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眼内炎不同时期玻璃体切除术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对外伤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40例40眼外伤性眼内炎于发病后1天~1.5月行玻璃体切除术,早期手术(≤1周)10例,15天以后手术21例.其中进行了第二次玻璃体切除术的10例中,7例是因为术后出现了视网膜脱离,3例因为炎症未控制.结果术前视力<0.05的35眼占87.5%.术后观察1月~33月,获得有效视力(矫正视力≥0.05)的27眼占67.5%.在术后视力≥0.3的15眼占37.5%,其中有7眼为早期手术者.术后炎症控制但眼压长期低于正常者6眼.结论对于控制外伤性眼内炎及其可能造成的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病变,早期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敏感抗生素的应用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用神经网络(NN)分析疾病危险因素.方法以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基础,用BP网作为拟合模型,网络的结构为22-6-1,分析糖尿病各种可能危险因素的平均影响值(MIV),按MIV值的绝对值大小排出因子顺位,并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相比较,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因子间的联合作用.结果NN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危险因子顺位为脉搏、糖尿病家族史、居住年限、肾病史、腰臀比、性别、高脂血症史
目的 评价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预测腋淋巴结肿瘤转移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专利蓝染色法和/或99mTc标记的硫胶体示踪法对我院收治的8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两种方法联合检测3例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均阴性者未行腋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81例患者SLN总检出率为96.3%(78/81)
目的 探讨奥曲肽在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大鼠全胰十二指肠同种异体移植动物模型,监测再灌注3、6 h血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同时对移植胰进行组织学观察和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以及应用奥曲肽和硝酸甘油(NTG)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再灌注3、6 h血清NO水平、SOD活性分别为(77.13±5.29)、(
目的 以心脏为靶器官观察短暂下肢缺血预处理及药物预处理对心肺复苏术(CPR)的影响.方法以窒息法复制大鼠复苏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短暂下肢缺血预处理组(IP)、复苏前后予去甲肾上腺,预处理组(NEPCⅠ、NEPCⅡ)及复苏前后予腺苷处理组(AdoⅠ、 AdoⅡ),观察复苏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复苏成功后左心功能、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组及IP组蛋白激酶C(PKC)含量并定位.结果复苏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