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eidafeife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更好地落实郴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六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方法, 在钳工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是:以项目为驱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钳工实习教学手段,以现有的设备实物,师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生产工艺制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高技能复合人才,以适应以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钳工;实习教学;外六角形;制作过程
  作者简介:黄景样(1954-),男,湖南永兴人,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内燃机修理。(湖南 郴州 423000)
  
  一、传统教学法的弊端
  传统的学科型教学课程主要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性和学科性过重。在课改前我院钳工基础课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学科型课程进行教学,使用的教材与大学本科教材相差无几,教学内容强调系统性、理论性和连贯性,内容偏多偏深,且课时偏少,教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起来困难。尽管教师用了很多心思,但效果不尽人意。(2)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理论与实践脱离。理论课教完后再到工厂实习,由于过了一段时间,学过的理论知识产生遗忘,等于从头再来,教学效果不好。(3) 教学内容与就业相脱节。现在高职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生产第一线,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管理、服务需要的复合人才,并且还要做到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具有良好素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而传统的教材内容学非所用,学生学完后仍然是一头雾水,就业适应能力差。(4)教学手段亟待改进。教学手段单一,实验设施简陋,不适应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项目教学法特点
  项目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引进新的教学理念。解放思想,冲破理论体系完整性的束缚,真正实现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着重实际能力培养。利用实物作为教学手段,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加以改进,从职业能力组织教学,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展开操作练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将职业活动贯穿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实际工作流程组织教学。(2)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布置一个项目,学生根据图样要求和学过的知识与加工方法,设计出多种加工工件的方法。然后,由教师对那些正确可行的方法加以肯定,对那些不正确、需要改进的方法加以分析,并总结出可行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搞“小制作”、“小发明”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多功能工具、家用工具、玩具等。这样,既巩固提高了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也培养了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洞察力以及对所学知识变通性的发展和独创能力。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独创性。(3)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教课内容应与职业能力相结合,教学一致,学以致用,通过动手做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安排,从而提高学生的生产操作技能。(4)兴趣教学方法。兴趣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十分重要,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傾向。兴趣产生于认识活动过程中,或产生于某种运动、游戏、劳动中,同时,兴趣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几乎每个学生在童年时期都有过做手工制作的经历,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完成一件折纸玩具并且爱不释手时,便在需要的基础上对折纸玩具产生了兴趣。通过这一实例,可以看到人的兴趣产生于需要,要提高学习兴趣就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切入点,从思想上强化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从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项目教学在钳工实验课中的重要作用
  钳工实习教学的实质就是将书本上的理论转化为生产实际的过程。钳工的主要任务是;加工零件,装配,设备维修,工具的制造和修理。具体的说钳工就是使用手工工具并经常在台虎钳上进行手工操作的一个工种,一些不适宜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或难以解决的工艺都用钳工来完成。如加工过程中的划线、刮削、研磨、锉削等,以及检验和修配等,都是由钳工工种来完成的。要完成这些技能必须是以一定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的,技能与知识、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知识、能力是技能掌握的前提,制约着技能掌握的速度、难易程度、灵活性与巩固程度。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进行锉削技能训练时,除了要规范地讲述及演示站立姿势、锉削时身体的倾斜度、锉刀的握法及锉削速度外,还要重点讲授并演示在锉削过程中左右手如何用力,这样学生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先进的机械设备不断涌现,确实能够减轻或解放劳动力,但是对于那些不适合机械加工,或者采用机械加工反而增加成本的机械设备,都离不开钳工工作,离不开从事工、量、模具等工艺制造和装配的工人,也离不开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技能的机械维修人员。这就充分显示钳工工种在生产实际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学好钳工操作技能是机械行业发展,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更是个人发展及竞争的需要激发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其自觉学好钳工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项目法在钳工实习中的具体应用(以外六角形制作为例)
  1.划线
  (1)将工件安放在V形块上,调整游标高度尺,划出中心线。
  (2)记下游标高度尺的读数,按六角形对边距离调整游标高度尺,划出与中心线平行的六角形工件的两条对边线。
  (3)将工件在V形架上顺时针分别旋转120度,再用高度尺做出另外两组平行线,然后顺次连接圆上各交点即可。
  (4)没有高度尺时可用几何图法,利用正六边形的边长外接圆半径的原理,以圆半径在外接圆上分成六等份,连接各点即可。
  2.锯削:用钢锯锯掉六个面的多余部分
  3.锉削
  (1)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实际直径。
  (2)粗、精锉削基准面A,粗锉用300mm的粗齿扁锉,精锉用250mm的细齿扁锉。达到平面度误差小于0.04mm,表面粗糙度小于或等于3.2mm的要求,同时还要保证圆柱母线至锉削面尺寸符合技术要求。
  (3)粗、精锉削基准面A的相对面。
  (4)粗、精锉削第三面,达到图纸要求,同时也要保证圆柱母线至锉削面尺寸技术要求。
  (5)粗、精锉削第四、五、六面,达到各项技术要求。
  (6)按图纸要求进行全部精度的复检工作,并做必要的修整锉削。
  (7)将棱角边倒钝修整。
  五、结束语
  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只要我们不断学习现代先进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改革思路,开拓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钳工实习教学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周晓峰.钳工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音乐是一种传递情感、表达情感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音乐教育是一种感性的存在,在幼儿阶段进行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儿童的情感世界,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以音乐为主题的
在亲子体验式活动过程中,为促使亲子体验活动的快乐延伸到每个家庭,引导家长提升科学育儿理念就成为了进行亲子体验活动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开展亲子体验式活动的关
摘要:当前,在职业学校机械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们普遍感到“金属材料”课程学习难度较大。文章阐述如何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加强直观性教学环节,介绍了在课堂教学演示实验方面的一些认识和实践。  关键词:金属材料;课堂教学;演示实验  作者简介:王体民(1965-),男,江苏徐州人,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学校机械类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江苏 徐州 2210
举手作为课堂行为,一直是老师们关注的课堂现象.举手不仅可以检测教学预设是否科学合理,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不仅可以体现学生对课堂的反应和参与程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
在当今社会,随着“逆商”成为教育热点问题,为有效提高孩子自爱、自信的能力,3~6岁幼儿的“缺憾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采用文献法、观察记录法、访谈法以及纵向比较与横向比
现代中国的教育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就历史学科而言,史料是教学中重要
我国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小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小学班主任要肩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文章提出了
幼儿在幼儿时期的可塑性较强,思维能力快速发展,习惯逐渐养成.老师要抓住教育的黄金时期,学习过程中强化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育,为幼儿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具