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管理是一门艺术,课堂管理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问。
关键词:保障 教育尺度 学生动态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5(c)-0205-01
课堂管理是一门艺术。有条不紊的课堂是教学成绩提高的有力保障,是教师教育管理水平的体现。综合自己这几年的工作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 把握好批评教育的尺度,注意说话方式和用语
小学生正是成长的阶段,正是学习明理的时期,所以犯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事实上没有哪个孩子从主观上愿意犯错。我刚工作时接手的是低年级,面对课堂上乱说话的学生、做小动作的学生,我的做法是比较严厉地训斥几句,禁止以后再捣乱。这样的教育方法虽也奏效,可是看到学生满脸的委屈,甚至是睁着茫然的眼睛注视着我时,我内心开始隐隐作痛。我感到是我冤枉了那些机灵调皮的孩子,是我才学肤浅,不会用恰当的方法教育引导这些含苞待放的蓓蕾。于是,我开始阅读与教育心理有关的书籍,并且坚持写反思,我逐渐改进了教育方法,当一个学生向我告另一个学生的状时,当我看到谁不遵守纪律时,我不在班里当着大家伙的面训斥孩子们了,我把他们叫出来耐心地,语气温和地问明原因,然后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们怎样相处。我发现自己变了,面对“犯错”的孩子,我的心态很平静,不像原来那样急躁,容易发脾气了。
2 上课时,注意学生的动态
每次上课我都提前两分钟进教室,先观察观察学生的神情状态,看看有没有异常的。有的时候个别学生的脸特别红,我就走到他跟前关心地问问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了。学生有时侯是因为感冒脸红,有时是因为头有点难受,我就告诉孩子,如果上课时难受得坚持不住了,就告诉老师,不要硬挺着。尤其是遇到脸皮薄,不敢说话的孩子我更要嘱咐,课上我时不时地观察身体不舒服的孩子。有时看到某位学生的眼圈红红的,问问他原因,帮助他疏导疏导,力争让他避免情绪的影响,心情平静地上课。
老师上课时所讲的内容,所用的方式,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接受的。当有的学生不想学习时,他的心思十有八九用到玩耍上,甚至是想骚扰别的同学。所以我上课时,眼光经常扫射全班,并且不需要板书时,总是从前面走到后面,从左面走到右面,当发现哪位同学想走神时,就在他跟前驻立片刻,提问他问题;当小组讨论时,有的同学想趁机开小差了,就在他旁边指导指导他怎样思考问题;看到哪位同学的手放进抽屉里了,就轻拍一下他的胳膊;哪位同学下午上课时打瞌睡了,走到他桌旁轻轻敲敲他的桌子或者让他站一会或者让他去洗洗脸,争取让每一位学生在课上有所收获,为下一次的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3 上课时不离开教室,避免学生处于“放羊”状态
小学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就是最高年级六年级的大孩子们也不过十二三岁,自制力也不是特别强。如果教室里没有了老师的威慑,有的学生立刻像充了气的枕头一样膨胀起来,他们巴不得放松一会儿,趁机和志同道合者打趣打趣。孩子们控制情绪的能力差,说话又无所顾忌,说不定谁惹恼了谁,口舌之闹就有可能上升为手脚之争。预料之中的意外,教师难辞其咎。所以课堂上,我总是准备全教具,不会上课的中途差遣学生或自己去办公室里取东西的。就算是学生们考试,我也不会丢下学生们做题,自己出去一下的。我严于律己,坚守阵地。
4 学生到上课时间还不来学校,及时与家长联系
有三个村子的学生来我们学校上学。外村的大孩子们自己骑车来,虽然还不到法定独自骑车的年龄。我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走进教室看看学生来全了没有。有时快到上课时间了,尤其是刮风、下雨、下雪、有雾的天气,学生还不来学校,我生怕孩子在路上遇到什么不测,我就赶紧给家长打电话告诉家长孩子还没有来学校。有时得到的答复是孩子生病了休息半天,忘记告假了;有时家长说孩子早就走啦,让他们赶快去找找孩子,再给我回信。每一位学生的安危紧紧牵系着我的心。
5 利用周会课对学生进行教育
每周一上午第四节课是各个班级的周会课。每次周会课我首先总结同学们上周做得好的地方提出表扬并且提倡以后继续发扬。然后针对上周出现多的问题精心准备一个专题讲座。比如,发现垃圾桶里的零食袋多了,除提醒同学们注意外,我会针对饮食问题精心准备一个专题讲座。讲座有这几方面的内容:饮食卫生,健康饮食,购买食品的注意事项,剩余食品的储藏,冰箱的使用。再比如有的学生举报有三个同学在楼梯上打闹了。我就准备一个安全讲座,讲一讲校园安全。我下载一些校园事件的视频,搜集一些事例。让学生们比较深入地考虑自己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可能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什么预想不到的后果。学生的思想受到了触动,行为就会改变,就会自觉地避免有安全隐患的行为。对于还会重犯的学生,按照《班级公约》给予一定的惩戒。
