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学是国情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国情教育思想内容。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行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中国人民培植的优秀文明传统,从古至今,一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因此它与我们正在建设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分不开,割不断的。我们要积极地从古代文明中汲取营养,同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在历史教学中进行这方面的国情教育,很有必要。
  二、进行五千年中国人民奋斗史,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在近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出路何在?“五四”运动后,随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真正救国救民的责任落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身上。历史已经证明,唯一的出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近百年来历史所证明的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过去搞革命是依靠了党的领导,现在搞建设,搞四个现代化,同样也离不开党的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西方的多党制领导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我们要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光荣革命传统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学生进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教育,从而使学生自觉继承革命传统,热爱党,在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三、进行社会主义必然性的教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痛苦摸索,从多次失败中找到的,我们要教育学生应当珍惜这一正确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民族统一,民族的团结,祖国的富强。我们要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教育学生,让他们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光明的前途。因为在我们这个底子薄人口多、生产不发达的国家,如果要走资本主义道路,搞资本主义,将会产生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裕,大多数人变穷。在生产不发达不富裕的国家”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搞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家都有饭吃,都有事做,都能生活得更美好。
  四、进行建设成就的教育。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要同学生讲清讲足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和前途的无限光明。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我国已建立了比较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农村经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3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学生了解到了我国的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之时,他们就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将来自觉地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但是我们还要使学生了解,我国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的生产仍然落后。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从思想上要明确认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国情教育,是广大历史教师义不容辞光荣使命,要认真钻研《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历史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国情教育内涵,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应用。国情教育必须寓于历史教学活动之中,紧密结合历史教材,以便得出结论,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国情教育中,教师在教授时,要充满热情,表现出主观上的爱和憎,赞美和批判等鲜明的立场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以生动的历史事实教育学生。
  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和方法论分析国情了解国情。
  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国情、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分析国情的基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国情的前提。进行国情教育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对历史国情知识,进行科学分析,去教育学生认清国情发展的真正规律,预见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才能使国情教育对客观世界及事物的发展以正确地反映。以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国情教育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就能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比正确的。
  三、运用比较方法进行国情教育。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求同找异,或者求异找同,从而探寻正确的道路和适宜的方法。国情教育要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这样才能认识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才能看清中国的历史进步,发展趋势和前景。国情教育只有将它放到同一历史时期内,进行不同国度的横向比较,才能找出国情中的长短差距,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各种问题的答案,才能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四、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我国的国情。在历史教学中,在讲国情中的积极有利因素方面,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讲国情中消极不利因素方面,要深刻分析产生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学生心理能够产生出一種民族的紧迫感和忧患感,归纳到一点,通过认识国情,增强青少年一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一个富强繁荣的国家而努力拼搏。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本实验室自制的CCK卵黄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理,本实验以SD大鼠和AA肉鸡为动物模型,观察日粮添加不同剂量的CCK卵黄抗体粉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并分析部分血清激素
儿童画并不仅仅是一幅画,同时又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是幼儿用来传达感情的视觉语言。小班幼儿由于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之中,他们的思想境界还处在涂鸦阶段,他们绘画并不是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只是为了绘画过程中体现愉悦感。而且我在教学实践工作中也发现,小班幼儿的绘画能力差是一种十分普通的现象。这阶段的幼儿已经开始产生想画点什么的意愿,好奇心也很强。可画出的东西总是表现不出
听力是指学生吸收和理解言语材料所载信息交际能力。它是一种主动型、隐性的技能。学生通过听可大量吸收新的语言材料,加深所学语言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发展。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呢?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营造和谐氛围,扩大听的渠道  课堂是实施英语听力训练的主阵地,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就必须用英语组织教学。例如:在一篇课文的Dialogue教学
摘要:现在社会正处于一个竞争激烈,高速发展的时期,没有高学历就业很困难,加之现在各大、中院校的扩招,很多初中学生都选择进入普通高中学习,以期考入大学。能上中专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学习差、难管理、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更有甚者连初中都没毕业,可想而知学生在诸多方面都有极大的欠缺。而现在的中专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识和态度非常不明确,对学习没有兴趣,视学习为负担。特别是在语文方面,有的学生认为上中专学校只学习专
鉴于已有描写语法化过程的术语不足,本文建议增加“中间词”“临界词”两个新术语。本文还讨论了新术语系统对语法化过程的研究可能带来三个便利:一是有利于归纳语法化过程的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一直延袭使用语法翻译法。很多教师认为,教英语无非是让学生掌握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判定学生英语学习好与坏的标准是看其英语知识掌握的多少。这样就导致了语法学得挺好。交际中却常常出错。  关键词:语言 口语交际 能力培养  人们如何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什么,语法与交际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一、人们是如何学习语言的  首先,我们谈谈语言的学习形式。William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建构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  一、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完成教学方案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员停止课堂教学的重要根据。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员,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