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向左,地狱向右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s_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刚进大一时班上第一次搞晚会,负责主持的同学忐忑不安地问班主任:“我有些害怕,会不会因紧张而说错台词。”老师鼓励她:“要相信自己!”她说:“我的信心是你们给的。”老师反驳道:“错!你的信心只有自己能给得起!”
  十多年过去了,这段对话在我脑海中仍记忆犹新。从字面上理解,我们都知道所谓“自信”即“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自卑的人仍无法给予自己信心。我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给自己消极的自我暗示。什么是自我暗示呢?我们不妨做个小实验来体会一下。
  请找一张舒适的椅子坐好,深呼吸,放松,双手在同一水平面上平举,手心向上。然后闭上眼睛,想象。先想象有人在你的左手腕上系了十个氢气球,这些轻飘飘的小可爱拽着你的左手直往上拉,当然,你也一直在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左手,令它和右手仍维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保持这一想象三分钟以上,再进行下一个想象。想象有人在你的右手心里放砝码,一块接着一块,十克、一百克、一公斤、两公斤……沉得你的右手直想往下坠。当然,你也一直在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右手,令它和左手仍维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保持这一想象三分钟以上,然后睁开眼睛,看看自己的双手是不是已经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没错,这就是自我暗示的作用!
  你究竟是个自卑还是自信的人呢?取决于你的自我暗示是消极还是积极的。
  当你向路过的同学打招呼却得不到回应,你想的是:“他讨厌我”还是“可能他在思考问题没注意到我”;和朋友发生口角之后,你会把主要原因归结为“我说错话令他生气”还是“他今天心情不太好”;被老师批评之后,你认为“老师不欣赏我”还是“老师关心我并相信我有知错就改的自觉”;当别人赞美你时,你觉得“他在安慰我,其实我并没有那么出色”还是“我当然有自己的优点”;数学课听不懂老师讲的题目,你是烦恼“我太笨了”还是庆幸“不是在中考时才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物理测验考砸了,你是用“我不是学物理的料”给自己判“死刑”,还是鼓励自己“已经是历史最低分,只要努力下次测验一定会有进步”……任何事物都有其消极面和积极面,自卑的人总是习惯于看到前者,而自信的人总要挖掘出后者。
  曾有一个故事,描述上帝带一个幸运的人去参观天堂和地狱。他们来到两所外表相似的房子前,先进了右边的房子。只见房间里面金碧辉煌,中央放着一口金制的大锅,里面的食物丰盛诱人,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很长的银制勺子,比他们的身高还长。可奇怪的是,并没有人在吃,所有的人都愁眉苦脸。“这里严格规定必须用勺吃粥。但他们都无法把粥送到嘴里,只好挨饿!”上帝如此解释,“这里是地狱。”出了地狱,他们进了左边的房子。同样是金碧辉煌的房间,同样的金大锅银长勺,同样的严格规定,但这里的每个人都在快乐地吃着——人们在互相喂食,用自己手中的长勺喂自己对面的人。“这里就是天堂。”上帝意味深长地介绍。
  你看,天堂和地狱拥有完全相同的物质条件,不同的仅是人们的思维方式。自信还是自卑,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评价,而非上天赐予你的能力。积极的评价自然会带来积极的行为,无数次积极的行为总有一天会给你带来积极的结果。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会如实地夸奖自我,还需要持之以恒。
  你要自己的心住在天堂还是地狱,仅在一念之间!