6 制定学生间的监督机制
早晨、中午,有的学生来得比较早,比老师还早,那么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怎样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纪律呢?我给学生们布置了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我和几个班干部商议了一个互相监督的机制。男生里挑选两位负责的同学监督女生,只管记下第一名不守纪律的学生;女生里同样挑两位负责的同学監督男生,只管记下第一名扭头说话的男同学。然后按照《班级公约》给予一定的惩戒。这个办法比较可行,没有谁愿意做出头鸟挨枪打,还有让学生自制的时间也比较短,所以纪律基本上能够维持。
7 放学后尽量不留学生补课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参差不齐。接受快的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就可以基本掌握新内容;接受慢的学生,老师讲两节课后也许还是模模糊糊。我尽量在学会的同学做题时多教后进生两遍,别的学生下课去玩耍了我占用后进生两分钟的时间看他们做一道练习巩固巩固新知识。如果孩子还是学不会,放学后我也不留他们补课。我会和家长联系,或者写一个字条让其他学生捎给他的家长,让家长和老师配合争取共同教会孩子。我还特意拜托家长,辅导孩子时一定要有耐心,见机鼓励,千万别急噪,否则孩子挨嚷多了更没有自信。
8 与学生交往保持适当的距离
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多,成熟得早,所以我在和高年级孩子们交往的时候,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给我背课文时,一般站在一米之外;我站在学生旁边为他们讲题时,师生间也保持着将近半米的距离。这样我就不会给学生造成压抑感了,也不会让学生感到不自在了。再者,我从不单独和一个学生相处,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
课堂管理是一门没有止境的学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依然需要学习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应对日新月异的孩子们。
关键词:保障 教育尺度 学生动态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5(c)-0205-01
课堂管理是一门艺术。有条不紊的课堂是教学成绩提高的有力保障,是教师教育管理水平的体现。综合自己这几年的工作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 把握好批评教育的尺度,注意说话方式和用语
小学生正是成长的阶段,正是学习明理的时期,所以犯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事实上没有哪个孩子从主观上愿意犯错。我刚工作时接手的是低年级,面对课堂上乱说话的学生、做小动作的学生,我的做法是比较严厉地训斥几句,禁止以后再捣乱。这样的教育方法虽也奏效,可是看到学生满脸的委屈,甚至是睁着茫然的眼睛注视着我时,我内心开始隐隐作痛。我感到是我冤枉了那些机灵调皮的孩子,是我才学肤浅,不会用恰当的方法教育引导这些含苞待放的蓓蕾。于是,我开始阅读与教育心理有关的书籍,并且坚持写反思,我逐渐改进了教育方法,当一个学生向我告另一个学生的状时,当我看到谁不遵守纪律时,我不在班里当着大家伙的面训斥孩子们了,我把他们叫出来耐心地,语气温和地问明原因,然后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们怎样相处。我发现自己变了,面对“犯错”的孩子,我的心态很平静,不像原来那样急躁,容易发脾气了。
2 上课时,注意学生的动态
每次上课我都提前两分钟进教室,先观察观察学生的神情状态,看看有没有异常的。有的时候个别学生的脸特别红,我就走到他跟前关心地问问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了。学生有时侯是因为感冒脸红,有时是因为头有点难受,我就告诉孩子,如果上课时难受得坚持不住了,就告诉老师,不要硬挺着。尤其是遇到脸皮薄,不敢说话的孩子我更要嘱咐,课上我时不时地观察身体不舒服的孩子。有时看到某位学生的眼圈红红的,问问他原因,帮助他疏导疏导,力争让他避免情绪的影响,心情平静地上课。
老师上课时所讲的内容,所用的方式,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接受的。当有的学生不想学习时,他的心思十有八九用到玩耍上,甚至是想骚扰别的同学。所以我上课时,眼光经常扫射全班,并且不需要板书时,总是从前面走到后面,从左面走到右面,当发现哪位同学想走神时,就在他跟前驻立片刻,提问他问题;当小组讨论时,有的同学想趁机开小差了,就在他旁边指导指导他怎样思考问题;看到哪位同学的手放进抽屉里了,就轻拍一下他的胳膊;哪位同学下午上课时打瞌睡了,走到他桌旁轻轻敲敲他的桌子或者让他站一会或者让他去洗洗脸,争取让每一位学生在课上有所收获,为下一次的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3 上课时不离开教室,避免学生处于“放羊”状态
