用机智应对?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材料,对每位学生的表述都给予表扬,增强学生的信心。师生可以互相点评,共同提高。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说话技巧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形成“师评生,生评师”的局面,对某位同学说话的内容,都要阐述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样,既让说者知道自己的不足,又培养了评论者的分析能力,从而可以提高了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师生互评的过程不仅纠正了不良的交际习惯,还使学生变得敢于争论,善于交流,从而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训练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还应在课外寻找更广阔的天地,利用各种有效机会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指导、训练。课堂教学中虽然能让学生掌握酝酿的口语交际的知识、技能,但单靠课堂短短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因此,我除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训练外,还组织、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慰问、做好人好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如果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的话,可以在校内开展模拟社会活动。如模拟在“招聘会”活动中当“应聘者”,向“顾客”介绍、推销产品,模拟“商店”、“餐厅”等服务活动中当服务员等。这样模拟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往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高考前夕同学们的复习负担很大,心理变化也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我结合多年迎考体会,综合分析考试全过程,提出以下对策,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些帮助。    一、充实考前动力    1、挖掘潜能,坚定意志。不管你现在情况怎样,你都要相信自己还有巨大的潜能。因为从现在到考试在全校、全市或全省进步50名的大有人在,进步100名甚至更多的也有可能。考试其实是看谁坚持到最后,谁就笑到最后。考生应全力以赴知难而进,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火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
摘要: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实现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引导者的转变。实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变化,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情感体验实践,重视动手操作实践,强化课外阅读实践。  关键词:思想品德 角色转变 课外阅读    一、实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变化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都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特别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看重教学的结果。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本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正确运用讲解和示范的艺术,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讲解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语言向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动作名称、作用,方法、要领和要求等。教师的讲解运用恰当,在教学中就容易吸引使学生,使学生专心致志,开动脑筋,聚精会神地听讲。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讲解的艺术呢?一是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要探索初中语文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并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生活尝试语文的应用性,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改革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无庸置疑。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习语文,不能掌握正确
我是一名普通的乡村班主任教师,没有什么特别独到的经验和方法,尤其是来到这个学校很短的时间,可谓刚刚接手这个工作,经验之谈更是不值一提。在此,我只能是班门弄斧,浅显地谈谈我的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有力助手和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的确,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每天都要面临班级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现在,我
新课标对朗读的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即朗读要做到语音正确;语调要有轻重快慢;感情要丰富多彩,随文欢而欢,随文悲而悲。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朗读时,往往只停留在识字上,忽略了情感的体验,语言的感悟,不与作者产生共鸣,没有读到文章的内涵。因此,作为低年级的老师,就要注意巧引妙导,让学生倾情朗读,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从而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能力和综合能力。下面谈
能够快乐地学习是新理念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也是接近教学本质的一种教学方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因为其不参加中考,因此,这一学科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都不很受重视,在这种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育,更需要突显课堂愉悦,才能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    一、把微笑带入课堂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一般都兼管机房,由于信息技术课独特的特点,学生在上机操作时由于好奇、好动,稍不注意就会使机器瘫痪。为了维护好机房,
寓情于教,以身作则,以情感人,才能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如,做游戏时需要对输者进行一点象征性的惩罚,但往往有的学生输了又不认罚,推推托托,影响了游戏效果。有一次,我在参加游戏时,碰巧输了,从学生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们心里暗暗在想这下就看老师是否愿意受罚了。当时我意识到老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马上认真地受罚,在大家围成的圆圈内学矮人走路走了两圈。全班学生都笑了。以后碰到这类事,学生都会二话没说地受罚,
【摘要】为使中职数学课堂变得生机盎然,中职学校教师就要树立所有学生都能教好的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活跃数学课堂,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摘要】中职数学 活跃课堂 激发兴趣    数学是中职教学中一门不可或缺的基础课,中职生数学基础的好坏将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业后的知识运用与职业发展。但时常听到中职学校的教师叹息:“中职生数学基础差”、“中职生难教”等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