其他文献
语文能力,“读”占螯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心。以徐忠宪老师领头的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原形阅读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课题组,按阅读者读文思维方向的不同,原创性地提出并阐述了两个重要的阅读学概念——原形阅读和超原形阅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教授认为:“这两个概念的提出,实质上是对读文思维方向的一种本质性分类,抓住了阅读思路这个关键,为阅读理论和读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领域。”①作为课题组成员,在语文
有评论家说刘庆邦的《一剪梅》(《天涯》2014年第3期)是一部表现乡村婚姻现实的力作,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认为此小说压根儿就没有围绕婚姻的合理与合法问题展开论述,更多的是讲述名叫楚品梅的这一女子如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此小说前半部分叙述楚品梅一直被折腾着,后大半部分才说她过上了比较安稳的生活,且活得非常真实、非常认真,具备了较为独立的较为全面的人格,堪称“这一个”。当然“这一个”不能与经典传世
小编的话:  由中国航天基金会捐赠的《军事文摘·科学少年》,又如期来到了同学们的手中。通过学习这本杂志,他们有哪些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下面这篇阅读感受!  我记不住自己究竟看过多少本《军事文摘·科学少年》了,但我记得老师发给我们的每一本,我都很认真地看完了。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科学迷。这不,胡老师又拿着一摞新书往教室的方向走来了,果然不出所料,新一期《军事文摘·科学少年》又到了。一拿到书,我便迫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知识似乎是语文教学无法回避却也无法回答的难题。面对“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语文知识“被淡化”之后,架空的、虚化了的感受、感悟、体会、品味、欣赏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这促使关于语文知识的讨论从“要不要”的话题上开始发生转
以“弘扬教改主旋律”为己任的《中学语文》,在2010年的7-8、9、10期最显著位置连续发表报道、访谈、评论,向广大读者“特别推荐”名为“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课改实验。虽然此前已有专家和一线教师对这一实验作了肯定性的评价,但《中学语文》的举动仍是异乎寻常的,使吴泓和他的学生们以异军突起的姿态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引起了中语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在应试教育积弊日深,对其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呼声日高的语境
容易  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谁说的?比如我吧,身材容易发胖,头发容易掉,最容易的是把钱花光。迟到  今天和一位漂亮的女同事都迟到了,老板训她时,她冲老板吐了吐舌头,老板说:“这次算了,下次不允许迟到了。”到我的时候,我学她也吐了吐舌头,结果老板吼道:“你是狗吗?”考四级的感受  今天考完英语四级的感受是:卷子的质量很好,拿到手以后和卖家图片上的一样,没有色差,手感很棒,拿在手上很舒服。监考
人类最大的威胁是什么?来自外太空的小行星?未知的外星人?其实,有时更加微小甚至用眼睛根本看不到的东西,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危机。在大量的科幻电影、故事中,都描写过“末日瘟疫”爆发的恐怖场景。想想看,作为高等文明生物的人类,却无法战胜肉眼看不到的“小东西”——病毒,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世界末日吗?  病毒哪里来?  不作不会死。这类故事的设定我们已经耳熟能详:英勇的科学家或超级英雄一直在与一场由病毒引起的可
每逢传统节日清明节到来,很多小伙伴都会在这一天祭祖、扫墓。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啥同样是传统节日,除夕、元宵、端午、中秋节每年对应的阳历日期差好多,而清明节每年对应的阳历日期却差不了几天呢?  这要从“农历”“阴历”“阳历”这几个概念的关系说起。可能在很多人心目中,農历等于阴历,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所谓阴历和阳历,是根据制定历法时参照的天体来加以区分。根据月亮的周期变化制定的历法,我们
棱角过于分明的人,不适应社会,这样往往会劳而无功呀!这么说吧,你看圆溜溜的物品来来去去,到什么地方都很自在从容,但有棱角的物品要是滚来滚去,就十分辛苦又困难,同时每滚一下棱角都会磕一下,到最后头破血流。我们不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没有办法全部根据个人的想法做事。  节選自《我是猫》
文章是声情并茂的综合体。朗读教学须显其要旨:依声循情,因声悟意;依情取声,因意发音;将语言形式这一情态、观点的载体与所需表现的内容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因而,朗读并非纯粹意义上的朗读,朗读教学应是美读、品读的结合,既要善于感受语言的外在形式,更需品读语言的内在质美。   语言的外在形式,重要的体现途径之一在于语言的“节律”。“节律”这里姑且将之定义为朗读的节奏和旋律。朗读时,或舒徐流畅、轻盈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