小学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就是最高年级六年级的大孩子们也不过十二三岁,自制力也不是特别强。如果教室里没有了老师的威慑,有的学生立刻像充了气的枕头一样膨胀起来,他们巴不得放松一会儿,趁机和志同道合者打趣打趣。孩子们控制情绪的能力差,说话又无所顾忌,说不定谁惹恼了谁,口舌之闹就有可能上升为手脚之争。预料之中的意外,教师难辞其咎。所以课堂上,我总是准备全教具,不会上课的中途差遣学生或自己去办公室里取东西的。就算是学生们考试,我也不会丢下学生们做题,自己出去一下的。我严于律己,坚守阵地。
4 学生到上课时间还不来学校,及时与家长联系
有三个村子的学生来我们学校上学。外村的大孩子们自己骑车来,虽然还不到法定独自骑车的年龄。我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走进教室看看学生来全了没有。有时快到上课时间了,尤其是刮风、下雨、下雪、有雾的天气,学生还不来学校,我生怕孩子在路上遇到什么不测,我就赶紧给家长打电话告诉家长孩子还没有来学校。有时得到的答复是孩子生病了休息半天,忘记告假了;有时家长说孩子早就走啦,让他们赶快去找找孩子,再给我回信。每一位学生的安危紧紧牵系着我的心。
5 利用周会课对学生进行教育
每周一上午第四节课是各个班级的周会课。每次周会课我首先总结同学们上周做得好的地方提出表扬并且提倡以后继续发扬。然后针对上周出现多的问题精心准备一个专题讲座。比如,发现垃圾桶里的零食袋多了,除提醒同学们注意外,我会针对饮食问题精心准备一个专题讲座。讲座有这几方面的内容:饮食卫生,健康饮食,购买食品的注意事项,剩余食品的储藏,冰箱的使用。再比如有的学生举报有三个同学在楼梯上打闹了。我就准备一个安全讲座,讲一讲校园安全。我下载一些校园事件的视频,搜集一些事例。让学生们比较深入地考虑自己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可能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什么预想不到的后果。学生的思想受到了触动,行为就会改变,就会自觉地避免有安全隐患的行为。对于还会重犯的学生,按照《班级公约》给予一定的惩戒。
6 制定学生间的监督机制
早晨、中午,有的学生来得比较早,比老师还早,那么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怎样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纪律呢?我给学生们布置了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我和几个班干部商议了一个互相监督的机制。男生里挑选两位负责的同学监督女生,只管记下第一名不守纪律的学生;女生里同样挑两位负责的同学監督男生,只管记下第一名扭头说话的男同学。然后按照《班级公约》给予一定的惩戒。这个办法比较可行,没有谁愿意做出头鸟挨枪打,还有让学生自制的时间也比较短,所以纪律基本上能够维持。
7 放学后尽量不留学生补课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参差不齐。接受快的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就可以基本掌握新内容;接受慢的学生,老师讲两节课后也许还是模模糊糊。我尽量在学会的同学做题时多教后进生两遍,别的学生下课去玩耍了我占用后进生两分钟的时间看他们做一道练习巩固巩固新知识。如果孩子还是学不会,放学后我也不留他们补课。我会和家长联系,或者写一个字条让其他学生捎给他的家长,让家长和老师配合争取共同教会孩子。我还特意拜托家长,辅导孩子时一定要有耐心,见机鼓励,千万别急噪,否则孩子挨嚷多了更没有自信。
8 与学生交往保持适当的距离
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多,成熟得早,所以我在和高年级孩子们交往的时候,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给我背课文时,一般站在一米之外;我站在学生旁边为他们讲题时,师生间也保持着将近半米的距离。这样我就不会给学生造成压抑感了,也不会让学生感到不自在了。再者,我从不单独和一个学生相处,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
课堂管理是一门没有止境的学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依然需要学习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应对日新月异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