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西孟旦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

来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i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52例HFpEF急性加重期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了左西孟旦治疗将患者分为左西孟旦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1周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率(有效率),3、12个月内再住院率及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1周后左西孟旦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个月内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内2组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水平降低30%以上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左西孟旦治疗老年HFpEF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功能分级,降低短期内再住院风险,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而对远期再住院风险无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通窍耳聋丸、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对突发性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内皮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万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突发性聋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采用区组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9)。对照组患者给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口服通窍耳聋丸+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持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的血液流变
非织造行业作为纺织领域的热门行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全国各地的高校也陆续开设相关专业,并设置相关课程,旨在培养纺织工程专业人才,提升专业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水平。文章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多元化临床干预路径在不同年龄层次胆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实施基于ERAS临床干预路径下161例行ERCP术的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岁以下患者(低龄组)73例,65岁以上患者(高龄组)88例,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
宿舍文化是学生宿舍呈现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下,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宿舍文化进行建设,不仅可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发展,还可以促进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阐述高职院校进行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研究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路及对策,希望可以为今后高职院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大多数上市公司具备一个明显的特点,即企业均存在大量的流动现金,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于企业的现金政策进行了多维度研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在2017年国家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制造业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正式出现在大众面前。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
报纸
<正>一、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育人现状上海理工大学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116年来,一代代师生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为民族大义赴汤蹈火,为科教兴国无私奉献,为制造强国砥砺奋进,用牺牲、奉献、担当、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学校红色档案资源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以“档案”为主线,深挖红色资源根据馆藏红色档案资源记载,从辛亥革命开始,一批批进步师
期刊
为更简单、快速地进行潮流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多节点电力系统潮流算法。首先,应用仿真软件Power World Simulator中的一个典型电网实例采集样本;然后,在TensorFlow平台搭建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多节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模型;最后,根据模型预测结果完成对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潮流算法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潮流算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快速性、收敛性及精度方面具有极大的优越
如何利用和传承好深藏高校档案中的红色记忆,是高校档案界亟须回答的重要课题。以我国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档案校史网站为线索,调查分析了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服务的形式,总结出开发形式相对单一、开发主体多元、开发效果与影响力有待提升、资源服务分散性、利用服务流程非持续性和用户服务缺乏针对性与层次性等特点,并为推动我国高校红色档案资源整体规划与建设路径提供相应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